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源于一起教会案

   2020-0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明清时代,许多外国人都来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到了清朝,这种传教活动是越来越严重,但是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却突然下令驱逐传教士,成批的传教士被逐,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便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来到中

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明清时代,许多外国人都来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到了清朝,这种传教活动是越来越严重,但是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却突然下令驱逐传教士,成批的传教士被逐,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便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雍正皇帝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来到中国最早的一批传教士,以16世纪的利玛窦最为有名,继利玛窦之后,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于17世纪初满怀着对东方的幻想来到了中国的明王朝,历经几代皇帝变更,甚至目睹了明清朝代的更替。数十年来,汤若望一直从事着历书的编纂和整理,深受皇帝的赏识,清军入关之后,汤若望便被顺治皇帝所接纳,他的学识深深打动了清廷的王室,包括孝庄太后、顺治皇帝在内,很多人都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思想。

对于汤若望等传教士受宠之事,大臣鳌拜深感为恨。鳌拜认为,过多听信西学,会动摇清王朝的传统根基,因此汤若望不除不行。于是他和反对西学派的大臣联合起来陷害汤若望,由于刚刚登基的康熙小皇帝尚未能完全把持朝政,所以无法营救汤若望,直到孝庄太皇太后出面,汤若望等西学者才走出监牢。

然而,从鳌拜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清王朝的绝大多数臣子对西学和传教士都是有所忌惮的。虽然康熙皇帝对西洋科学甚是沉迷,常常仔细钻研,并鼓励天主教在中国发展、允许传教士传教,可是他的儿子雍正皇帝却对传教士深恶痛绝,甚至将传教士逐出中国,杀害大批西学者。

雍正皇帝之所以这样做,起因源于福建一起教会案件。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省福安县有一个生员教徒突然弃教,向官府告状,声称教士修建教堂,大肆敛财,教堂里男女混杂,实在是败坏风气,有辱斯文。对于封建传统礼教甚是严格的古代社会,男女一向不得逾越,但西洋教会却并没有这种限制,而西学主张的民主思想、人人平等对君权提出挑战,更是动摇大清社稷之根本。雍正皇帝越发觉得传教士具有无形的危险性,几经思量,终于下诏全国驱逐传教士。

雍正驱逐传教士是逐步进行且手段缓和,他的驱逐理由即是西洋传教的覆盖面积过大,有意识形态侵略的嫌疑,同时也妨碍了其他宗教的发展,所以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应当被有效地遏制。另外,康熙皇帝在位期间,罗马教皇于1715年发布禁令,严禁中国教徒尊孔祭天,康熙帝对此非常震怒,于是下令只有承认中国礼仪的教士才能留在中国,意思是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雍正帝作为康熙帝的继承人,自然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还有一件事情是雍正帝不得不担心的。由于西洋传教士所宣传的思想是反封建、反专制的,因此民间有很多组织借西学的名义策划反动活动,令清廷不堪滋扰,因此传教士驱逐活动迫在眉睫。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令雍正帝下定决心驱逐传教士。就这样,西方传教士渐渐从中土各地消失殆尽,只在广州一带还有活动。一些留在南洋的传教士依靠办新闻报纸的方式立稳脚跟,却再也不敢以传教的名义畅游中国。清王朝也是自雍正帝开始,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无疑加速了清王朝落后和灭亡的趋势。

 
标签: 雍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1、雍正可以说是一位明君,治理国家的能力很强,但是雍正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因此犯下了许多错误。在明代,他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如果没有雍正,会不会有后面的乾隆盛世还两说。2、首先,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化简了繁琐的政务,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
  •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1、暴死。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2、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在临终之前,没有丝毫一病不
  •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怎样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
    1、雍正青花的钴料大多用浙江所产的青料。这点可以从文献上得到确认。明代万历以后,官窑青花器的精品开始采用浙江所产的青料,从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可得到证实。 2、这种以浙料为贵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例如清《南窑笔记》比较详细地记载
  •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1、原型是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喇那拉氏,雍正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2、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
  • 揭秘雍正即位后为何重用允禩 其中有何玄机?
    一般来讲,皇帝驾崩,若嗣君年幼,则挑选辅政大臣或顾命大臣以佐之,清朝最著名的就是康熙年间的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还有就是同治登基时的八位辅政大臣,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为首。长君继位之后,又有不同,比如雍正登基
    12-31 雍正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
  • 年妃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不是含恨而死
    《甄嬛传》中的年妃恃宠而骄,帐着显赫的家势和皇帝的宠爱在后宫横行霸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得知自己宠冠后宫多年是因为皇上为了安抚年式一族,虽独宠多年但是一直不孕竟是因为皇上为了平衡前朝势力而不让她生有子嗣后,伤心欲绝,撞墙而死。死前的一句“
    12-31 妃子雍正
  • 齐妃 为雍正生下唯一存活女儿的妃子
    齐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嫔之一,也是雍正妃子里少有的汉人妃子,她父亲是知府李文烨。在雍正还没登基之前,就进了当时的雍亲王府,成为侧福晋。齐妃早期也颇受雍正宠爱,在十年间为雍正生下四个孩子。儿子有弘盼,弘均,弘时,不过三个儿子,只有弘时活了下来。还
    12-31 妃子雍正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下毒致死?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