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小人徐阶 一心想做名臣却最终晚节难保

   2020-05-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

徐阶是明朝官员,嘉靖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大臣,是一位十分有能力的官员。徐阶是以科举正途为官的,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他高中第二名,也就是探花及第,当时意气风发,一心想做名臣。

但是在他为官不久就因为得罪了在朝大臣而被陷害,被贬职到地方做不知名的小官,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将断送他的前程。最终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逐渐又回到了权力中心京城,在这里他能力出众,又能和当时的首辅大臣严嵩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成为仅次于严嵩的次辅,得到了嘉靖皇帝的充分信任。

当时严嵩在朝廷里面做首辅,权力非常大,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百姓被贪官搞得民不聊生,这在徐阶眼中是不能接受的,但是在当时他没有办法,在等待了长达十年之久后他等来了机会,终于将严嵩惩之于法。

之后徐阶任首辅大臣,一改严嵩当政时的风气,开始整肃官场和朝政,让当时的明朝有了很大的恢复,普通民众的生活也有所恢复,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他当政时期将严嵩党羽一网打尽,大快人心,也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对于皇帝的不当举措他也能纠正,十分有能力。

最终由于不满皇帝的一些举措,辞职归乡。但是在归乡以后他却不再正直,而是变得横行无忌,他的子弟亲属横行乡里,大肆兼并土地,导致民怨沸腾,当时的海瑞是著名清官,想要插手此事,被他行贿官员罢官调任,可谓晚节不保。

徐阶小人

明朝时期,严嵩可谓是大奸臣之一,徐阶之所以被称之为“真小人“,大多原因在于恶斗严嵩这样的奸臣所致,徐阶是嘉靖皇帝身边的内阁首辅之时,受到严嵩的提拔举荐,从而升职为次辅,虽然在之前严嵩迫害了徐阶的恩师夏言,也是当朝的大奸臣。

但对于徐阶来说也算的上是恩重如山的同僚,可是最后扳倒的却也正是这位被举荐升职为次辅的徐阶大官人,并且最终还要了严嵩的爱子严世蕃的性命。

不仅仅于此,最主要的则是徐阶扳到严嵩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是非常下流的手段的,最终用诬陷的方式一举扳倒了严嵩父子,他在政治争斗中取得想要的胜利,不择手段,看着自己的恩师夏言被严嵩迫害致死,都默默地一直没有站出来,而且还拍马屁迎合的方式来保住自己当时的地位。

徐阶为自己的计划和保住自己的位置,升职期间可以说都是不择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对于徐阶就有了两面的评价,有的说他是为官清廉,不招权,不纳贿,而另一种说话测试容悦顺从、只能说是“甘草阁老”,虽然扳倒了大奸臣严嵩之后,深得皇帝信任,可谓是一代英雄,而在徐阶掌权之后,后面改变了嘉靖皇帝的政治主张,运用倒行逆施,让社会陷入了混乱之中。

俗话说小智慧并不代表大智慧,而徐阶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非常聪明的地方,就一定是自掘坟墓的时候,在嘉靖皇帝死后,裕王登基之后就回到了他的故乡,最终家族沦陷,两个儿子充军,不得善终。

徐阶的结局

徐阶是明朝中后期的重要人物,他从科举进入官场,本想做一个有为的好官,但是因为得罪了当时朝廷中的大人物,于是被派到偏僻的地方做推官,这样的安排就是要断送他的前程。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徐阶的官场之路就此终结的时候,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的走了出来。

徐阶为人机智,在官场上不断突破,最终成为了内阁首辅,他将贪得无厌的严嵩绳之以法,把严嵩的党羽彻底消灭,让整个明朝焕然一新。他还对当时的政府进行了改革,扫除积弊,是明朝的重要功臣。但是他的结局并不好。

徐阶在当首辅大臣后非常注重对朝廷的改革,但是他致休养老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整个人在乡里变得非常霸道,他开始兼并土地,自己拥有大量的土地,附近的人都成了他的佃户,而这些地方官也不敢管,不想管。

但是徐阶的家人和佣人开始为祸乡里,欺男霸女的事情也有出现,徐阶不但不管,反而对这些人多加维护,和官府串通对这些人进行打压,好的乡里怨声载道,而想要管理他的人也被他勾结官府调走了。

作为一个做过首辅的人来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名臣,一个非常注重名节的人来说,徐阶绝对不应该这样做。徐阶这样做也没有得到好处,因为他的晚节被污染了,最终徐阶在家乡病死,享年81岁。

 
标签: 名臣 小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曾国藩简介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
  • 汉朝名臣汲黯:敢当面数落汉武帝 假传圣旨赈灾
    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於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事功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
  • 揭秘历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
  • 西汉名臣路温舒究竟多爱读书还编蒲抄书?
    路温舒是西汉时期的名臣,生卒年月不详,因为他曾经给汉宣帝上书请求减轻刑罚,所以大致上判断他所处的年代应该是在汉昭帝汉宣帝的那段时间。他一生任职过不少重要的官职,为西汉当时的昭宣中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路温舒的父亲是里的一个守门人,所谓的里,就
  •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因何事3次想要自杀?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
  • 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何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
    12-28 名臣
  • 王嗣宗轶事 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
    12-27 名臣状元
  • 三国名臣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
    12-27 名臣三国
  • 从买官到一代名臣 李卫为何能被雍正赏识宠爱?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的朋友一定对李卫的印象非常深刻吧。徐铮扮演的李卫,幽默诙谐,滑稽聪明,而且处事能力极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历史中的李卫是个富二代,江苏铜山人,公元1681年出生,李卫年轻
  • 名臣司马光也“光盘” 请客不多点菜 赴宴总打包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