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先帮助曹操 后来又反对曹操封王

   2020-12-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荀彧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是曹操的重要谋臣。后为什么又反对曹操封王?他又何以因小小嫌隙而致杀身?荀彧为什么助曹操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而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那年他才29岁。曹操

荀彧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是曹操的重要谋臣。后为什么又反对曹操封王?他又何以因小小嫌隙而致杀身?

荀彧为什么助曹操

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而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带领族人迁到冀州。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便去东郡投靠曹操,那年他才29岁。曹操非常的欣赏他,把他比作张良并任他为司马。

当时他还给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条一开始就是说明了,他希望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的。那么他之所以帮助曹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有这个能力,恰恰当时的曹操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曹操并不是一上来就想自己当皇帝篡汉的。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封王

人是会变的,每个人都一样!随着曹操功劳变大,权利变大以后,野心也就大了,到后面荀彧才意识到严重性,但为时已晚了,这个时候他的力劝被曹操已经看成了是对他的阻碍和背叛了,才会被曹操逼死。

荀彧其实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后汉书;荀彧传》记载:“方时运之屯遭,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此又时之不可并也。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意思是说,荀彧之所以投曹氏,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乱世当中,汉王室弱不禁风,无法救民于水火之中,这就需要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强者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他只能选中曹操作为自己价值目标的实现者,其行为表面上固是忠于曹氏,而其内心实是为了“汉祚”,可谓用心良苦。这个观点被后来的不少历史学者所认同,如裴松之、司马光和赵翼等人。

荀彧为人公正,存心扶危济倾,有志匡复汉室。却又欣赏曹操的才智,希望尽力改变曹操的心意,辅助他成为汉室的治臣。曹操领冀州牧的时候,有人劝他恢复古代九州的样子。荀彧认为这是假公济私,并非为汉室着想,所以极力反对。

曹操想收买他,和他结成儿女亲家。又增加他的薪俸,荀彧都不为所动。曹操打败马超之后,威福日甚。有意接受魏公的高位,荀彧还是反对。曹操终于明白荀彧心中只有汉室,并不是他的心腹。建安十七年冬十月,董昭进言,曹操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而荀彧不以为然,以至惹怒曹操。曹操终于明白,要想在政治上有进一步的不轨之图,确实必须先要排除这个障碍。

所以啊,当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在一个步调上的时候,是不可能再继续合作下去的,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业,而荀彧则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最后又是以悲剧结尾咯。

 
标签: 荀彧 曹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曹操为何对荀彧表现的那么冷血?
    荀彧怎么死的呢?荀彧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他的死因一直有争论,据说他是因为被曹操猜忌,抑郁而亡的。但也有说法称其是被曹操暗示后服毒自尽的。其实当时荀彧在曹操手下发挥的作用,和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发挥的作用十分的相似,但悲剧的是他不仅名
    12-31 曹操荀彧
  •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讳 竟郁郁而终?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边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这一年荀彧才五十岁。《三国志》认为荀彧是得病死的,说他“以忧薨”,就是在心情郁闷之下而死。这样说似乎是有迹象的,此前不久,曹操发动了东征合肥之战,他特地请天子派时任
    12-24 曹操荀彧
  • 曹操送一空食盒给荀彧后 他便自杀了
    帝王王心术往往教人胆寒齿冷,曹操曾送了一个空食盒给自己的谋士荀彧,荀彧看后便服毒自杀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每当改朝换代之时,就是对“忠君爱国”的考验之日。一个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原先那些吃朝廷俸禄、满口道德仁义的官员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确实是
    12-23 曹操荀彧
  • 三国时期 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哪个?
    三国时期,曹营有五大谋士,分别是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而这五位谋士中,最厉害的又当属荀彧和郭嘉,那么,问题来了,亲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呢?荀彧和郭嘉两人所担任的角色荀彧,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所以就离
  • 解析经学家荀爽和荀彧究竟是什么关系?
    荀爽简介山提到荀爽是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字慈明,一名谞,号硕儒。他生于128年,卒于190年,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家,是荀淑的第六个儿子。他的兄弟八人个个都有才气和名声,被世人成为“荀氏八龙。但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由此可见
    12-20 荀彧
  • 曹操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讳竟郁郁而终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边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为当时的一件大事,这一年荀彧才五十岁。《三国志》认为荀彧是得病死的,说他“以忧薨”,就是在心情郁闷之下而死。这样说似乎是有迹象的,此前不久,曹操发动了东征合肥之战,他特地请天子派时任
    12-13 曹操荀彧
  • 揭秘三国之-曹操晚年为何要杀掉重臣荀彧
    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是希望蜀汉后继者不要偏安一隅,恢复大汉的基业,然而到他儿子刘禅这辈儿时,就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唯有诸葛亮,成了孤独的殉道者,始终以恢复汉室为毕生追求,面对强魏,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我们常拿司马懿来比诸葛亮
  • 理念冲突!曹操最终逼死了谋士荀彧
    荀彧之死一直是曹操心中的一块心病,曹操多次感叹,如果荀彧不死这将如何。说明曹操对荀彧是抱有很大期望的,那么他当时为何想杀荀彧?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说他重要还不仅仅因为他为曹操平定中国北方做了多少多贡献,
  • 荀彧不仅足智多谋 居然还是算命大师!
    三国里有很多顶尖的谋士,他们有的能料敌先机,有的知人长短,有的长于判断,但说到这位,可以用“算命大师”来形容。他不仅足智多谋,甚至能测人生死,他就是荀彧。荀彧有王佐之才,也就是相国之才,他身为曹操帐下五大谋士之一,高瞻远瞩,所提建议多为战略
    12-12 荀彧
  • 曹操五大谋士之首—“王佐之才”荀彧死亡之谜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