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杨家将 血战陈家谷 失约陨落谁之罪?

   2020-11-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谈到宋朝历史,不可避免地会提起杨家将。杨家将满门忠烈,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让后人敬仰不已。只是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远不如在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那么神奇,不过,杨家三代忠勇抗敌,为大宋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家将老令公原名杨重贵,本是北汉

谈到宋朝历史,不可避免地会提起杨家将。杨家将满门忠烈,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让后人敬仰不已。只是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远不如在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那么神奇,不过,杨家三代忠勇抗敌,为大宋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家将老令公原名杨重贵,本是北汉名将,979年,宋太宗灭北汉,杨继业归宋。

宋太宗赵光义知其威名,鉴于他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于是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派他到代州(今山西代县)任兵马部署,驻守宋辽边境,为潘美节制。

后来,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率领数百骑兵从小路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杀死辽国节度使,生擒马步都指挥使,缴获很多兵甲战马。此役之后,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契丹畏之,每望见业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987),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期望收复燕云十六州,当时的战略是:以曹彬领东路军,率主力部队慢行佯攻幽州,吸引辽军主力部队;而以潘美、杨业为正副将军,领西路军,趁机夺取寰、朔、应、云四州。另以王侁、刘文裕为监军。

东路军诱敌,西路军强攻,然后会师攻占幽州,战略可谓得当。

起初各路进展顺利,西路军一路摧城拔寨、连连得胜,取了四州,这时东路军为了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自行北上去攻涿州,结果粮尽退兵,辽军主力乘胜追击,东路军死伤惨重,大败而回。

之后,辽军主力腾出手来,十万精兵全力西攻西路军。敌势强劲,宋太宗命令西路军各路人马迅速班师,并掩护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

辽军势大,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他主张避开辽军,掩护后撤,并对潘美、王侁等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姑密谕云、朔等将先出寰,我师次应州,贼必悉众来拒,俾朔州吏直入石碣谷,列强弩千人于谷,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万全矣。”

杨业与辽国交锋多年,深知边境形势。但是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跟辽国大打一场。王侁甚至取笑杨业,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看见敌人不出击,是不是通敌啊?

主将潘美其实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此时却没有支持杨业的意见。杨业被迫出军,只好要求潘美等在陈家谷口部署步兵强弩接应。

辽军主帅得知杨业率军迎战,便一路诈败后退,杨业为了掩护后撤的军民,明知有诈,依然下令追击。杨业知道此行很难取胜,只想潘美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自己还有成功撤退的希望。

王侁等人见辽军退去,为了争取,率领部队想“乘胜追击”,不料前进不久,便得知杨业被辽军困住,又慌忙后撤。潘美也慌了,此刻既不制止部下的擅自行动,又不遵守与杨业的约定,居然也带着部队拖着百姓一并撤了。

杨业在辽人的包围下力战数日,死伤惨重,终于退至陈家谷口,却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悲愤异常,“望见无人”,即“拍胸恸哭”。

残部还有一百多人,杨业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杨业往日与士卒同甘苦共患难,深受士卒的拥戴,如今面临生死关头,他们都不肯离去,杨业遂“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杨)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后来杨业被乱箭射中落马,被辽军所俘,马也被射得像刺猬,其子杨延玉,部将玉贵、贺怀浦全部力战而死。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另一子杨延昭(民间传说中的杨六郎)与父兄在混战中失散,率残部死战终于脱身。

《辽史》中对杨业的死大书特书,可见他们对杨业的忌惮。而宋朝方面多记载夺取山西四川的功绩,全算在潘美头上。在《辽史》中,却记载是杨业夺取了这些城池,辽国与杨业屡次交锋,明白他的本领。宋朝的史官却根据秦疏记功,埋没了杨业,杨业最初阵亡的抚恤,反不如比他低的王贵等人,可见有人掩盖了事实真相。

杨业平凡的事情,正史没有记载,根据方志言,杨业妻子折氏(佘太君)向宋太宗上书说明真相。宋太宗下诏抚恤杨业家属。潘美被降职,王侁、刘文裕都被削职发配。

杨业之死,实际是潘美、王侁之辈妒忌及孤立所害,“天下闻其死,皆为之叹愤”。虽然王侁等人讥讽,但是作为主将的潘美先指挥失当,后见死不救,也该负一些责任,但潘美是国戚宿将,宋太宗也只能大事化小了。可是民间舆论没有放过潘美,在以后民间流传的小说和戏剧中,潘美被描写成一个阴险无耻的小人。

 
标签: 杨家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杨家将
    历史上存在真实的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 。2、杨继业 ,又叫做杨业,(约932-986年),原名重贵,又名杨继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都很器重的名将 。杨家将的故事 ,大都是后来的说书演绎的 。但是真实的
  •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 历史上是不是真有杨家将吗
    1、历史上是有杨家将的。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杨业本命杨重贵,杨业是太原人,原来是北汉的将领。当时北汉只是一个臣服于北汉的政权,但是辽国一直侵扰北汉的边境。当时杨业负责镇守北汉边境,所以经常和辽军交锋,30多年一直没有落于下风。在北汉灭亡之后
  •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故事是
    1、杨业在历史上是一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将,20多岁便入事太原的北汉政权,受到北汉皇帝的信任,任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皇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
  •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上的杨家将
    1、历史上的杨家将是真实存在的。2、真实的杨家将:千百年来,杨家将的故事就在这种艺术化过程中逐渐丰满、丰富了,满足了人们对忠烈的感佩,对奸臣的鞭挞,对昏君的痛恨。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
  • 忠烈杨家将潘仁美是谁?潘仁美简介及怎么死的
    由郑伊健、吴尊、周渝民、林峰等七名型男主演的歌颂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电影《忠烈杨家将》已经于4月4日上映,剧中还出现了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的大奸臣潘仁美这个人物。那么潘仁美是谁呢?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潘仁美又是怎么死的?
  • 揭秘杨家将第一人杨业 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杨家将里杨四郎杨延辉简介 杨四郎是怎么死的?
    杨延辉,是中国古代与杨家将有关的话本、演义、小说、评书中的人物,原名杨贵,字延辉,后改名木易。杨延辉为抗辽名将杨业所生七子之一,排名第四,故又有“杨四郎”之称,后世人也常称其为杨四郎而非杨延辉。杨延辉作为杨业的儿子,杨家将之一,自然也是一位
  • 潘美是《杨家将》潘仁美的原型吗?他为人怎样?
    《杨家将》可以说是一出非常成功的故事系列,无论是小说、传记、评书、戏剧,甚至放在今天来说的电影电视剧,对于杨家将故事的表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而与杨家将有关的故事,就算历经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仍然受到观众们的喜爱。不说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就说现
  • 杨家将杨业怎么死的?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
  • 平凡的杨家将为何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杨家将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历久弥新,令人难忘。杨家将故事是如何家喻户晓的?这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