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如何实现“垂帘听政”的 关键人物是他?

   2020-10-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二十八日,慈禧太后和年幼同治帝的队伍刚刚进入京城,等候多时的恭亲王奕䜣就将队伍团团围住,恭亲王接着宣读了两宫太后的懿旨,将队伍中的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逮捕,两天后又将护送咸丰皇帝灵柩的肃顺下牢,随后几人被处决,慈

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二十八日,慈禧太后和年幼同治帝的队伍刚刚进入京城,等候多时的恭亲王奕䜣就将队伍团团围住,恭亲王接着宣读了两宫太后的懿旨,将队伍中的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逮捕,两天后又将护送咸丰皇帝灵柩的肃顺下牢,随后几人被处决,慈禧成功夺权,是为辛酉政变。

丧权签约

咸丰六年(1856),英法两国不满足于之前条约既得利益,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他们的这一无理要求被咸丰断然拒绝,当年,英法两国即挑起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持续了大约四年,期间双方曾尝试以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无奈谈判失败。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携王公贵族和后妃们逃往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留下恭亲王奕䜣在京与英法谈判。为了尽快迫使咸丰妥协,他们以强盗式的行为洗劫并焚毁了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他们甚至扬言要毁掉紫禁城。最终,咸丰皇帝妥协,同英、法两国代表分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临终托孤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带着刚刚签订战败条约羞辱的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年仅三十一岁。临终前,咸丰委任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让他们来辅佐幼帝载淳。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清初鳌拜擅权专政的局面,咸丰将一枚“御赏章”给予皇后,又将一枚“同道堂章”给予年幼的载淳(由生母叶赫那拉氏掌管),这样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之间就可以相互牵制。按理说,咸丰考虑得还是比较周全的,但是后来剧情的发展他却没有预料到。咸丰死后,八大臣的权势更加强大,逐渐引起了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后来的慈禧)的不满,但是仅凭两宫太后的力量是难以击败八大臣的。这时,慈禧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如果能够与此人联合,定能战胜八大臣,这个人就是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䜣。

当时,奕䜣远在京师,不过,他已经嗅到了政治斗争的火药味,他请求到承德去叩谒咸丰的梓宫。八大臣没有理由拒绝他,所以奕䜣很快就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叩谒了咸丰梓宫之后,奕䜣先后两次与两宫太后密谈,双方很快就达成了推翻八大臣统治的约定。对此,自信心爆棚的八大臣却丝毫没有察觉。

垂帘听政

咸丰十一年九月,肃顺护送着咸丰皇帝的灵柩回到了京师,先前慈禧携载淳由小道先行,由此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随后肃顺和其他大臣也被逮捕入狱。结果,慈禧令载垣和端华自尽,又将肃顺斩立决,其他大臣或革职或流放。就这样,八大臣这些官场老手们就败在了年轻的慈禧和恭亲王奕䜣手上,他们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次年,改年号为同治,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共同治理天下,恭亲王奕䜣辅政,由此开启了慈禧太后对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在这次政变中,慈禧对肃顺的处决十分果断,他们究竟有什么仇怨呢?还有,你知道吗?如果没有这次政变,载淳的年号将会是祺祥,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一章再讲。

 
标签: 垂帘听政 慈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慈安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 她若不死 哪容慈禧放肆
    关于慈禧,恐怕是人尽皆知了,但晚清历史上,有一人一直被忽略了,她就是东太后慈安。慈安16岁入宫,开始只是嫔妃,然而不到半年,就登上皇后宝座,可见慈安若非聪明之辈,是不可能冠绝后宫的。事实上,咸丰帝虽然风流倜傥,心机深沉,连大臣都摸不透,却始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
  • 史上最传奇太后 经历6个皇帝 曾3次垂帘听政
    东晋史上有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然而命运总是跟她开着残忍的玩笑。从她做皇后开始,一生经历了六位皇帝。她年纪轻轻守寡之后,一心想退到深宫之中,吃斋念佛,让纷繁复杂的政治离她远点,再远点。然而皇帝接连死去,让她不得不三次走到前台,垂
  • 宋朝哪个女人垂帘听政让四个皇帝永远怀念
    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开封人,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高宗赵构。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1197年,吴太后病死,终年八十三岁。谥号为“宪圣慈
  • 她比慈禧更牛!一生扶植六位皇帝 三度垂帘听政
    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天生丽质,又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她少时以名家女身份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如果不出意外,她将安安静静地当一个王妃,在深宫大院内终老一生,史海无名。然而命运之轮的转动却是无常。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司马衍病重,在有
  • 从宣太后到隆裕太后 中国历史上的“垂帘听政”
    继《甄嬛传》之后,由孙俪主演的古装剧《芈月传》如期与大家见面了。这次不再是清宫剧,也不用让四爷很忙了,而是一下子跳跃到了秦国。芈是秦昭襄王母亲的姓,号芈八子,称宣太后。她是我国正史上第一个临朝听政的女主,“太后”这个称谓,据说就是从她开始的
  • 宋英宗皇后高氏(高太后)简介 垂帘听政包揽政
    宣仁圣烈皇后(1032年-1093年),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母亲,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人。治平二年(1065)英宗册封其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死后,立哲宗,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复起用司马光等,
  • 从洗菜女到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南宋理宗皇后谢道
    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才华出众的女子,有的已广为人知,有的却鲜为人知。南宋理宗的皇后谢道清,度宗时尊为皇太后,恭帝时更尊称太皇太后,并垂帘听政,主持朝政,实在是一位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出色女子。谢道清(1210-1283年),生于南宋
  • 东汉最有权势女人邓绥 邓绥凭什么垂帘听政16年
    东汉盛产垂帘听政的太后,在这些太后中间有一名太后,传说最多,也是最有名的,她从进宫的第一天起,整个皇宫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皇帝爱她,皇后狠她。她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从入宫到贵妃,再到皇后,最后成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她就是和熹皇后邓绥。邓绥是谁
  • 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美女 也是位床上外交官
    秦昭襄王的母亲就是《芈月传》里的芈月。芈月算得上是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更可以称得上千古太后的第一人,为秦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芈八子本身是楚国人,后嫁于秦王嬴驷成为了秦国的王妃,秦惠文在
    11-04 垂帘听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