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臣高俅陷害豹子头林冲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高俅作为《水浒传》中的第一大反面人物,其性格特征是很分明的,这样一个人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奸臣和小人的一个典型,与秦侩等人齐名,所以他身上应该是集中一部分人性格特点。结合高俅的发迹史,以及后面对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有以下几点:一、小人性格,见

高俅作为《水浒传》中的第一大反面人物,其性格特征是很分明的,这样一个人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奸臣和小人的一个典型,与秦侩等人齐名,所以他身上应该是集中一部分人性格特点。结合高俅的发迹史,以及后面对梁山好汉的所作所为,有以下几点:

一、小人性格,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高俅原是市井无赖,后来攀上小王督太尉,开始他的官途。谁都不知道高俅在遇到端王的时候,那一脚“鸳鸯拐”是有预谋还是偶然,但是自此,高俅平步青云,成为了北宋的高太尉。

二、“穷人”性格,自卑懦弱,不承认自己的过去。这里的穷不仅仅是指贫穷,还有思想的贫瘠。我们知道,高俅原名高毬,以高俅的文化水平,也只能将“毬”改成“俅”了,因为一个是动物的毛皮的偏旁,一个是人的偏旁,高俅改来改去改成“人”字旁,一来是觉得自己身份地位提高了,人模人样;二来是想要否认自己的过去,想要抹去自己人生的污点。更在自己发达后看不起穷人,忘记了自己曾经跟他们一样。

三、奸臣性格,奸臣大多奸诈狡猾,心胸狭窄,高俅在《水浒传》中,不遗余力的打击梁山好汉,而且是谁得罪他,他就狠狠的报复谁,绞尽脑汁的设计陷害!而且在后来的抗金斗争中,高俅不顾家国灭亡,设计陷害忠良,为了一己私利,弃国家大义于不顾,中饱私囊,也无怪最后结局凄惨。

高俅为什么陷害林冲

高俅得到宋徽宗的赏识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显赫之士。地位和身份的转变,让高俅更加猖狂。高俅有一名叫高衙内的义子,高俅对这位义子非常疼爱。只要高衙内想要的,高俅统统会满足。林冲的妻子张氏是一位美丽的妇人,高衙内见过之后,对张氏的美貌念念不忘。

逐渐色心大起,屡次侵犯张氏。妻子三番两次的受辱,让林冲忍无可忍,便在大街上打了高衙内。高衙内深受重伤,让高俅非常心疼,他决定对林冲实施报复,为义子高衙内报仇。

高俅先已宝刀为诱饵,将林冲引入白虎堂。由此,林冲遭到了高俅的陷害,不仅丢了官职,也被发配前往沧州。高俅想将林冲置于死地,便让负责押送林冲的侍卫借机杀害林冲。林冲一行到了野猪林时,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林冲。到了沧州监牢之后,因柴进缘故,林冲负责守卫天王堂。高俅得知林冲现况后,继续派人前来陷害林冲,这次是林冲的好友陆谦。林冲外出打酒时,草料场被被纵火,林冲免于一死。得知是好友陆谦的计策后,他在山神庙杀死了陆谦等人,在风雪之中走上了梁山。

高俅为了给义子报仇,将林冲步步紧逼,林冲妻子张氏因不堪嫁给高衙内也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从高俅陷害林冲来看,高俅是一个瑕疵必报的阴险小人。除此之外,高俅知道以林冲的个性绝不会与他为伍,为了一劳永逸,便乘机除掉林冲。

高俅怎么死的

在《荡寇志》中有关于高俅结局的故事,那么高俅是怎么死的呢?关于他的死因主要记载于《荡寇志》的第一百三十三回。

这天,宋江正在忠义堂议事,忽然有人报告说朱仝、雷横从盐山回来,宋江便赶紧叫他们来求见。朱仝、雷横一进来,和宋江等人相见后,宋江问他们最近盐城之事怎么样了,朱仝、雷横说道,托哥哥的福,盐山最近很兴旺,然后问了宋江寨内怎么样,宋江便和他们一一说来,朱仝、雷横说这样怎么办?

