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氏家族成员有多牛 魏蜀吴三方做丞相

   2020-02-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的成员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都做到了丞相。即便是三国时代结束后,其成员甚至在东晋都封侯拜相,并且在蜀国、吴国、东晋两度被托孤辅佐幼主,成为实际上的“摄政王”。虽然这个家族成员并未有人封王称帝,成为最牛的家族,但就混政坛

三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的成员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都做到了丞相。即便是三国时代结束后,其成员甚至在东晋都封侯拜相,并且在蜀国、吴国、东晋两度被托孤辅佐幼主,成为实际上的“摄政王”。虽然这个家族成员并未有人封王称帝,成为最牛的家族,但就混政坛而言,绝对是最吃得开的。今天就带你认识下这个显赫的家族——琅琊诸葛氏。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三国人物对他的评价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刘禅“惟君体资文武,明睿笃诚,受遗托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于季汉,参伊、周之巨勋。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魂而有灵,嘉兹宠荣。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琅琊,也就是今天临沂市一带,绝对是个好地方,先后出过琅琊王氏、琅琊诸葛氏等世袭望族。琅琊诸葛氏的肇兴之祖是西汉名臣诸葛丰,他先后官拜侍御史、司隶校尉、光禄大夫等职。司隶校尉执掌首都和地方的监察事宜,诸葛丰任职期间执法严明,明察秋毫,贪官污吏纷纷避之不及。他的为人之道、为臣之德深深影响了后代子孙,诸葛氏一门在其后逐渐显赫,且长久不衰。他的后世子孙中,名气最大的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执掌蜀汉权柄十余年,成为三国第一名臣。事实上,诸葛亮兄弟三人,出道最早的是大哥诸葛瑾。诸葛瑾给吴国打工,备受孙权的信任,官至大将军、左都护,虽然不像诸葛亮那么权倾朝野,但也位极人臣。不过诸葛瑾没做到的事,他儿子诸葛恪做到了。诸葛恪从小聪明异常,而且颜值很高,史称“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孙权喜欢的不得了,刚刚过了弱冠之年就封诸葛恪为骑都尉,与太子孙登做了好哥们。孙权打心眼里是要把诸葛瑾当未来接班人的左膀右臂来培养的。

公元252年,孙权临终前,托孤于诸葛恪,让他辅佐幼主孙亮。诸葛恪杀掉另一个辅政大臣孙弘后,独掌大权,受封阳都侯,加封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一时权倾朝野。只可惜诸葛恪在东兴大败魏国之后,逐渐骄傲自满,引起群臣的不满。在宗室孙峻的策划下,诸葛恪不仅被杀,还被夷灭三族。

接下来显赫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他在父亲诸葛亮的光环下,一路加官至尚书仆射、军师将军。后来又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统领军国大事。只可惜蜀国此时江河日下,在邓艾进攻时战死于绵竹关。

同一时期,诸葛亮还有一位族弟名叫诸葛诞。初期官居吏部郎、御史中丞,后来被魏明帝罢免。司马氏兄弟掌权后被重新启用,在跟随司马师平定毋丘俭等人的叛乱时立下大功,被提拔为征东大将军。后来又被司马昭提拔为三公之一的司空,位比丞相。不过这个时候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他怕成为下一个被清算的对象,就投靠了东吴。东吴加封他为左都护、大司徒,封爵寿春侯。

此后诸葛氏沉寂了一段时间,但到了东晋时再度兴起。诸葛诞的孙子诸葛恢起初只是琅琊王司马睿的主薄。不料后来西晋亡于胡人之手,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诸葛诞凭借从龙之功,先后官拜侍中、左民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尚书令等职。公元342年,晋成帝司马衍病重,立遗诏命诸葛恢、司马晞和司马昱等人作为辅政大臣,辅佐晋康帝司马岳。

三国时期,很多家族很快崛起,又很快衰落,像范阳卢氏、琅琊诸葛氏这样长久兴旺的少之又少。所以做政治暴发户固然很好,但爆发之后如何将财富和地位加以传承,是个更重要的问题。卢氏和诸葛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家教和做人的成功,这点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标签: 丞相 三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的职责与权力 古代丞相的职责是什么
    1、丞相的职责: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逢有机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议,避免专断。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
  •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明朝有丞相吗 明朝有没有丞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这种想法初期不错,但
  • 陈平帮刘邦打天下守江山最终官居丞相得以善终
    刘邦曾经说他战胜项羽最应该感谢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并一一指出他们的长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但是在这三个人的背后,还有
    12-31 刘邦陈平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杨敞怎么读 西汉丞相杨敞生平简介 杨敞怎么死的
    杨敞(chǎng)(?-前74年9月20日),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曾担任西汉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农等高级官职。为人谨慎。为弘农杨氏第一世祖。是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公元前87年,杨敞
  • 中国古代历史的十大丞相 谁才是第一名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作为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中,广义上来说,丞相和宰相可以是一个意思,当然在狭义上存在一定区别。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设立丞相,一直到明太祖通过胡惟庸一案废除丞相制度,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之久。以下
    12-30 丞相
  • 高力士身为一个太监为何权力比丞相还要高
    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宦官专权,就算是盛世唐朝也不例外,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位宦官,他有着高于丞相的权利,深受皇帝和后宫妃嫔的信任,他就是高力士。高力士为何受宠在唐玄宗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高力士就一直在他身边辅佐,后来李隆基凭一己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