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孙膑为何被称为兵学亚圣 兵法真有这么牛吗?

   2020-04-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膑,齐国人,兵圣孙武的后世子孙,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真名不详,因其曾受膑刑,故称孙膑。据记载,青年时代的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下山后,投奔魏国,得到魏惠王的宠信,被任为将,庞涓自忖才

孙膑,齐国人,兵圣孙武的后世子孙,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真名不详,因其曾受膑刑,故称孙膑。据记载,青年时代的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下山后,投奔魏国,得到魏惠王的宠信,被任为将,庞涓自忖才能不及孙膑,害怕他下山到魏国后会影响自己的前程,更担心他到魏国后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决定设计陷害孙膑。不及,庞涓派人上山以同朝为官为由,劝孙膑赴魏。孙膑不知是计,欣然允诺。不料一到魏国,便落入了庞涓的圈套,魏惠王听信庞涓的谗言,无端处孙膑以膑刑,挖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使之终生残废。按照当时的惯例,刑徒是不能为官的。庞涓试图以此来断送孙膑的政治前途,消除一个潜在的对手。

孙膑身处逆境,却显示出卓越的智慧,他佯装自悔,并设计归齐,得到大将田忌赏识,又通过聪明的“田忌赛马”,显示出惊人的才华,得到了齐威王的器重,并被任为齐国的军师,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兵伐赵,兵围邯郸。邯郸在久围之下岌岌可危,而魏军也因久攻不下,损失很大。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桂陵之地。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的邯郸的庞涓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到达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没,庞涓仅以身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十二年后,魏国在国力恢复之后,再次发动战争,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另一个邻国—韩国。韩国难以抵挡强大的魏军,遂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的“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韩魏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躯魏境,兵锋直指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团,调十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略性的决战。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地引兵东撤。一路上,他令军队逐步减灶,造成为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庞涓果然上当,便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齐军遂全歼魏军,俘虏了太子申,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

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到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这部兵书提出来诸多深刻的见解,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他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孙膑兵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它是战国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

在战争观上,它强调战争服从于政治,依赖于经济。认为强兵之急在于富国,只有国富兵强民安,才能战胜而强立。既反对贪图垂衣而治的幻想,又反对穷兵黩武,强调积极备战,事备而后动。

在军队建设上,认为“间于天地之间,莫责于人”,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强兵的关键所在,强调治军不但要信赏明罚,令行禁止,还要对十卒进行系统的教育训练。包括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提高军队的全面素质。

在战争指导上,系统的提出了以“道”制胜的观点,这里的“道”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战争规律。《孙子兵法》提出了“战道”的概念,含义基本相同,但却没有展开论述。孙膑则对“道”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概括“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道,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件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这就是说,“道”的内容包括天时、地利、民心、士气、敌情、战法和战机等多方面内容。战争指导者掌握了“道”,便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作战指导上,提出了“必攻不守”的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孙子的虚实理论,在《孙膑兵法》中,与“必攻不守”意思相近的命题是“批亢捣虚”,“亢”的本意是喉咙,引申为要害,所谓“批亢捣虚”,就是就是攻击敌人的要害且薄弱关节点,这与吴子“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有异曲同工之妙。孙膑的认识还不止于此,在与田忌对话时,对于田忌提出的“赏、罚、权、势、谋、诈”,孙膑认为这些“可以益胜,非其急者也”,而兵之急者,则在于“必攻不守”。也就是说,攻虚击弱乃是取胜的关键所在,也是作战理论的核心内容。千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无感慨地说,“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这无疑丰富了孙子的虚实理论。

为纪念这位兵学亚圣,鄄城县的孙老家村建有孙膑家祠和孙膑纪念馆。孙氏祠堂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道光年间重修。祠堂3间,坐北朝南,占地7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古朴典雅,颇具民族传统风格。

祠堂内设有神龛,正中供奉着孙膑的雕像,神龛两傍陈列着孙膑后人的牌位。祠堂前面有家祠碑一座,碑阳刻有“孙氏家祠序”,碑阴刻孙氏分支概况,此处为孙氏族人缅怀先辈的场所。

纪念馆中的膑公纪念碑及当代百余位将军题写之碑林,也颇具风采。

在菏泽鄄城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宋楼乡境内,有孙膑纪念区,园林旅游区,旅游城入口是一座大桥,横卧在向阳河上。跨过大桥是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式仿古牌楼,为旅游城的大门,门前点缀着一对石狮,大门两旁各有一座造型别致的六角亭,与牌楼交相辉映,气势宏伟,气派大方。进入大门便为广场,广场中央建有一巨型九龙壁,孙膑纪念馆主体工程—孙膑墓。

 
标签: 孙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膑的老师到底是何方神圣 孙膑的老师鬼谷子介
    孙膑的老师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生卒年不详,他和庞涓都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神秘感的人,他的生卒年不详,根据他的活动时期,可以推测他从轩辕时期直到秦朝,历时一千年有余。一个人能活上千年,科学告诉
  • 孙膑"声东击西"两败魏师 庞涓智穷自刭而亡
    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战国时齐军围魏救赵是历史上“声东击西”的著名战例,其中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更是堪称经典,毛泽东对这场战争中孙膑的谋略给予很高的评价。冲其方虚疾走魏都《资治通鉴》记载,东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伐
    12-28 孙膑庞涓
  • 关于孙膑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
    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的成就的。孙膑,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出生在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主要的活动时
    12-23 孙膑
  •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
  • 孙膑为什么要装疯 揭秘孙膑是如何脱险的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两人先后投奔魏国,却因为庞涓的嫉妒,两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庞涓先于孙膑来到魏国,他受到魏国的重金招贤的引诱,不顾学业
    12-13 孙膑
  • 孙膑为什么要装疯?被挖了髌骨还能活吗?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两人先后投奔魏国,却因为庞涓的嫉妒,两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庞涓先于孙膑来到魏国,他受到魏国的重金招贤的引诱,不顾学业
    12-11 孙膑髌骨
  • 孙膑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关于孙膑的故事有哪些
    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的成就的。孙膑,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出生在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主要的活动时
    12-08 孙膑
  • 庞涓怎样虐待孙膑?孙膑怎样装疯卖傻保全自己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
    12-05 孙膑庞涓
  • 孙膑的故事:历史上皮鞋的发明始祖竟然是孙膑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皮鞋业就很发达了,世界上的第一双皮鞋就诞生于中国。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将军,他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就耍阴谋害他。将孙膑施以刖刑(去膝盖骨),使他残废,并将他软禁起来。后来,孙
    12-04 孙膑皮鞋
  • 孙膑为何不能逃脱庞涓残害 孙膑的儿子是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同门师兄庞涓的故事,至今已经流传了千年了,关于孙膑受刑,身残志坚,仍然得到齐国重用,帮助齐国灭掉魏国的战役中,指挥全军,终于报了庞涓陷害自己的大仇。这样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发生后多少年,就把人民大众改编戏剧化了
    12-03 孙膑庞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