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传奇 探秘千年古国龟兹石窟

   2020-08-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或许对“龟兹”人们并不了解,你可知“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是丝绸之路北道中段的咽喉。然而面对千年古国留下的文明,学者们开始担忧了:“对龟兹艺术再不保护好,也许数百年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日前,百年来首次完全由中国主办、境内最具规模的克

或许对“龟兹”人们并不了解,你可知“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是丝绸之路北道中段的咽喉。然而面对千年古国留下的文明,学者们开始担忧了:“对龟兹艺术再不保护好,也许数百年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日前,百年来首次完全由中国主办、境内最具规模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季羡林先生曾经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

龟兹地区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石窟,始凿于东汉。去年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10月21日,百年来第一次完全由中国主办、境内最具规模的聚焦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等11个国家和地区共100余名着名专家、学者在杭州关于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古迹保护与修复、佛教艺术研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讨。与研讨会同时举办的还有“千年叙述——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将同步开幕,这也是近年在中国岩彩绘画规模最大的一次亮相。

石窟背景:比敦煌莫高窟早三个世纪

此次活动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表示,2008年第一次接触龟兹石窟艺术即被震撼了,“克孜尔石窟比着名的敦煌莫高窟早三个世纪,至今,200多个石窟中保存着1万多平方米的壁画。敦煌学的很多谜团,上溯到克孜尔,便能迎刃而解,尤其有助于改变国人对中国画的误解——以为中国画只是文人的水墨画。事实上,壁画艺术同样是中国画的一部分,而且更为广袤。”

2012年中国美术学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签订中国美院“2011协同创新中心·视觉中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当地建立研究生教学基地。2013年开始,双方为“构建世界高水平的新疆克孜尔壁画研究平台”展开了更密切的接触,而此次分别在杭州和拜城两地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时间也是从当时开始的。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艺术成就基于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和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与融合,”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说,这场百年来首次由中国主办、规模最大的龟兹学国际研讨会,内容涵盖艺术史、艺术实践理论、古文字、考古和丝绸之路沿线文化等领域,最终可以将(克孜尔石窟壁画)辉煌的艺术完整呈现出来。

新疆龟兹研究院成立于1985年,目前负责保护和管理的石窟群共有9处,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着名的克孜尔石窟、台台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等。

与会学者:对龟兹艺术既感动又遗憾

克孜尔224窟,须摩提女请佛缘。

据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介绍,克孜尔石窟在历史上遭受过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公元10世纪,在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纷争中,克孜尔石窟伴随着龟兹佛教的衰败而逐渐被废弃,并遭到较大破坏。

第二次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外国探险队,在龟兹地区盗劫了大量壁画、泥塑等。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鲁克思其后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之所以关注吐鲁番和克孜尔木头建筑构件,与他从小对木工的喜爱有关,他的博士论文即是关于《鲁班经》的研究,他真正关注龟兹文物是在从加拿大转到柏林工作以后,20世纪初,德国考察队从克孜尔石窟揭取了一些文物,其中大部分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我是2010年第一次到新疆克孜尔石窟,当时看到那些残缺的壁画,既感动而又遗憾,感动的是那些古代艺术的魅力,遗憾的是这些壁画毕竟遭到了破坏——当然,这是历史的原因,”鲁克思表示,但柏林所收藏的壁画不及石窟壁画鲜亮,这与当时探险队运送以及其后德国战乱受到的影响有关。他表示,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这些年来与龟兹研究院、中国美院合作很多,龟兹研究院副院长赵莉曾在柏林研究龟兹文物一年半时间,而这次研讨会作为规模最大的研讨会,相信一定会把龟兹古代艺术的研究推向深入。

据徐永明、叶梅等所作的《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病害调查》发言中透露,目前石窟壁画主要面临岩体裂隙、雨水冲刷、壁画空鼓等危害,库木吐喇石窟沟口21窟(新二窟)窟顶壁画堪称龟兹石窟的珍品,2001年新二窟顶岩体产生崩塌,脱落岩块直接砸在新二窟甬道顶前部及砖房屋顶,学者建议今后需要对洞窟底部进行防水设计、重新设计安装窟门等。

一些学者表示,敦煌壁画的保护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但龟兹壁画现在还远未像敦煌那样广受关注,“对龟兹艺术再不保护好,也许数百年后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精美的艺术了,这绝非危言耸听。”

