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王旦生平简介 北宋名相王旦是怎么死的

   2020-09-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

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

王旦晚年屡请逊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同年九月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故后世称其为“王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宋诗》录其诗3首,《全宋文》收录有其文。

北宋名相王旦生平简介

早有美称

王旦,因其生于凌晨,故取名旦,字子明。王旦先天相貌较丑,脸、鼻皆偏,喉部有突起,华山老道预言其有异人相,说:“日后必大贵”。王旦小时候沉默寡言,好学有文才。他的父亲王祜很器重他,说:“这个孩子应当会官至公卿宰相。”

初入仕途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进士及第,担任大理评事,后出任平江(今属湖南)知县,平江县官舍旧传有怪物占据暴戾,居住无法安宁,王旦到任前夕,看守的官员听见群鬼啸呼说:“宰相公到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怪物便从此绝迹。后就地改任将作监丞。当时,转运使赵昌言凭借威望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得下属官吏退避害怕,但赵昌言进入王旦辖境,便称赞他的善政,看出他高远弘大的志向,把女儿嫁给他。

雍熙元年(984年),赵昌言受替回朝,命王旦监潭州(今湖南长沙)银场。何承矩典掌潭州,推荐王旦入朝担任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诗类》。升任殿中丞。

雍熙二年(985年),出任郑州通判,上表请求朝廷建立天下常平仓,以堵塞兼并的路径。

雍熙四年(987年),改任濠州(今安徽凤阳)通判。

淳化元年(990年),王禹偁推荐他的才能,任转运使。通过驿站被召到京城,王旦不喜欢吏员的职务,便进献文章召试,改在弘文馆当值。

淳化二年(991年),被授任右正言、知制诰。最初,王祜凭借重名长久主掌制书诏命,王旦不到十年继承他的职位,时论都称美此事。钱若水有识别各类人的能力,见到王旦说:“这真是宰相之才。”他与王旦同事,每每说:“王君凌霄耸壑,是栋梁之材,显贵不可限量,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李沆以同举进士同学的身份,也推重王旦为远大之器。

淳化三年(992年),王旦与苏易简同知贡举,加官虞部员外郎、同判吏部流内铨、知考课院。当时其岳父赵昌言正任要职,王旦为避嫌,引用唐代独孤郁、权德舆原有的成例辞职。太宗称赞他识大体,改任他为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

淳化四年(993年),赵昌言出任凤翔知府,太宗当天就任命王旦为知制诰,仍兼任修撰、判院事,太宗当面赐予金紫,挑选牯犀带以示对他的荣宠,又令王旦位居西阁第一。

至道元年(995),王旦知理检院。至道二年(996年),升任兵部郎中。

咸平二年(999年),宋真宗赵恒即位不久,即拜王旦为中书舍人,数月后,任翰林院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驳司。真宗素来认为王旦贤能,王旦曾奏事后退下,真宗目送他说:“替朕招致太平的,必定是此人。”钱若水被免除枢密院职务,得以在苑中召对,真宗询问大臣中可以任用的人,钱若水说:“王旦有德行威望,能够胜任大事。”真宗说:“这本来是朕心里所属意的人。

拜相当国

咸平三年(1000年),主管贡举,被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十天,授任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跻身于北宋统治核心。从这时起直至逝世,王旦作为真宗的辅佐大臣连任要职共十八年。

咸平四年(1001年),任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即副相)。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真宗听从寇准建议,御驾亲征澶州,王旦随行。而担任东京留守的雍王赵元份患重病,王旦受命秘密从军前回京接任留守之职。王旦临行前说:“希望陛下宣召寇准,臣有所陈述。”寇准到后,王旦奏请说:“十天之内没有捷报时,应该怎么办?”真宗沉默了很久后说:“立皇太子。”王旦既到达京城,径直进入禁中,下发命令很严格,命人不得传播消息。等到真宗返回后,王旦的子弟及家人都在郊外迎接,忽然听见后面有骑士的呵斥声,惊异之下一看,才发现是王旦。

景德二年(1005年),王旦任尚书左丞。景德三年(1006年),任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不久,又加拜集贤殿大学士、明德皇后园陵使。景德四年(1007年),任大行皇后园陵使,并奉命监修《两朝国史》。

