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汤若望死后康熙帝曾发文章进行悼念

   2020-08-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汤

在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成熟,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除了传统的商贸往来之外,也出现了很多的西方传教士的身影。而汤若望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可以说他是继最早来到中国进行传教活动的利玛窦之外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科隆。他受利玛窦等传教士的卓越功绩所影响而决心成为像他们那样胸怀远大理想的人。于是在1618年乘上轮船,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途。他在中国生活了整整四十七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他在促进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基督教传播,以及推广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中国传播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保守官员的不满和反对,最终发生了震惊一时的康熙历狱,又被称为汤若望案。

康熙五年,也就是公元1666年,当时的新安卫官生,同时也是穆斯林信徒的杨光先向康熙皇帝上书,认为汤若望等人编纂的《天学传概》十分不合理,尤其是对书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是犹太人”这一点非常不满,是侮辱先祖的行为,因次以“为官叛国”和“妖言惑众”等罪名指控这些传教士。经过官员们的审理之后,决定将汤若望一干人等判处死刑。此时却出现了很多异象:天空出现彗星,随后又发生了大地震。在一系列怪事的推动下,汤若望等人最终被赦免出狱。但是直到康熙帝亲自处理政事的时候才决定平反此案。

这一案件反映的是东西方在文化交流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可看出儒道之学在当时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影响。

汤若望后代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出于快速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因为当时的交通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在这些来自西方的人中,除了商人之外,传教士也是其中人数比较庞大的一支。这些传教士除了进行传教活动之外,他们同事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汤若望便是这些传教士中的佼佼者。

汤若望出生在德国著名城市科隆,因为全家都是忠诚的天主教徒的关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天主教的氛围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的传播者,把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后来当他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利玛窦这些人在东方进行的传教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深受鼓舞,于是便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途。从此他便扎根在了中国,整整经历四十七年的时间直到去世。他在修订历法和火炮等我去的制造方面均有突出的贡献,还留下了《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作,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虽然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但是汤若望始终恪守作为一名天主教的职责,把毕生的时间都用在了传播天主教的教义方面,而他的个人生活则是非常清贫简单。他也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自始至终陪伴他的都是作为传教者的责任和义务,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正史因为有像汤若望这样杰出的传教士的努力和奋斗,才会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能够顺畅地进行下去。

汤若望墓

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和封闭守旧的时期。一方面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上已经有赶超东方的趋势。但是因为东方因为人口稠密和财富众多的特点,仍然让西方人流连忘返。在这种情况下,大批西方人前赴后继地来到瑰丽富饶的东方以求梦寐以求的珍宝。而西方的传教士们也是大规模登陆中国,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传教士汤若望。

汤若望,字道未,于1592年出生在德国著名城市科隆。从小就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对天主教抱有很浓厚的兴趣。曾先后就读于由耶稣会创办的三王冕中学和罗马著名的德意志学院。在这些知名学府的学习过程中,汤若望不但学到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也对于天主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当他在学校的图书馆中看到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东方的活动之后,便深受鼓舞。于是便在1618年跟随航船来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四十七年时间里,汤若望一方面进行传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带到了中国。他还曾经替明朝修订过历法,也对中国制造火炮等武器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在中国,汤若望所带来的知识是深受当时的皇帝和朝廷器重的。

而当汤若望在1666年病逝于自己的住所之后,当时的皇帝康熙帝甚至还为此专门发布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可见他在中国的地位之高。而他的墓就在现今的北京阜城门外车公庄三塔寺内的北京市委党校之中,和他一起被安葬在这里的还有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和南怀仁。

汤若望等传教士的功绩将永远被我们所铭记,他们的名字也必将被我们代代传颂下去。

 
标签: 康熙 汤若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1、康熙八岁当上皇帝,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当时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小孩子,尽管天资聪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治理国家,所以,此时只有八岁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更多的决策和治理国家的决定,主要还是由王爷和当时的权贵大臣们来制定,或者是他们
  •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1、是因为孝庄听了一个外国人的缘故。 2、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患了当时的时疫天花,卧床不起,后事的安排已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大统。当时,顺治帝想立二皇子福全,而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则听取了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
  •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1、康熙共有35个儿子。2、分别是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胤褆、长华、胤礽、长生、万黼、胤祉 、胤禛、胤祺、胤祚、胤佑、胤禩、胤禟、胤禌、胤祹、胤祥、胤禵、胤禨、胤禑、胤禄、胤礼、胤衸、胤禝、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秘、胤禐。
  •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
    1、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去世,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
  •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有哪些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
    1、康熙与孝庄并不能在活着的时候知道谥号。 2、容妃、蓝齐儿、宝日龙梅、魏承谟、魏东亭是虚构。 3、容妃:容妃为乾隆妃,史上第一个回族妃子,乾隆十分喜爱她,每次有进贡哈密瓜,容妃得一等花皮回子瓜,而其他妃子只得二等青皮瓜。她可能是香妃的真身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1、康熙帝的下一任皇帝是雍正帝。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1、康熙的后面的皇帝是雍正,姓名为爱新觉罗·胤禛。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
  • 康熙年间铜钱值多少钱?
    现在康熙年间的一枚铜钱大概三四百左右。铜钱的价格不会太贵,具体价值也要看产地和品相。背“福”,“南”,“广”,“台”,“漳”比较值钱。
    03-16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