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传奇的孝庄皇后为何死后37年不下葬

   2020-02-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大家对孝庄皇后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究竟是怎么一样人呢?历史上的孝庄皇后不叫大玉儿,她的真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的女儿。因为当时满蒙交好,于是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八子爱新觉罗·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大家对孝庄皇后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历史上的孝庄皇后究竟是怎么一样人呢?

历史上的孝庄皇后不叫大玉儿,她的真名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的女儿。因为当时满蒙交好,于是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后者登基为帝之后,她被封为庄妃。

庄妃贤惠淑良,且政治见解不凡,时常帮助皇太极处理朝中政事,更是有劝降洪承畴等大功,因此十分受皇太极宠爱。

皇太极死后,福临登基为帝,多尔衮摄政。在这段时间里,她与多尔衮之间的纠葛,让人道不明理不清。民间更是传扬着“太后下嫁”的议论声。这让她的名声多少受到些损害。

除了这些,她与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也有不和。因为她过度插手后者的感情生活,使得两人观念相左,因此分歧不断,到最后更是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于是她又转而开始培养自己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即后来的康熙皇帝。

在孝庄皇后的一生中,辅佐了三位帝王,其中后两位更是她亲手培养起来的。因此颇受后人称颂。康熙皇帝曾言:“若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此外,雍正皇帝也曾恭敬说:“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由此可见,后世子孙对她极为敬重爱戴。

孝庄皇后死后,被葬于昭西陵,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皇后怎么死的

孝庄皇后一生堪称传奇,到了晚年亦能对朝事做出贡献,那么最后孝庄皇后怎么死的?死后37年为什么不下葬?

孝庄皇后怎么死的?其实她是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公元1687年,年迈的昭圣太皇太后(即孝庄皇后)得了急病,康熙皇帝为此茶饭不思,亲自到祖母塌前侍奉。有一次,为了给祖母祈福,他率领百官到天坛,向上天祈祷,希望折损自己的寿岁,来让祖母多活几年。

只是生老病死乃是定律,康熙的祈祷终究还是没能让孝庄皇后战胜病魔。公元1688年1月27日,这位辅佐三代帝王的一代名后,终是撒手人寰。

因为她生前曾嘱托康熙,不要将她葬在自己丈夫的陵寝内,只要将她葬在顺治帝孝陵附近。孝顺的康熙自然不愿意忤逆祖母的遗愿,因此在无陵可葬的情况,暂时先在孝陵附近修建一座暂安奉殿,用以暂时置放孝庄皇后的灵柩。这一放直到公元1725年,才葬入地宫之中。

这么做的原因,并非是康熙不孝。而是因为顺治帝乃是孝庄皇后的儿子,孝陵范围内,最尊贵的地方已经建有顺治帝的陵寝,如果将孝庄皇后葬入其中,是乱了辈分。而孝庄皇后生前又不愿意于丈夫合葬,因此后世子孙只能重新寻找合适的地址,再建造一处陵寝。

好在,康熙、雍正两位皇帝都是对孝庄皇后敬重有加,因此倒也没有一拖再拖。同时,从今日孝庄皇后的昭西陵规模格局上看,这座陵寝的级别是清代所有皇后陵墓中最高的。这也算是对孝庄皇后一生功绩的一种肯定。

孝庄皇后陵墓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辅佐了两代君王的孝庄皇后病逝。

弥留之际,她曾嘱咐孙儿康熙皇帝:“太宗入土安灵已经很久了,就不要打扰,我又心中挂念你的父亲,等我死后,就在孝陵(顺治帝陵墓)附近随便找个地方把我安葬了吧。”康熙皇帝十分敬重这位祖母,因此在后者过世之后,先是于清东陵附近的昌瑞山下建造了”暂安奉殿”,并将孝庄皇后灵柩停灵于其中。

公元1725年,雍正帝在“暂安奉殿”的原处,就地建造了地宫陵寝,孝庄皇后陵墓也于此时葬入了地宫。因陵寝位于皇太极的昭陵西方,所以又被称为“昭西陵”。

昭西陵坐北朝南,从陵北地宫至陵南入口,依次建有:宝顶、宝城、明楼、方城、台石五供、陵寝门、隆恩殿、配殿、燎炉、琉璃花门、隆恩门、值房、朝房、神道碑亭以及下马碑。整个陵寝的规模与规格级别是清代所有皇后陵中最高的。

