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第一人皇后陈阿娇是怎么失宠的?

   2020-02-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要说陈阿娇,先得讲讲他爹和他妈是谁。他妈是汉景帝亲妹,是文帝将她许配堂邑侯陈午,也就是他爹。很多人见到这种情况就懵逼了,哇靠,陈午何德何能让汉文帝这么欣赏她,让女儿嫁给他这种殊荣!论及家族贡献,陈午的爷爷陈婴位列功臣表倒数第二,百户侯而已,

要说陈阿娇,先得讲讲他爹和他妈是谁。他妈是汉景帝亲妹,是文帝将她许配堂邑侯陈午,也就是他爹。很多人见到这种情况就懵逼了,哇靠,陈午何德何能让汉文帝这么欣赏她,让女儿嫁给他这种殊荣!论及家族贡献,陈午的爷爷陈婴位列功臣表倒数第二,百户侯而已,兼任楚相,增至千八百户,依然不起眼;论及个人资质,陈午才貌平平,百官公卿中没他这号人物。不过,现在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陈午有钱。堂邑,就是如今的南京六合区。地方不大,却非常富裕,《汉书-地理志》载曰“堂邑,有铁官”,说明当时该地盛产盐铁。盐铁官营,是汉武帝亲政后的事儿了,陈家在此经营三代,而税赋给予中央政府的寥寥,焉不富得流油?汉文帝疼女儿,给她找个有钱的丈夫,情理之中。

阿娇,正是陈午与长公主的爱女。史料中并无阿娇这个称谓,一般称其为陈氏、陈皇后或孝武皇后等,此处从众。作为富豪千金,外戚名媛,天潢贵胄,像她这种出身,是很难与“悲催”二字产生实际联系的。

那么,阿娇的人生悲剧是如何形成的?

汉文帝二年发布过一道强制令:“……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亦无由教训其民。其令列侯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汉书·文帝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但凡已封侯的,如果没有在朝廷担任职务或者受到特许,那么,都必须回到封地去。由于陈午并无具体公职,因此,我个人以为,馆陶长公主嫁鸡随鸡了,一直随丈夫生活在堂邑,而阿娇也是在堂邑出生且喝着长江水度过其如花童年及少女时代的。如果阿娇在堂邑嫁了个士绅子弟,“长门事”这个令人心酸的文学典故还会发生吗?

然而,汉景帝后元二年废除了这道诏令,允许诸侯省亲,“省彻侯之国”,陈午一家才回到了长安。这也就不难理解薄太后为何用遗诏将财产悉数赐长公主了,她死前没有见到孙女及重外孙女,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此。相反,陈家得此恩赐,再加上汉景帝对大姐的那份亲情,从此呼风唤雨,贵不可言。“金屋藏娇”的典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前140年,汉武帝即位,阿娇顺利成为皇后,许多人毕生求而不得之种种,在阿娇的眼里都唾手可得,以此养成了骄贵性格。《史记·外戚世家》批评曰:“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

同样的骄贵,于民间未必就罹祸,在朝廷却必然罹祸。很显然,阿娇的失宠,内因多于外因。《资治通鉴》提及“窦太主(馆陶长公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皇后骄妬,擅宠而无子,与医钱凡九千万,欲以求子,然卒无之”。我个人以为这两个都不是主要原因。南怀瑾说:“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以此,长公主似乎难辞其咎,但古人对修身的要求是不分男女的,先做人,再做事,先知礼,后效行,则成功不远矣。有事怪亲人,跟连坐何异?不公平亦无道理。历史上没生育而稳坐后位的女子多的是,按礼制要求,延嗣固然重要,德行更重要,皇后德行不亏,一般也不会被废。

实际上,窦太后在世的时候,汉武帝就打算废后,一方面因为越发的讨厌大姑妈,另一方面由于阿娇吃卫子夫的醋,“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史记》)以至“后宠浸衰”。王太后规劝儿子“宜深慎之!”武帝心领神会,对皇后“复稍加恩礼”。根据诏书,阿娇被废,巫蛊是主要罪名,“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这一点,阿娇确实做了,赖不掉。由于巫蛊在当时属于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所以面对大姑妈的责问,汉武帝的回复十分理直气壮:“皇后所为不轨于大义,不得不废。”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一道充满人情味的诏令,改变了一位佳人乃至陈家所有人的命运,也是醉了!当然,人性中的“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等因素,或是阿娇之悲催人生的注解。

所谓“你虐我千万遍,我待你如初恋”。阿娇遭遇困境,选择求助的方式,亦有此蕴藉,如耽于巫蛊、寻医问药、千金买赋等,都是为了挽回丈夫的心。反过来想想,如果阿娇安分些,珍惜眼前既有,不喝醋,不嫉妒,不妄为,有所舍,也不至退居长门宫。后世女子当以此为警惕和纠正。

嫁入帝王家,你自身有缺点,爱嫉妒爱闹,怎能不失宠。不知进退,缘木求鱼,不能圆满。玉环飞燕皆尘土,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标签: 汉武帝 陈阿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刘秀是汉武帝吗 刘秀是不是汉武帝
    1、刘秀不是汉武帝,刘秀是汉光武帝,东汉的开创者。2、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公元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东汉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3、西
  •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哪些建议?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达到思想的统一。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02-27
  • 西汉繁盛开创者汉武帝 将西汉王朝推向顶峰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第七位皇帝,他的原名叫刘彻。自他登基后,先在朝中设立制度。而后对外开始扩充国家领土。他为西汉开创了最繁盛的时期,成为在封建王朝时期第一个巅峰朝代。汉武帝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让他有如此高的造就呢?汉武帝在年仅十六岁的时候就
  • 汉朝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与汉武帝的求仙动机
    :张骞通西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里程碑,太史公用“凿空”以示张骞开拓之功,此后“西北国始通于汉矣”。汉武经营西域无疑有“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政治目的,也有“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的军事用意,通西域的这些动机已成史家定
  • 东方朔 一位写自荐书向汉武帝要官的奇人!
    智圣东方朔焔故事:汉武帝即位初年,即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史记?滑稽列传》中这样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
  • 汉朝名臣汲黯:敢当面数落汉武帝 假传圣旨赈灾
    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於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事功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
  • 英明的汉武帝为何因一个女人牺牲了十万士兵?
    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代明君,拥有雄才大略,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好皇帝,并且班固在《汉书》中也称赞与他,但是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竟然为了一个女人,而牺牲了十万士兵的
    12-29 汉武帝
  •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 一场毫无必要的战争!
    汉武帝平定朝鲜叛乱惨“胜”,最终导致领土变属国!战国末期,乐毅灭齐的壮举令燕国进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令悍将卫满统军挺入朝鲜半岛,进行开荒式征服。不过期年,半岛便全部纳入燕国版图。后来,秦亡燕,尽收其地,朝鲜半岛无可争议地成为大秦王朝的一部
    12-29 汉武帝
  • 开疆拓土功绩卓著 汉武帝的中国心
    汉武帝的功绩世人有目共睹,但其晚年的暴戾也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他晚年的暴戾行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残杀儿女妻妾,眼都不眨一下。但是,作为一位代表中原文化的皇帝,汉武大帝刘彻的中国心值得赞赏和褒奖,正是他改变了几百年来靠修长城抵御外侮的历
    12-29 汉武帝
  • 大汉贤后卫子夫简介 历史上的卫子夫与汉武帝
    卫子夫简介,卫子夫一代绝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简介卫子夫其实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卫子夫简介(?-前91年),名不详,字子夫。西汉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