不是赵匡胤 保全周世宗柴荣遗孤的竟是他!

   2020-09-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960年正月初四,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称帝后,虽然表面上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几个儿子,但他们的身后事却依然扑朔迷离。被降封为郑王的柴宗训于973年病死于房州,年仅20岁且无后。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

960年正月初四,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称帝后,虽然表面上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几个儿子,但他们的身后事却依然扑朔迷离。被降封为郑王的柴宗训于973年病死于房州,年仅20岁且无后。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记载了柴荣别的儿子的下落时,只写了一句“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欧阳修编书的时间距离陈桥兵变还不到百年,他不可能不知道柴熙让、柴熙诲的下落,史学家胡三省认为他是在有意回避着什么。那么究竟柴熙让、柴熙诲去哪了?两宋文人的记载让后人不禁大吃一惊,柴熙让、柴熙诲中不仅有一人存活,而且收养他们的人竟然是小说中“潘仁美”的原型——潘美!

关于这件事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北宋文人王巩的记载。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在赵普等人的簇拥下进入皇宫,见到宫中嫔妃抱着一个小孩子,询问之下得知是柴荣的儿子,赵匡胤便询问众人,赵普等人建议除掉,只有潘美默不作声。

赵匡胤言道:“我即位于周世宗,如果杀了他的儿子,不忍心这么做。”潘美说:“臣与陛下曾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定对我生疑。”赵匡胤说:“那送给你做侄子。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做你的儿子。”潘美于是带着这个孩子回家。之后赵匡胤再也没有询问过这个孩子的下落。

第二个版本是南宋文人王铚的记载,说的也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进入皇宫,发现宫人还抱着两个小孩子来参拜,赵匡胤询问下得知这是周世宗的两个儿子纪王和蕲王。赵匡胤对诸将说:“这还留着干什么?”左右随即就将两个孩子提走,唯有潘美在赵匡胤身后用手扶着宫殿的柱子,低头不语。

赵匡胤发现后对潘美说:“汝以为非也?”潘美回答到:“臣岂敢!但以为于理未安。”赵匡胤醒悟,随即命令将两人追回,将其中一人赐予潘美,潘美将他收养为儿子,赵匡胤此后对此事也不再过问。

版本内容虽然略有不同,但潘美抚养、保全柴荣遗孤的事实却很清楚,听着很像小说,但确有事实佐证。柴荣的这个遗孤,也可以说潘美的这个养子,后改名为潘惟吉。史书上确有其人,“惟吉,美从子,累资为天雄军驻泊都监。虽连戚里,能以礼法自饬,扬历中外,人咸称其勤敏云。”

不仅如此,还有考古文物作为佐证。陕西省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方墓志铭,是潘惟吉之子潘承裕及其夫人王氏的墓志铭。墓志一反常规,非但不提及祖父为谁,反而提到叔祖是潘美,这并不符合墓志的撰写规则。潘美明明是大名人,墓志却说潘承裕是开封人,籍贯完全不符合。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潘美为何要出面保全柴荣的遗孤呢?原因很简单,潘美曾经是柴荣的新服,柴荣也是他的“伯乐”。潘美最初仕途并不顺利,直到他遇到柴荣,从侍从官一路升迁,才有了后来的高官厚禄。虽然现在有的潘氏家谱极力否认,但宋人的记载主要是根据潘惟吉后裔所言,以及其他一些材料佐证,真实性远胜后来修撰的家谱。

虽然是潘美保全、收养了柴荣的遗孤,但成全潘美的是赵匡胤,这个事实同样不容抹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匡胤上位经过
    1、当时的王朝是后周,赵是一员大将,很受周世宗的信任,在一次远征时,战胜后喝了很多酒,几个谋士把皇袍披在他身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2、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
  • 赵匡胤是陈桥兵变的唯一被强迫者?兵变的起因
    从古至今,只要翻阅有关宋史的资料,看到北宋得国一段,绝无例外都记载着这样的史实——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得七年(公元960年)元旦日契丹来犯,庭议命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迎敌。初三日,大军出开封,天黑以前驻军在开封城东北40里的陈桥驿,当
    12-31 赵匡胤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目的
    虽然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如何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重蹈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覆辙,一直是他深思的问题。宰相赵普屡次进谏,请宋太祖撤去石守信等人的禁军职务,宋太祖总是不答应。赵普抓住机会
  • 一代明君宋太祖为何要怒责宋白 宋白做错了什么
    宋太祖是一代明君,也是一个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人,更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可以说对于很多事情都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想要欺骗一个这样的君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宋太祖属下的臣子们都忌惮宋太祖,很多事情都不敢做的出格,《宋太祖怒责宋白》就讲述
  • 赵匡胤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
  •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兵不血刃达成目标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是发生在宋朝初年。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当上皇帝的,统一天下以后,赵匡胤觉得手下的武将也有可能会出现自己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赵匡胤导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是一个开国君主
  • 忘恩负义 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
    12-31 赵匡胤
  • 史上亡国之君后周恭帝柴宗训 本无赵匡胤什么事
    若说起后周,大家最熟悉的只怕不是柴荣而是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柴进乃是皇族后裔,仗义疏财,能文能武,宋江与之比起来,其实就算是土鳖。不过,这些都是小说家言。想怎么编怎么编,硬要让看不出有什么本事的宋江做老大,读者也没办法是不是?只是,咱今不
  • 赵匡胤改造强抢民妇好色官员的惊人手段
    最后,赵匡胤问道,被抢民女所嫁的丈夫是干什么的?百姓如实回答说,是乡下种田的农民。宋太祖说:“她原来的丈夫只是个农民,李汉超是朝廷重用的显贵大臣,因为喜欢你女儿才娶她,你应该高兴,虽然只是做小老婆,但是,跟了他,你女儿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比嫁
  • 宋太祖遭顶撞怒砸大臣门牙 怕写上史书忙道歉
    ●【北宋】 张霭:“但有史官在耳!”——《夜航船·卷六·选举部》【背景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在夺取了天下之后,不知不觉中也染上了放逸的毛病。而宋太祖手下有个大臣叫张霭,性格刚直倔犟,经常直言劝谏皇上,有时还把皇上弄得下不来台。一次,宋太祖正在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