追悔天书

主词条:东封西祀

当时契丹已接受《澶渊之盟》,寇准把此事当作自己的功劳,脸上有得以的神色,真宗也自为得意。王钦若憎恨寇准,想要搞垮他,便从容不迫地说:“这是《春秋》里的城下之盟,诸侯还以之为耻辱,而陛下认为是功劳,臣私下认为不可取。”真宗凄怆地说:“有什么办法呢?”王钦若估计真宗已厌倦战争,便诡言道:“陛下用军队攻取幽燕之地,才可洗去耻辱。”真宗说:“河朔百姓才免于战争,朕怎么能这样做?可以想想第二个方案。”王钦若说:“只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耀显示外国。但自古封禅,应得到上天祥瑞希世绝伦的事情,然后才可以。”接着又说:“上天祥瑞如何能够必定得到,前代大概有人力造成的,只要人主深信而尊崇,以明示天下,那么与上天祥瑞没有什么不同。”真宗思考了很久,才表示同意,但心里害怕王旦,说:“王旦要是认为不行呢?”王钦若说:“臣如果用陛下的圣意晓谕他,应该没有什么不行的。”便趁机会向王旦说了,王旦勉强同意。真宗还犹豫不决,没人与他筹划。恰逢真宗前往秘阁,突然问杜镐说:“古代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果真是什么事呢?”杜镐是老儒,不能推测真宗的意思,随意应付说:“这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已。”真宗由此心意断决,于是召王旦饮酒,非常高兴,把一尊酒赐给王旦,说:“这酒极佳,您回去与妻子家人共同享用。”等回家后打开,都是珠宝。由于这样,之后凡是天书、封禅等事,王旦只能不再有异议。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决心封禅泰山,假造祥符,诏令改元。封禅泰山已成定局,王旦阻止乏策,无奈顺水推舟,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真宗拜王旦为天书仪仗使、封禅大礼使。王旦奉命撰写歌功颂德的《封祀坛颂》,其碑刻至今仍存于泰山岱庙中。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任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不久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任祀汾阴大礼使、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撰《祀汾阴颂》。真宗欲再加官,王旦固辞乃免。又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任玉清奉圣像大礼使、躬谢太庙大礼使。景灵宫建造,又任景灵宫朝修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朝廷雕刻天书,王旦兼刻玉使,真宗挑选御厩中的三匹马赐给他。玉清昭应宫建成,王旦为司空。京师举行真宗特许的大聚会,王旦悲伤忧虑没有赴会,真宗赐诗开导他的心意。王旦任天书使,每有大礼,他就奉天书以行事,常常悒悒不乐。

应对有方

当时适逢契丹倡和,西夏与宋朝誓约驻守故地,两地边境的军队被解除不用,真宗以无事治理天下。王旦认为祖宗的法制都在,务必实行原有的成例,谨慎地有所改变。真宗更加信任他,言无不听,凡是大臣有所请求,必定说:“王旦认为怎么样?”王旦与人交往很少言笑,终日默坐,等到奏议朝政,群臣意见不一,王旦缓缓地说一句话来决定。回到家里有时不脱下帽子腰带,进入静室独坐,家人没人敢见他。王旦的弟弟因而以此事问赵安仁,赵安仁说:“刚刚议论国事,王公不打算实行而没有决定,这必定是忧虑朝廷了。”

契丹奏请每年另外给予钱币。王旦说:“东去封禅的日子很近,陛下将要出行,契丹以此来探听朝廷的意思而已。”真宗说:“应该怎样回答?”王旦说:“只要用微小之物而轻视他。”于是用岁给契丹的三十万物资内各借三万给契丹,并晓谕在第二年岁给额内扣除。契丹得到谕旨,大为惭愧。次年,又下令有关官员:“契丹所借金币六万,事属微末,现仍然依照常数给予他,后不为例。”当时,西夏李德明说百姓饥荒,求取粮食一百万斛。大臣们都说:“李德明刚刚缔结盟约而敢于违背,请用诏书责斥他。”真宗因而询问王旦,王旦请求敕令官吏备办粟米一百万斛于京师,而令李德明来领取。李德明得到诏书,惭愧下又拜谢说:“朝廷有人才。”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呈上两朝国史120卷,真宗加拜王旦为司徒、南郊恭谢大礼使。是年,王旦因多病请求辞职,真宗不允,特许其五日一上朝,遇大事可随时入朝参议。

