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夫人才是汉文帝刘恒放在心尖上的女人

   2020-10-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慎夫人是汉文帝刘恒的情人,不仅美艳动人,还能歌善舞,尤其精通鼓瑟之艺。慎夫人好像是除了窦皇后之外刘恒最宠爱的妃子,自从她进宫,仅凭年轻貌美就打败了开始年老色衰的窦皇后,加上窦皇后后来染病失明,更是失去了和她争宠的机会。于是慎夫人便成为了在后

慎夫人是汉文帝刘恒的情人,不仅美艳动人,还能歌善舞,尤其精通鼓瑟之艺。慎夫人好像是除了窦皇后之外刘恒最宠爱的妃子,自从她进宫,仅凭年轻貌美就打败了开始年老色衰的窦皇后,加上窦皇后后来染病失明,更是失去了和她争宠的机会。于是慎夫人便成为了在后宫中和皇后地位持平的女人,虽然她的身份只是个刘恒的宠妾。

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刘恒带着皇后和慎夫人一同前往上林苑赏花,并且在晚上摆宴盛情群臣共同祝兴。而这本来是好好的赏玩之会却因为一个座位而被扫兴,按照惯例,慎夫人倍受刘恒宠爱,也愈加骄横,在宫中一直是与皇后平起平坐的,于是安排慎夫人和皇后一起坐。但是袁盎是个耿直之人,认为这不妥,嫔妃和皇后本该遵循阶级之分,要遵守规矩,慎夫人作为妾怎么能个皇后一起坐,便将位置换了下。这样一来,慎夫人到了宴席上看到这样的座位安排便非常生气,就不肯入座,再加上她与刘恒一撒娇,刘恒也很是恼怒,直接带着慎夫人回宫,一场宴席变这样散了。虽然慎夫人很得刘恒的宠爱,但是她始终无子,最后在刘恒在病逝之前为了他后宫诸多嫔妃包括慎夫人考虑,下了诏令,他一逝世,就可以将没有宠幸的妃子、宫女送回家乡,而有孩子的则可以去她们孩子的封国。避免她们老死深宫。而按照传统来说,无子的慎夫人应该老死深宫,但是刘恒却让她出宫,也可见刘恒对慎夫人的体贴。

汉文帝慎夫人

汉文帝十分宠爱慎夫人,慎夫人作为汉文帝的宠姬,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窦皇后。史书上对慎夫人的记录不是很详细,关于她的出生年月更是不详,只知道慎夫人是邯郸人,长得十分美艳动人,并且擅长音律和歌舞,深得汉文帝的喜爱。

慎夫人非常得宠,一次汉文帝带着慎夫人乘坐马车去郊区散心,汉文帝指着驿道告诉慎夫人,如果从这个栈道出发,沿着栈道一直走,就可以到邯郸。恰好,慎夫人的家乡在邯郸,听汉文帝这样一说,引发了慎夫人的思乡之情。慎夫人非常难过,汉文帝让她鼓瑟,自己唱了一首凄婉的歌,来呼应慎夫人的念家之情。

公元前177年,正好到了秋天,长安郊外的花园中,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朵,这些花朵异常繁盛,汉文帝想借此机会游览一番。金秋时节,天气非常好,更增添了汉文帝赏花的兴致,慎夫人深得汉文帝的喜爱,在宫中的地位和窦皇后的地位不相上下,上林侍郎官在安排座位之时,便将窦皇后和慎夫人的座位都安排在一条水平线上。当时,袁盎为中侍郎,他看见了立马命令侍卫将慎夫人的座位撤下,换到了下席处,慎夫人看见了非常生气,并且不肯在席中就坐,汉文帝看着慎夫人非常生气,而自己赏花的兴致得到了破坏,便拉着慎夫人乘坐了马车返回宫中。过后,袁盎向汉文帝解释个中缘由,并说道:陛下深爱慎夫人,因为过分宠爱反而可能会害了慎夫人,难道陛下没有见过“人彘”这两个字吗?汉文帝知道袁盎说的有道理,便前去安抚慎夫人。

