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老师是谁 详细了解墨子的生平经历

   2020-03-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墨子的老师是谁,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非常了得的思想家,同时墨家学派也是墨子一手创建的,那么这样一位厉害的人物,他的师傅是谁呢?相信对于这一点我们都十分的好奇,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墨子老师,顺便看一下墨子生平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

墨子的老师是谁,墨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非常了得的思想家,同时墨家学派也是墨子一手创建的,那么这样一位厉害的人物,他的师傅是谁呢?相信对于这一点我们都十分的好奇,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墨子老师,顺便看一下墨子生平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墨子老师

他老师据说是史角的后人史明。史角是周太史,在鲁桓公时代被派往鲁国,从此留在曲阜。后人在邹、滕、鲁、莒附近分布。墨子的木匠工艺师傅是其父墨翦。墨子是墨家的开创者,也是墨家最著名的代表。但墨子年少 之时,未创立学派之前,却学于鲁,习孔子之术。 《吕氏春秋当染》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这是说,墨子 在鲁国拜精通周礼的周代史官史角的后人为师。

《淮南子要略 训》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明确指出墨子学过儒 家,拜儒家学者为师其师要么是孔子弟子,要么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也即孔子的再传弟子。 史角之后人通礼,孔子创建的儒学本质上是剥取礼而扩充仁, 以仁复礼。所以,我们认为墨子习礼又习儒是可信的。或许,史角的后代恰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韩非子显学》说“孔子墨 子俱道尧舜”,崇拜共同的祖先,视先贤为理想统治者的化身。墨子本人熟悉儒家典籍,论辩时常引用《诗经》、《尚书》及各国 《春秋》。

例如,《墨子尚贤中》引《诗经》“告女忧恤,诲女予 爵,孰能执热,鲜不用濯”;引《汤誓》“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墨子明鬼下》为了证明鬼神存在,引周、燕、 宋、齐等国之《春秋》中所记鬼神之事。墨子学说也讲仁、义、忠、孝,其“兼爱”主张似是接续、发展孔子“泛爱”。墨子虽然非儒, 亦称赞孔子有“当而不可易者(”《墨子公孟》)。这些都是墨子 学于史角之后、学于儒家的有力证明。现存《墨子》有“非儒下”,主要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 义观,反对儒家婚丧之礼,指责儒家礼乐与政事和生产之无益而有害,讽刺孔子表面上讲求仁义,实则惑乱人民。因之,有的学 者便以此否定墨子学儒、习礼。从逻辑上讲,墨子习儒与非儒并不矛盾,从学儒到非儒正是墨子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习儒 而非儒正是墨子最终成为墨家的创建者,而没有成为儒门人物的 关键。

《淮南子要略训》对此有明确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 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同时,只有承认墨子习儒又非儒, 方可解释墨子汲取儒家仁义等范畴、“泛爱”等学术思想,又强烈批判儒家厚葬久丧和“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墨子 非乐,方可更准确地理解《韩非子显学》中所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那种仅凭墨子非儒便 否认墨子曾习儒的看法,在我们看来,是很难站住脚的,它忽视了求学时期的少年墨子与思想成熟时期的成年墨子之间的差别, 无视墨子思想的前后变化。

生平经历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90),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墨子砚整套科学理论。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班(俗称鲁班)相比,墨子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很可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鲁,北到郑、卫,南到楚、越。

墨子先祖是宋国贵族目夷(今河南商丘人),曾到过鲁、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其主要事迹有: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他们的领袖称为"矩子"。第一任矩子是墨子,后来的"矩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由"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①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旋踵"②的精神。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

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相里氏一派、相夫氏一派、邓陵氏一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同,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矩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

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厘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

 
标签: 墨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古代最早精通物理学的是谁 墨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精通物理学的人对吗
    中国古代最早精通物理学的是谁 墨子是中国古代
    1、墨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精通物理学的人。2、墨子:名翟,鲁山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军事家。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
  • 墨子提出的十大主张是什么 墨子提出的十大主张是什么东西
    墨子提出的十大主张是什么 墨子提出的十大主张
    1、墨子提出了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2、墨子主张用兼相爱反对儒家的爱有差异,用交相利反对儒家的罕言利,用非命论反对儒家的天命论,用事鬼神反对儒家的不事鬼神,用节葬反对儒家的厚葬,用非乐反对儒家
  •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
    1、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 揭秘墨子其实就是古代的“黑社会老大”!
    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这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也是鲁国人。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
    12-11 墨子
  • 揭秘墨子的人生观 极端反对享乐崇尚仁义为先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墨子非乐上》墨家是中国史上一个具有极大利他主义色彩的门派,墨子本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和平,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墨家的弟子,穿的是短衣、草鞋,要参加劳动,将三顾家门而不入的大
    11-28 墨子
  •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墨子,名翟,鲁人(也有宋人说),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到前376年。墨子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代表作品有《墨子》。不过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五十三篇,有十八篇已经遗失,而还有八篇只
  • 墨子的作者 墨子中的五十三篇文章是由谁写的?
    《墨子》书十五卷、五十三篇,不仅所涉内容极为广泛,且编写体例及写作风格也不尽一致。有关《墨子》一书的作者和真伪问题,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看法:三项分类法,把《墨子》全书分为“内,外二篇”及“杂篇。”汪中这种分法从全书中另辑“杂篇”一组,完全打
    11-20 墨子
  • 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老大
    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这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也是鲁国人。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
    10-25 墨子
  • 庄子对墨子的评价 “兼爱非攻”并不可取
    庄子,姓庄名周,道家主要代表,也称庄子,和老子学术成就相当,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庄。战国中期时代的宋国蒙人。蒙,现在的河南一带。相传,庄子是宋国君王后代。在宋国做过漆园吏,大概当官时比较有傲气,后来又因学术名声远扬,因此被称为官吏的榜样。喜
    09-26 庄子墨子
  • 先秦墨家的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不可多得的农民思想家,其理论之深湛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更扩及逻辑哲学。其言语常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蕴含着卓然不群的辩论艺术。具体地说,他将辩难论说的手段列为七种,分别叫作:或、假、效、辟、侔、援、推。“或、假、效”
    09-23 墨子墨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