王旦为相时,宾客满堂,没人敢因私请托。王旦考察可与言以及素来知名的人,几个月后,召来与他谈话,询问访求四方利弊,或者让他陈述其言进献。观察有才能者的长处,秘密登记他的名字,其人再来,不接见。每有差遣除授,首先秘密疏陈三四人姓名以请求,所录用的人真宗用笔标记。同事不知道此事,争论有所任用,惟独王旦所用,奏入没有不行的。丁谓因此几次毁谤王旦,真宗更加厚爱他。已故参政李穆的儿子李行简,以将作监丞的身份在家居住,有德行,升太子中允。朝廷使者不知道他的住所,真宗命使者到中书省问王旦,人们才知道李行简是王旦所推荐的。凡是王旦所荐举的,都是人们从不知道的。王旦死后,史官修撰《真宗实录》,得到内廷出示的奏章,才知道朝廷士人多是王旦所推荐。

石普知许州时,违反法令,朝廷舆论打算就此弹劾。王旦说:“石普是武人,不清楚典章法令,恐怕他依恃薄有微功,妄自惹起事端。必须从重执行,臣请召他回来设立狱案。”于是传送御史审查,一天而狱案备办。议论此事的人认为不屈国法而保全武臣,这是真正的国体。薛奎任江、淮发运使,向王旦辞别,王旦没有其他话,只是说:“东南民力困乏了。”薛奎退而说:“这真是宰相的言论。”张士逊任江西转运使,向王旦辞别求教,王旦说:“朝廷专卖利益最大了。”张士逊轮流改任发运使这个职位,想到王旦的话,从没有求取利益,认识他的人说:“这个转运使识大体。”张咏知成都,朝廷召他回来,以任中正代替他,谏官认为不妥。真宗为此询问王旦的意见,王旦回答说:“非任中正不能守张咏的规制。其他人前往,妄有变更了。”李迪、贾边在当时享有声名,考进士,李迪以赋落韵,贾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把“师”字理解为“众”字,与注疏不同,都落榜。主考官奏请收试,王旦说:“李迪虽然没有思考,但是出于粗心大意,他的过失可以忽略不计。贾边特地立异说,将会令年轻人务为穿凿附会,一开始不能助长。”考官于是录用李迪而贬退贾边。

屡请逊位

王旦为真宗信任而掌权共十八年,为宰相十二年。有人毁谤他,他往往反省自己不加争辩;至于他人有过失,即使是真宗盛怒,可以争辩的就争辩,必得而后已。王旦素来体弱多病,又担忧认为自己名望地位太高,从东鲁回复君命后,连年请求解除职务,真宗优诏褒奖,既而当面晓谕,委任他没有疑忌。

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丙寅日,王旦任充州太极观奉上宝册使,加太保。四月,王旦在到达兖州返回后,上奏请求减免遭受蝗旱的曹、济、徐、郓州、广济、淮阳军的夏税,真宗下诏同意。

同年五月庚子,王旦再次因病请求辞职。戊申日,加王旦为太尉兼侍中,五天一次前往起居院,到中书省,遇到军国大事,不限时前往参决。王旦更加害怕避开,上疏恳请辞谢,又委托向敏中等奏请报告。真宗才下诏停止增加他的封邑,其余对他的优礼同从前一样。七月甲寅日,王旦独自一人在滋福殿应对,真宗说:“朕正要以大事委托您,但您的病这样严重。”因而命皇太子赵祯出来拜见,王旦惶恐逃避,皇太子随从他而跪拜。王旦说:“太子盛德,一定能承担陛下的事业。”因而推荐可以有所作为的大臣十多人,他推荐的人中其后没有位至宰相的只有李及、凌策二人,单二人也成为名臣。王旦又请求辞去职位,真宗看到他年老体弱,便怜惜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月丁巳日,命他以太尉的身份掌领玉清昭应宫使,给予宰相一半的俸禄。

