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匪造反却反受皇帝嘉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020-06-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宋偏安一隅,日子过得也算安逸,但皇帝真的昏聩到了如此地步吗?土匪成立了政权,居然还发赏银?简直闻所未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原委呢?今天要说的这个失业军官真是传奇,他一不留神就组织了起义军,再一不留神就成了土皇帝。眼看“事业

南宋偏安一隅,日子过得也算安逸,但皇帝真的昏聩到了如此地步吗?土匪成立了政权,居然还发赏银?简直闻所未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原委呢?

今天要说的这个失业军官真是传奇,他一不留神就组织了起义军,再一不留神就成了土皇帝。眼看“事业”蒸蒸日上,他却想要”归隐“,继续在民间过大把花钱,大口喝酒的土匪生活,为此他充分运用了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小编对此只想说:佩服。

宋宁宗在位时,可谓是南宋“折腾的黄金时代”:朝内将相大战,宫内母子相争,对外关系也是一团糟。所谓上行下效,民间的一些“折腾专家”也蠢蠢欲动,准备大显身手。

嘉定年间,失业军人张军因得不到政府的及时抚恤而心生怨恨,他纠集了不少同病相怜的“丘八兄弟”攻进桐城,砸了一名乡绅朱少卿的豪宅,意外地得到了不少这名乡绅私藏的兵器、马匹。一次普通的“吃大户”行为由此瞬间变了味儿。两日后,一支由兵痞为骨干、以饥民为外围的“起义军”组建起来。张军从吃吃喝喝的低级需求中看到了“杀向东京,夺了鸟位”的造反目标。

起义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安徽的舒州(今安庆市)。舒州太守见势不妙,逃命而去。张军兵不血刃地得到了这个战略要地,马上在闹市区张榜安民:“亲,跑的就算了,不跑的都是俺的父母兄弟。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切照常啊。”

主力部队到了市区的城门前,张军又故作姿态地弯弓搭箭,冲着望敌楼上的匾额说:“如果我能一箭射中‘安’字上的那个点儿,咱们就进城。不然说明天时不到,哥儿几个下次再来!”身边的老伙计们听了无不发笑,谁不知道张军是神箭手?果然,一箭中的。得到“老天批准”的张军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城。

下面的桥段爱看演义小说的人都不陌生——开仓放粮,抚恤饥民,砍下民愤极大的衙役的人头,用为民除害的方式来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三板斧下来,张军总算坐稳了屁股下的交椅,成了舒州城里货真价实的“土皇帝”。

可惜,这个“皇帝”没抓住机会及时进取,扩大到手的革命战果,反倒将核心部队开进了舒州境内潜山的道观——真源宫,想重现当年“梁山好汉”的绿林风光。可惜潜山不仅没有八百里水泊,而且南宋的军事重镇池阳近在咫尺。

正巧池阳守兵接到出境剿匪的上谕,他们走到潜山山口与张军的部队不期而遇。由于敌情不明,局面马上变成了麻杆打狼——两头怕:退守真源宫的起义军龟缩不出,围困真源宫的官兵画地自守。渐渐陷入绝境的张军突然看到了被关在偏殿里的真源宫道士们,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几天后,一群衣衫褴褛的“道士”互相搀扶着进了官军大营。他们向带兵官员哭诉,说他们的道观被贼兵强占,他们饥寒交迫、受尽虐待,最近听说张军还要拿他们的人头祭旗,他们这才死命扭开锁链,趁着夜色翻山逃命。带兵官员问宫内还有多少贼兵。道士们说太多了,简直数不过来。凭眼下这些官兵,要想进攻还是慎重为妙。带兵官员本来就“慎重”有余,此时更是一道将令兵退三里。奇怪的是,官军马蹄刚动,宫内的起义军就好像得到了信号般敲锣打鼓,人喊马嘶,仿佛要杀将出来,痛打落水狗,吓得带兵官一路狂奔,直跑到山口才稳住阵脚。这时,领头的“道长”向进退两难的领兵官员献计,说:“大人,您这样守株待兔也不是个办法。‘三十六计,火攻为上’,咱们一把火烧了贼窝,不怕他张军飞到天上去!”

