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遵承了老子怎么样的法家思想精髓?

   2020-11-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他的政治主张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嬴政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能,将韩非害死在秦国。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毛主席最佩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基本都是法家。

法家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事非”,“皆原于道德之意”。说明韩非思想源于道家,以老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道论与辩证法为他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人南面之术”寻求哲学基础,而且开拓了道家的形下之道。在《韩非子》一书中,无论是《解老》、《喻老》,还是《主道》、《扬权》、《外储说右下》、《八经·主道》、《南面》等,所阐述的都是“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本道》)。韩非以“法、术、势”皆源自对道家的政治解释,使道家的“无为”内涵从形而上滑落到形而下,关注政治与人生。韩非在《解老》、《喻老》、《主道》、《扬权》诸篇中,都吸取了道家的思想。韩非思想的根源来自于老子以及《郑长者》。

韩非子虽然是荀子的弟子,思想主张却与荀子大大相反,他没有承袭荀子的儒家思想,却爱好“刑名法术”之学,且归本于‘黄老之学’,一套由‘道’、‘法’共同完善的政治统治理论。韩非总结法家三位代表人物慎到、申不害、商鞅的思想,主张君王应该用‘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国家,此为法家之博采众长之集大成者。

秦始皇在初见韩非著作部份篇文内容就佩服地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意思是说,寡人如果能见此人,与其同游谈论一番,那就是死也都无憾了!在韩非死后,当代各国国君与大臣竞相研究其著作《韩非子》,秦始皇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完成统一六国的帝业。

韩非子反对政治治理的原则建构在私人情感联系与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上,主张将人的自利本性作为社会秩序建立的前提,强调君主统制权视为一切事物的决策核心,君权是神圣不可侵犯,君主应当运用苛刑峻法重赏来御臣治民,以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在其《韩非子》里面有《解老》与《喻老》两篇,直述自己思想源自于老子,故后世称之为道法家,意味从道家里面延伸出来的新法家思想。从思想上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从政治上说,商鞅是法家最杰出的人物。商鞅以其思想和行动,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富强,奠定了天下统一的基础,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法家这两个巅峰人物,都从老子那里得到了丰富的营养。

道是变化的,天地是变化的,人是变化的,社会是变化的,治理社会的方式方法也是变化的。但道也有相应的稳定性,这个稳定,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现实中就是法。法就是依着道而建立的。法必须随时代变化,法必须人人遵守。因为认识到万事万物的变化,韩非子、商鞅同老子一样,也是反传统的。韩非子取《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处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与方式,只要顺着大道即可。韩非认为无为,落实在君王统治上,应该是无论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测与掌握,此观点还包括施政习惯,统驭方式等,应该阴晴不定,难以掌握。如此才不会反被臣下驾驭,这也就是申不害的“术”。

韩非子之学成为法家,又归本于道家。其最高理想为“君无为,法无不为”,认为法行而君不必忧;臣不必劳,民但而守法,上下无为而天下治。但其学说过于尊君,为后世所诟病。

 
标签: 韩非 法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
    1、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 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 天妒英才韩非子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
  • 为何说韩非的厚黑学无人能及 厚黑术却不到家
    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念念不忘政治。于是乎就在纸上屠龙,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政治上的微言大义。搞政治时就改不了这种毛病,以为跟写文章是一回事。只会引经据典作长篇大论或者上万言书,对现实中的人性、利害关系与权力结构一
    12-23 韩非
  • 李斯遗药杀韩非是真的存在吗?
    李斯简介李斯,我国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秦朝的丞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李斯画像李斯师承荀子,从荀子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诸侯的情况,决定为秦效力,李斯到了秦国之后,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秦国宰相的认可,在秦国做了
    12-16 李斯韩非
  • 李斯韩非什么关系 李斯遗药杀韩非是真的吗
    如果你喜欢书法作品或者在你身边有喜欢书法作品的朋友,那么你们一定会知道一种字体,那就是小篆,但是你知道是谁创造了小篆这种字体吗?没错就是李斯,他写的小篆当时是全天下最好看的字,被人广为模仿。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李斯是谁呢?李斯出生于公元前28
    11-29 李斯韩非
  • 法家代表韩非子生平简介 韩非子的死因之谜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史料可证中最后一位子家思想人物。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荀子的学生。作为客居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
    11-12 韩非法家
  • 揭秘李斯与韩非子同窗多年为何竟将其毒死?
    韩非子原名韩非子,原名为韩非,是春秋战国时期韩国君主的公子,法家学派的大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像韩非子师承儒学大家荀子,荀子对法家思想的专研颇深,韩非子深受影响,且韩非子深受道家经典《老子》的熏陶,他将道家经典、儒家的法学和商鞅的
    11-07 李斯韩非
  • 李斯和韩非子是什么关系 李斯在历史上有哪些故
    李斯是秦国的丞相,以”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活得像蝼蚁般卑微,生与死都操纵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他以”如鼠人生“的人生时刻告诫自己,如果不努力,下场就跟这厕所的老鼠一样,肮脏又卑微。于是,他学成之后,不远千里,来到秦国
    10-27 李斯韩非
  • 秦朝的丞相李斯遗药杀韩非是真的存在吗?
    李斯,我国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秦朝的丞相,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李斯师承荀子,从荀子那里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诸侯的情况,决定为秦效力,李斯到了秦国之后,他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秦国宰相的认可,在秦国做了官,这让他有机会
  • 揭秘:韩非因妒才忌能进谗言反而遭秦始皇诛杀?
    韩非,战国时韩国人,为韩国公子(即国君宗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