开始,王旦以宰相的身份兼任使臣,等到罢相后,他还是掌领使臣职务,专门设立使臣这个规定从王旦开始。不久,真宗又命王旦乘轿入禁宫中,让他的儿子王雍与直省官吏扶持,在延和殿面见真宗。真宗说:“您现在病很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朕把天下事交付给谁呢?”王旦说:“知臣莫若君,惟贤明的君主选择。”真宗再三询问,王旦都没有回答。当时张咏、马亮都为尚书,真宗一一向王旦询问这二人,王旦也不回答。真宗因而说:“试用您的意思说说。”王旦勉强起身举着朝笏说:“以臣的愚见,不如用寇准。”真宗说:“寇准性情刚直狭隘,您再思考下一个。”王旦说:“其他人,是臣所不知道的。臣为疾病所困扰,不能侍奉陛下很久。”于是辞别退下。王旦去世后一年多,真宗终于任用寇准为相。

王旦是怎么死的

王旦病重后,真宗派内侍探望一天有时达三四次,真宗亲手和药,并同山药粥赐给他。王旦与杨亿向来交好,他延请杨亿到卧室内,请他撰写遗表。而且说:“辱为宰相辅臣,不能用将尽之言,替宗族亲戚求取官职;只叙述生平遭遇,希望每天亲自处理各种重要政务,进用贤士,稍减忧劳之心。”又告诫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应致力于俭朴,保守门风,不许太奢侈,不要厚葬把黄金财宝放入棺柩中。”遗表呈上后,真宗为之感叹,便前往王旦的府第,赐给五千两银子。王旦上奏辞谢,稿子末尾自加四句说:“更加害怕多藏财物,况且没有什么用处,现在想要散发施予,以平息罪责祸害。”马上让人抬他到宫内小门,真宗下诏不准。回到家门时,王旦已经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临终时,王旦对其子说:“我一生别无过失,只有不劝谏天书一事,是我的过错无法赎回。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时为天禧元年九月初十(1017年10月2日)。真宗临丧哀恸,为其辍朝三日,诏令京城内十日不举乐。追赠王旦为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十余人授官,丧期满后诸子又各进一官。又另外停留为王旦发丧哀悼。几天后,张旻(张耆)前往镇守河阳,按照成例应饮酒饯行,因王旦逝世的原因,没有举行宴乐。不久后,真宗取来王旦于奏稿后自加的四句话,看后流泪许久。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即位,下诏许王旦灵位配享真宗赵恒庙庭。

至和二年(1055年),王旦之子王素奏请为王旦立墓碑,仁宗赵祯命史馆修撰欧阳修撰写碑文,并御书“全德元老” 碑额。

元丰二年(1079年),湖州知府苏轼受王旦之孙王巩之请,为王家厅堂撰写《三槐堂铭》。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赵昀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王旦位列其中。

 
标签: 宋朝 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拿的东西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
    1、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笏(hù),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使用的工具。在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都要双手执笏以记录君王的命令或者旨意,而且还可以把自己要上奏的事情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了。2、《礼记》中记载:“笏长二尺
  •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1、秦桧最终是病死的,一共活了六十五岁,在古代六十五岁高龄已经算是长寿了。2、相比于岳飞被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秦桧如此善终让后世人对其充满了恨意。在秦桧死后,岳飞案被洗刷冤屈,作为罪魁祸首的秦桧,被人们塑成了雕像,跪在岳飞墓前,此后千古皆在
  • 为什么周朝分东周和西周,而宋朝分南宋和北宋?
    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主要根据两个阶段都城的相对位置划分的。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10-14
  • 宋朝距今多少年
    自宋朝开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1062年了。自宋朝亡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743年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自960年建国到1279年亡国,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宋朝又称为“赵宋”,开国皇帝为赵匡胤。
    10-14
  •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什么 古人用爆米花做什么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
    1、古人用来占卜。龙头节与爆米花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2、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初二这
  •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为北宋和南宋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
    1、根据时间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
  •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1、宋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时期儒家思想治国的最后阶段,是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巩固政权的高潮时期,宋代的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结合了法家的变法思想,并适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2、宋代儒家思想提倡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为国家的巩固与统一输
  •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1、宋代之后是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2、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朝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著名作品简介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
    1、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1、宋朝灭亡之后是元朝。2、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全面占领汉族地区,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