吴用劝他们不要急,他们来得正好,就在寨中办事,之后宋江便吩咐人为他们开筵接风。席间,朱仝和雷横捧出了一个大圆包,大家一起看了一下,是一个人的头,再仔细一看,是高俅的。众人问他们这颗头怎么来的,朱仝和雷横便说,他们在盐山的时候,听见这奸贼犯了事,被发配去沧州,于是他们活捉了他,按照那年林冲处置小贼的方法处置了他。吴用听了,说这个头刚好能解林冲的怨气,果然林冲看到了这个头,咬牙切齿地扔出了窗外。

所以在《荡寇志》里,高俅是被朱仝和雷横杀死的,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高俅并不是这么死的,事实上,宋朝的正史里对高俅的记载不多,野史里也不多,在有限的资料里,记载着高俅是病死的,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觉得高俅这样一个恶人没有得到恶报,得到了善终。

 
标签: 奸臣 林冲 高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重臣杨素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
    在隋朝短暂的38年的历史中,却涌现出许多英武豪迈的雄杰人物,其中有一位人物非常耐人寻味,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曾平定陈国、大破突厥,从莺歌燕舞的江南到朔风凛冽的大漠,人们无不称赞他为一代名将;但他还因帮助隋炀帝杨广即位、陷害功臣同僚,又被后
    12-30 杨素奸臣
  •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奸相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严嵩入阁为相时已61岁,那时的皇帝是明世宗嘉靖。就在严嵩为相那年,这个皇帝受了一场意外惊吓。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带领另外几名宫女把嘉靖捆在床上,要结果他的性命。可这几个女的慌忙中连勒人的绳子结都系不好,不但没勒死皇帝,反把自己的小命全都送了
  • 大奸臣秦桧的一句“莫须有”究竟蕴藏什么含义
    岳飞之死是早有结论的冤案,然而加给他的罪名“莫须有”这三个字的含义,却成了千古疑案。《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爱国名将岳飞忠心耿耿路人皆
    12-26 秦桧
  • 唐朝第一太监高力士非奸臣?为皇帝离世吐血而死
    在关于唐朝的影视作品中,高力士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大多以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形象出现。而不少学者认为,历史上的高力士不但不是奸臣,反而忠心耿耿,并为开元盛世做出过贡献。贵族出身年少被阉高力士原名冯元一,说起来也是一位贵公子。他的
  • 六首状元被列入奸臣名单惹怒皇帝九族受诛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六首状元”,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他们就是明代的黄观和清代的钱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状元已经不容易,这俩人竟然从县试到殿试,六次考试回回是第一,真是超级学霸。黄观:被朱棣盯上的状元一口气考完,
    12-22 状元奸臣
  • 秦朝大奸臣赵高灭秦后得到的下场竟是什么?
    赵高,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是秦朝秦二世时权倾朝野的丞相。他本是赵国的宗室远亲,家族落魄后流落到秦国,母亲犯罪之后被收容于隐宫,而赵高就是出生在这个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罪犯的场所。秦始皇听闻他勤奋,便有意提携他,让他专管皇帝的车架,成中车府令
    12-21 秦朝赵高
  • 一代奸臣秦桧是怎么死的 死前遗书读完让人唏嘘
    秦桧,南宋江宁人,随着徽钦二帝被俘,随行有皇族和重要大臣,本来秦桧不再其中,只因为秦桧写了一份《存赵书》,反对立张邦昌为帝,要求立赵氏皇族为帝,最后也被抓往金国。1127年秦桧逃回南宋,摇身一变成为了和战派代表人物,在金国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什
    12-21 秦桧
  • 最悲惨的奸臣 被饿死的投机误国大宋奸相蔡京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肯定都得有一位昏庸无道、祸国殃民的皇帝,同时还要有一位奸佞无耻、误国害民奸臣,北宋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奸相蔡京。蔡京在北宋末年的官场上混迹了几十年,为相专权误国也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蔡京拉帮结党,祸乱朝
  • 揭秘一个真实的高俅:历史上的高俅是奸臣吗?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高俅作为反面人物、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而广为人知。他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所赏识。在端王登基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他陷害林冲,手段之毒辣,心计之精巧,让开
    12-20 奸臣高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