领兵官员马上派出纵火小分队,趁这几天山风大作,前去火攻。果然,烈焰无情地吞噬了飞梁画栋的百年古刹,“贼兵们”一声不响地倒在废墟中,成了面目全非的焦尸。

立下大功的“道士”和“英勇善战”的带兵官一起受到皇帝的褒奖,可“道士”们表示要出外募化,重修道观,也顾不上进京谢恩,一个个飘然而去。

其实他们并不在乎那点赏金,潜山的秘密基地里藏满了他们从舒州城弄来的金银财宝。原来脱身而去的是乔装打扮的匪徒、匪首,葬身火海的是被捆绑塞嘴的道士。一场古代版的“无间道”在潜山上演,但还未就此结束。

志得意满的张军又在望江江边重操旧业,截了两条大船。一边游山玩水,一边顺流而下到了建康。他带着抢来的娇妻美妾,伪装成路过的盐商上酒楼豪饮。一时山肴海错,管弦齐发,看得旁人无不以为是神仙下凡,财神降世。饭后一算账,他竟花了20万钱!这已经不是“一掷千金”所能形容的了,也难怪会引起潜伏在酒楼中的“朝阳群众”——捕快们的注意。

这些捕快原本以为张军是个得了手的江洋大盗,捉住一拷问才知道自己中了意外的“大奖”,捉住了在逃的“义军领袖”。消息上报,皇帝这才知道上当受骗的事实,发下去的赏格自然要收回。只苦了那些真源宫道士的徒子、徒孙,他们还要在满地的灰烬中寻找师父们的遗骨,还要托了簿子,沿门募化钱粮重修道观。直到几十年后,真源宫也未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标签: 造反 宋朝 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朱元璋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
  • 明朝覆亡真相 只因人口过多粮食耗尽而造反
    明朝灭亡真相:读过不少明史,包括《明朝那些事儿》,发现一讲到明朝灭亡,都大义凛然说,罪在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这结论,你要琢磨,属于“帝国行政史”,其实大而无当,不怎么靠谱。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
    12-30 明朝造反
  • 西汉第一个造反皇族下场如何?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刘兴居(?-前177)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82年,封东牟侯,吕后召之宿卫长安。吕后死,他与其兄朱虚侯刘章合谋,请其兄齐王举兵入京诛诸吕夺帝位。文帝即位后益封二千户,文帝二年割齐济北郡封为济北王。次年,匈奴入边,文帝率丞相灌婴等亲征,他乘
  • 历史上李世民是怎样设计“一夜情”逼父造反的
    作为一个自幼在军旅中长大的孩子,他的性格中充满了坚毅、果敢和叛逆,他反观自己的父亲,的确,父亲在避祸,在韬光养晦,但绝不会扯旗造反。为此他决定不再等待,他要做个时代的强者,决不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作为唐国公之子,李世民利用自己的身份,黑白两
  •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 古代多农民造反为什么只有宋江这拨写入水浒传?
    罗贯中写三国,是因为自古以来唯有那一回是鼎立颇久,其余时代,多数是南北对立。吴承恩写西游,也是因为打中国去印度取经的,数那一回最知名。唯有这《水浒》,虽是很早以前便读,但一直没想明白这其中缘故。古代造反的农民那么许多,为何施耐庵偏偏选了宋江
  •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 朱棣能当皇帝全靠他 造反成功后他竟分文不取
    朱棣能够将朱允文赶下台,有一个人居功至伟,这个人就是姚广孝。姚广孝是一个和尚,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给每个王子的府邸里都送了一些和尚,让这些和尚在王子的府里念经祈福。没想到老谋深算的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姚广孝不但是位出色的僧人,更是一位出色
    12-23 朱棣
  •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 黄巢造反 大唐是受到巨大威胁还是已经名存实亡
    有人说:“自从黄巢造反之后,大唐就名存实亡了。”这句话对吗?窃以为不然!黄巢造反是以推翻大唐江山为目的的,可笑的是,他本人后来却不承认这一点。中和四年(884),黄巢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兵败后逃入狼虎谷。他对外甥林言说:“我本意欲入清君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