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宦官凭什么能掌握皇帝的生死

   2020-06-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东汉,唐朝和明朝这三个中国古代王朝是宦官最严重的朝代,在东汉的时候,汉朝有一个奇怪的权力怪圈,那就是皇帝大多早死,即位的皇帝大多数是小孩子,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重用外戚的势力。等小皇帝长大之后,为了夺回权力就得靠宦官来拿回自己的权力。所以东

东汉,唐朝和明朝这三个中国古代王朝是宦官最严重的朝代,在东汉的时候,汉朝有一个奇怪的权力怪圈,那就是皇帝大多早死,即位的皇帝大多数是小孩子,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重用外戚的势力。等小皇帝长大之后,为了夺回权力就得靠宦官来拿回自己的权力。

所以东汉的宦官再怎么嚣张,也会有外戚的势力压制。而明朝的太监的权利都是来源于皇帝,明朝皇帝一句话就能办了一个权利滔天的宦官。所以这二个朝代的宦官再怎么样,终究是奴才。唐朝的宦官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唐朝皇帝的生死都掌握在宦官的手上,是真正的“奴才翻身做主人”。

先看一下唐朝的那些皇帝是由宦官拥立的;唐代宗是由宦官李辅国拥立的,唐穆宗李恒是宦官梁守谦,王守圭等人拥立。文宗也是梁守谦,王守橙,杨承和等人拥立,武宗由宦官仇士梁,鱼弘志等人拥立。宣宗和懿宗以及后面的禧宗,昭宗都是宦官拥立的。

除了这些皇帝,有唐肃宗被李辅国直接吓死,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杀死,唐敬宗是被宦官刘可朋杀死。唐朝大半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宦官拥立的,唐朝的宦官真正的是各代王朝过得最逍遥的。

而唐朝的宦官能有这么大的权力,来源于他们世代把握着一支叫神策军的军队。这支军队是唐朝大将哥舒翰为了防备吐蕃而建立的一支军队,安史之乱的时候,这支军队派了一千人保卫京师。因为表现卓越,被皇帝编为禁卫军,还把京城周边的土地封为这支军队的封地,作为补给。

在唐德宗李适的时候,直接把这支部队一分为二,左神策军和右神策军,分别由宦官来担任这支军队的主帅。唐朝之后能传一百多年,离不开这支军队的保护。在唐德宗的时候,这支军队的人数有十五万,最鼎盛的时候是在唐武宗的时候达到了20万。但不管怎么样,唐朝的皇帝都得因为这支军队,而看宦官的脸色。

 
标签: 宦官 唐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明太祖滥于汉朝宦官之弊,曾效法唐太宗禁制宦官,下令禁宦官预政领兵;不久又定宦官不许识字的禁令;其后更制铁牌置宫门中,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此外,又禁宦官与各司往来,不得兼外臣之职衔,不得着外臣冠服,并规定其官不得过四品,可
  •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1、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
  • 历史上宦官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
    12-31 宦官王振
  • 唐朝李辅国 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12-31 宦官唐朝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
    12-30 清朝宦官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
    12-30 宦官
  • 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 农民起义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便不得不提到
  • 导致唐朝历史上宦官当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在唐朝的发展历程当中,宦官当权是一个最大的特色。在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公开的干预朝政,甚至是当时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么唐朝宦官当权有哪几位?唐玄宗时期,一名叫做李辅国的宦官进了宫,在太子的成
    12-29 唐朝
  • 刘宏 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