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擅长求职的三大牛人是谁?不同求职方式

   2020-04-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毛遂自荐 一鸣惊人,这种求职方法运用最好的当然是毛遂先生本人了。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当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平原君奉赵王之命到楚国求救,毛遂便自己推荐自己,请求跟着一起去。可平原君根本没把毛遂放在眼里,还讽刺挖苦毛遂:“我听说

毛遂自荐 一鸣惊人,这种求职方法运用最好的当然是毛遂先生本人了。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当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平原君奉赵王之命到楚国求救,毛遂便自己推荐自己,请求跟着一起去。可平原君根本没把毛遂放在眼里,还讽刺挖苦毛遂:“我听说有才能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他的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锥尖马上就会破头而出,先生在我这儿呆了三年,却没什么举动,你还是省省吧!”

然而,毛遂却从容地说:“问题是您一直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要不然我的才能早已像锥子一样全部露出来了,岂止是露个尖呀!”平原君一听,这个人的脑子反应够敏捷,就答应了。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都没有结果,此时毛遂上阵了,他唇枪舌剑,陈述利害,豪气冲天,楚王终于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避免了一场杀人屠城的惨剧。毛遂也因此声威大震,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千古美誉,可谓一举成名。

毛遂瞅准了时机,最终自荐成功,在上司万分危急而又束手无策时挺身而出,显示出非凡的自信和过人的才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冯谖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求职者,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的门客,他一开始显得平庸至极,还总是向孟尝君要这要那,犹如一个贪婪的无赖。孟尝君因此很瞧不起他。一次,冯谖奉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城收债,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深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兴冲冲地回来交差说“大王,我为您买来了‘义’。”可孟尝君见一分钱也没收回来,于是非常生气。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让孟尝君交出相印,退隐薛城。薛城百姓听说后,纷纷出城十里远迎,孟尝君这才意识到冯谖的远见卓识,从此开始重用冯谖。后来,冯谖通过聪明才智,给孟尝君定下了“狡兔三窟”的战略,使孟尝君重新做了齐国丞相,而且地位愈发稳固。

孟尝君的门客三千,可谓卧虎藏龙,人才济济,要想独显锋芒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冯谖不急不躁,高瞻远瞩,暗中为自己创造机会,才能最终被认可。

韬光养晦 积蓄力量,典型代表是姜子牙和诸葛亮。钓友们垂钓都是用弯钩,但姜子牙却用直钩垂钓,上面也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三尺高。别人见他这样,都笑他愚蠢,姜子牙却说:“哥钓的不是鱼,是明主!”这种奇特的钓鱼方式终于传到周文王姬昌的耳朵里。

于是姜子牙得以出山,后来辅佐文王的儿子武王成就了一番霸业。其实,姜子牙何尝不知道直钩钓不到鱼,他只是通过这种不合常理的做法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可谓用心良苦,这种才能和耐心都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也得遇到像文王那样的识才爱才之人,否则,他恐怕要钓一辈子的鱼了!诸葛亮也类似于姜太公,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让一代枭雄刘备颠颠地跑了三次才请他出来。

 
标签: 求职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唐代大诗人李白求职信 “谦”“露”兼备
    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尚谦卑,应是一种美德,用于待人接物,无往而不利,但用于求职似有自贬之嫌。毛遂就是要露一手,他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所以求职的书信或言辞要适当地“谦”,更要适当地“露
  • 名臣管仲不为人知的一面:早年曾三次求职失利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国古代一提到
  • 宋美龄婚前三段不同的求职经历 少女时期的宋美
    宋美龄的第一个职业,是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当英语教师。宋美龄进入基督教女青年会,是母亲接受一位友人的建议才得以实现的。当宋母公开放出话来,要为宋美龄寻找职业时,上海许多学校对宋美龄都有兴趣。一些学校甚至愿出优厚的薪水聘用她。但都被倪桂珍谢绝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
    12-04 吴起求职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是给谁看的
    中国传统里有借前辈名人表扬后起之秀的习惯,比如表扬某人有名将之风,总是习惯说“孙吴在世”,孙当然指的是孙武、孙膑,而吴就是吴起。实际上,在《史记》里,孙武、孙膑和吴起三个人的故事被司马迁合并做传,可见在司马迁心目中,吴起确实是一个和孙武、孙
    11-16 吴起求职
  • 趣说三国 三国名将张辽的求职之路
    张辽是三国名将,也是曹魏集团第一猛将,因战功卓著拜前将军封晋阳侯,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是早期的张辽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战乱中不断亡命天涯,若不是曹操慧眼识人,就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纵观张辽的求职与建功立业之路,对当今不无借鉴作
  • 韩愈将求职信写成怪诞童话 称自己是条龙
    韩愈唐朝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时期之一,文学之盛,众所周知,兹不再述。文学的发达除了与文化土壤的培育有关,也与日常运用量大有关系。在唐朝,杜甫上朝值个班,能写出个流传不衰的文艺作品;白居易在驿站留个便条,也能让后人一直传唱;更有甚者,参加科举考试
    11-02 韩愈求职
  • 秘闻 张之洞进京求职被袁世凯忽悠
    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张之洞奉旨入京,清廷批准张之洞等《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乃至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然而对于张之洞而言,却是暗淡的一页。1907年,张之洞与袁世凯被慈禧召入京城,权力也被架空。翻开晚清重臣张之
  • 诗人李白的求职信为何求不到一次面试?
    唐朝开元22年,34岁的李白从湖北安陆来到襄阳,前一年还在安陆的桃花岩当宅男,一边读书,一边耕地,但宅男当不下去,还是想找份工作。傲气的李白不想参加任何形式的考试,他想要用人单位主动请他,但这请也得有人推荐。在唐朝,找一个有分量的人给你写一
  • 李白的求职信,把马屁拍成了千古绝唱
    谁都知道求职应该表现得谦虚谨慎、规矩得体,给捏拿着你命运的人一个好印象。就算是李白也必须这样。他给韩荆州写求职信,上来就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把马屁拍成千古绝唱。这明显缺乏诚意的画风跟我们心中的李白完全不一样。由于他爹四处经
    09-13 李白求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