慎夫人和汉文帝感情很好,但是慎夫人没有孩子。

慎夫人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慎夫人她最后怎么死的并没有记载,而且《美人心计》中的聂慎儿如果看历史原型的话确实是慎夫人,但是电视剧里聂慎儿的许多事迹都是虚构的,因为历史上的慎夫人并没有生子女,刘武是窦漪房的小儿子,王娡更不是慎夫人所生,而是民间贫苦人家的孩子。电视剧里慎夫人和窦漪房进行了宫斗,最后窦漪房以毒酒赐死了慎夫人。

在历史上关于慎夫人的事情不多,她所有的记载也仅在别人的传记中出现,自己并没有单独作传,包含慎夫人事迹的分别是《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记·袁盎传》、《史记·张释之传》还有就是《后汉书·后妃传》里面都没有提及慎夫人是怎么死的,而是记叙了她和汉文帝的事情,只能说汉文帝非常的宠爱慎夫人。人们猜测历史上的慎夫人之死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她在汉文帝病逝前就去世了,因此陪葬霸陵。还有一种就是汉文帝在驾崩之前就立下了遗诏,让宫中的女人出宫与家人团聚,当时他宠爱的慎夫人和尹姬就在其中,这些女子并没有生子,如果按照汉朝惯例则是要老死宫闱的,汉文帝不忍心,因此将她们放回与家人团聚。

在《史记·张释之传》中记载,汉文帝曾携带着慎夫人出宫时曾在霸陵桥上远眺。汉文帝指着新丰驿道对慎夫人说沿着这条路你就能走到邯郸了,所以很有可能慎夫人最后回家了。这种说法可能有些牵强,但是这表达了人们并不希望慎夫人孤独的去世。

 
标签: 人才 刘恒 汉文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人才济济为何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韩信明明是个难得人才能起兵却放弃了皇位
    韩信是个悲剧性人物。后人为之扼腕叹息,抚心哀念,,惋惜名将才华,更对他放弃三分天下的机会不解。其实,当时就有两人劝说他背弃刘邦,三分天下,而且为他透彻分析了天下形势,但都被韩信给拒绝了。那么韩信为什么当反而不反呢?韩信这个人,说到底还是给那
  • 一代枭雄曹操是怎样对待叛变后又归顺的人才的
    曹操对关羽真算是照顾有加,明知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后来关羽水淹七军,骇得曹操打算迁都避让),却还十分礼让,这份器量已经完全是人格的魅力了。真正的君王,对人才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的拉拢,即算不能为自己所用,也决不能让强敌得到,这是起码的
  •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
    12-18 人才张仪
  • 诸葛亮的困境 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
  • 刘邦手下为何有那么多的人才而项羽身边只有范增
    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胜利令很多人大跌眼球,项羽原本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曾经五万楚军对抗四十万秦军的壮烈还历历在目,可是转眼之间他就成为了刘邦的围困之兽,毫无还手之力。刘邦身边人才济济,可是项羽身边却似乎只有亚父范增一人而已,这又
  • 历史上的高俅竟是位连苏轼都推崇的人才
    高俅原名叫什么,我们在看完小说之后,可以知道高俅本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那么后来却成为了北宋时期有名的奸臣,这使得大家对于这个人物非常的好奇,那么高俅的原名到底叫什么呢?下面内容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高俅原来的名字叫高毬,是东京一个不学
  • 三国boss招揽人才有绝招 不来我就睡你媳妇
    今天老侃给大家侃一侃三国里那些狠人boss都是咋带小弟的?是不是全都西装革履,头发抹油打蜡,身上再纹着一只翘脚皮皮虾,见人就问:“知道许都扛把子,浪里小白龙曹阿瞒吗?”这哪里是古人礼贤下士的态度,分明就是隔壁东兴社团招小痞子!曹操这等枭雄这
    12-12 三国
  •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佛道双修的全能人才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
  • 歧视旗人?清朝为什么只有旗人才能自称“奴才”
    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