创作思考:对艺术的追本溯源可以理清画史问题

克孜尔80窟,降伏六师外道。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作了题为《“画家画”之壁画与“六法”之间的关系》的发言,对于南朝时谢赫提出包括“随类赋彩、传移模写”等内容的《六法》,王赞认为,这两个法则本质是壁画色彩的理论。

而“传移模写”则是壁画人物画的基本准则。“谢赫‘六法’的本质为《易经》河图、洛书图象推演下的阴阳八卦之学说,贯穿‘六法’的绘画行为的是以理、数、象、八卦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一种空间与时间一体化的思维模式。其中”传移模写“实则是人物画超大尺寸绘画以及寺庙宗教壁画题材为内容创作时由小画样放大到壁画稿子的重要过程。

”有关中国画创作的思考,一直困扰着当代的众多画家。在一定意义上,围绕中国画创作的本源性思考得不到合理清晰的解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势必还将会有更多争论。而通过追本溯源,可以理清中国画史上许多重要的问题。“

王赞说,”翻看美术史不难发现,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绘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是依据传统源头而为之,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找寻中国传统绘画最本源的精神追求,在今天,当我们试图追问的时候,就需要明确文人画和画家画之间所应当具有的清晰的界定和厘清,也只有这样,中国画创作者们才会少一些干扰,多一些自由。“

龟兹是丝绸之路连接古代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四大文明交流通道的交汇处,是世界上少有的多元语言区。以石窟艺术为代表的龟兹文化,至今仍是国际上广为关注的古代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丝绸之路衰微和宗教更迭等原因,如今的龟兹石窟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标签: 西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介绍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 班超出使西域的意义介绍
    1、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和统治,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少数名族带去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促进了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3、增进了民族交流,西域的作物和产品开始流入中原,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稳定。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东西介绍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
    1、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苜蓿、芝麻、蚕豆、核桃、葡萄、石榴等物,除此之外他还带回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将所去之地的位置、特产、兵力等事都一一向汉武帝说明,并被保存了下来。2、张骞出使西域是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学的故事,尽管张骞最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而
  •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物品有哪些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什么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物
    1、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苜蓿、芝麻、蚕豆、核桃、葡萄、石榴等物,除此之外他还带回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将所去之地的位置、特产、兵力等事都一一向汉武帝说明,并被保存了下来。2、张骞出使西域是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学的故事,尽管张骞最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而
  • 汉朝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与汉武帝的求仙动机
    :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太史公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经营西域无疑有“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目的,也有“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的军事用意,通西域的这些动机已成史家定
  • 清朝为什么将西域改称新疆?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对新疆长期通称为西域。清朝统一新疆之后,曾一度数名并用;西域、西疆、西陲、新疆等四个名称的使用,屡见与公私著作与公文之中,如:《西域图志》《西陲要略》《新疆识略》,等等。1884年新疆建省之后,就一直通用新疆一名,而不再使
    12-24 清朝西域
  • 张骞通西域的目的竟与汉武帝的求仙动机
    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太史公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经营西域无疑有“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目的,也有“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的军事用意,通西域的这些动机已成史家定论
  • 李白在大唐宫殿展露天才 因只有他懂西域文吗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不愿做官,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并因此留下了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国忠曾为他磨墨的民间传说。《李白
  • 蒙古公主华筝孑然一身远赴西域是为爱情疗伤吗
    黄蓉与华筝,两个同时代的奇女子,假使郭靖并没有出现在他们身边,她们两个估计也就没有了交集。来了一个憨憨傻傻的郭靖,让两人有了矛盾,都是芳心暗许,谁能成功“夺”的郭靖,成了影响两人一生幸福的关键。华筝,贵为蒙古族公主,但是并没有公主通病,性格
    12-16 公主西域
  • 出生于武将世家明朝的西域第一名将宋晟有多猛
    大明洪武至永乐年代,是明朝“战神”最扎堆的时代。又出了个喜欢亲自带头砍人的皇帝朱棣,五次领兵征漠北,把鞑靼人都吓得快躲进西伯利亚去。如此横扫天下的战神,真个是光彩照人。战无不胜的朱战神,不管打仗还是管人,都是标准的硬汉作风。但唯独对一位西北
  • 汉末时候西域长史府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西域长史府什么时候设立的?关于西域长史府的设立时间,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曹魏兴起之后,其实中原对西域的统治早在汉朝已经开始了,在汉末的时候又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当权,西域都护府基本上处于废弃状态,直到曹魏兴起后才开始重新对
    12-10 西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