此外,昭西陵的位置也是颇为让人议论。陵寝位于清东陵风水墙之外东方位置,与昭陵更是相差甚远。因此在地理位置上,它不属于清东陵、昭陵中任何一系。原因在于,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年间,其中最为尊贵的地方建造了顺治帝的孝陵。如果将顺治帝生母孝庄皇后陵墓放在东陵之中,按辈分说不过去。加上孝庄皇后又不愿意葬在昭陵,于是孝顺的康熙和雍正两帝只能另外建造了昭西陵。

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

清军入关初期,满族的高层统治阶层流传着“太后下嫁”的说法。指的就是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到最后,这样的谣言几乎传遍了全国,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先不说“太后下嫁”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在当时会出现这样的说法。

首先,先来说说这个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多尔衮。在当时的清朝中,他可谓权势最大的人,说他地位堪比皇帝都不为过。因为权势滔天,他被顺治皇帝称为“皇父摄政王”,单看字面,就能觉得这称呼不同寻常。再加上他出入皇宫如同自家一般,不禁就让人以为,会不会是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

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在满族早期的一些习俗族规里,盛行一种“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大家可以理解为,兄长死后,其弟弟可以继承他的财产以及娶他的妻子。有这样的习俗,自然就更加笃定了“太后下嫁”的说法。另外,很多人也认为因为有了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的事情,才让后者没有将年幼的顺治帝取而代之。

另外,前明遗臣张煌更是火上浇油,写了“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咋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么一首诗。

最后,孝庄皇后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这也让相信“太后下嫁”之论的人,认为孝庄皇后下嫁多尔衮确有其事。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后世人猜测,究竟孝庄皇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一没有史料明确记载,二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不能尽信,只当看做一件平常之事客观看待即可。

 
标签: 孝庄皇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孝庄皇后的陵墓不在清东陵 那在哪里?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孝庄文皇后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
  • 多尔衮死后为何被鞭尸?多尔衮真的爱孝庄吗
    多尔衮,原名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太宗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清太祖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帝的叔叔。多尔衮生前获得了无数荣耀,天命十一年被封贝勒,后因攻得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后又被封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拥立皇太极第九个儿子,也就是孝
  • 孝庄为何被称为“大玉儿” 孝庄真辅佐三朝皇帝
    孝庄太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公元1613年,公元1688年去世,享年75岁。清初乱世,一大批能人异士,杰出人才纷纷涌现而出,而能以一女子之身在这个时代,占据重要地位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用自己的政治谋略,辅佐
    12-24 孝庄皇后
  • 为了报复孝庄 顺治临死留下遗诏让兄弟即位
    关于顺治皇帝临终传位问题,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质疑,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康熙帝玄烨在顺治生前并不受宠。而最让人信服的无非就是玄烨曾经出过天花,而得以继承皇位。然而分析顺治和孝庄太后的母子关系却不难发现,这对母子在感情上不甚和睦,顺治处处受到母后孝
  •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野史 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博尔济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说传了百余年,否定者有之,肯定者有之,或认为虽无下嫁之名,至少有同居之实,观点仍难以统一。推原
  • 孝庄死后为何不愿与皇太极合葬?
    中国古代社会的格局是男尊女卑,拥有话语权的永远都是男人。但是也不乏有很多传奇女子的故事流传至今,甚至历史上还有女性皇帝。今天要说的这个女人在历史上有很重的地位,她不是皇帝却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她就是孝庄皇太后。孝庄太后这位清初的传奇女子,后世
  • 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为什么没有子嗣?
    清朝的孝庄文皇太后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贤后,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就是他曾下嫁多尔衮。那么孝庄下嫁多尔衮为何没有留下后嗣呢?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的五岁儿子福临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渔翁得利,当上
  • 孝庄太后布木布泰与摄政王多尔衮的爱情是真的吗
    多尔衮的地位从“皇叔摄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摄政王”,这就出来一个流言,即“孝庄下嫁多尔衮”。南明小朝廷的诗人张煌言,挥笔写下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首诗广为流传,让很多人相信它是真的,甚
  • 皇太极爱大玉儿吗 揭秘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
    皇太极爱大玉儿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继承了汗位。皇太极有15位后妃,其中有一个是大玉儿,也就是孝庄文皇后。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皇帝的妃子众多,加上他们政事繁忙,所以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全花在去对待自己的妃子上,
  • 紫禁城秘事 孝庄死后太后们为何惧住慈宁宫
    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最初了明朝皇贵妃的所居。1563年,即明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原址上兴建慈宁宫。清朝顺治帝入关后,沿用了明制,1653年慈宁宫修葺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主人:孝庄文皇后。此后作为太后所居正宫和太妃的随居住所。在清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