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如何打造传奇?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说到刘铭传的宦海生涯很是传奇。他原先只是草寇出生,后跟随李鸿章,最后竟做到清廷一品大员的位置。这样的一位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咸丰十一年(1861)下半年,太平天国的后期英杰忠王李秀成大举进攻上海及苏南地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说到刘铭传的宦海生涯很是传奇。他原先只是草寇出生,后跟随李鸿章,最后竟做到清廷一品大员的位置。这样的一位人物,他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咸丰十一年(1861)下半年,太平天国的后期英杰忠王李秀成大举进攻上海及苏南地区,意在为困守天京的天国打开局面。沪上官绅深感上海难守,遂派出代表赶赴安庆,面见已是两江总督,并奉旨节制苏浙赣皖四省军务的湘军大帅曾国藩。申包胥哭秦庭,这是很明显的求援嘛!曾国藩也知道,上海如果沦陷,他的以安庆为据点,扼上游而平金陵的计划就可能受阻,长毛亦可能打破困局。派兵援沪,这是必须要做的决定。经过一番考量,曾大帅决定派出门生李鸿章率军救援上海。

李鸿章历练多年,早已从一介翰林词臣成长为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干才。不过,此时湘军兵力都有用处,援沪兵力从何而出呢?湘军开字营统领程学启乃是安徽桐城人,他被调拨给李鸿章。除此之外,李鸿章的父亲先前在合肥老家也联络一批地方团练武装,他们与李氏父子联系密切,也可为新军力量。这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淮军!

李鸿章返回合肥一带,将那些在老家乡下的杂牌军带到安庆大营,加以整训,即刻开拔上海。随李鸿章而来的这些地方团练首领,出身与曾氏湘军有很大不同,湘军统领多为书生,而李鸿章带来的这些人,读书人不多,盐枭、土匪比比皆是。

初到安庆大营,李鸿章安排诸将吃了一顿饭。在酒席上,这帮人“有赌酒猜拳者,有倚案看书者,有放声高歌者,有默坐无言者”。最奇特的是,在大厅南窗之下,有一人“裸腹踞坐,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光着膀子,露着大肚子,还一边看书,一边喝酒,这真够豪放的呀!

这帮人都没见过曾国藩,曾大帅悄悄进来观察一下,然后就走了,事后对李鸿章说:“诸人皆可立大功、任大事,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乱世,就是属于这帮不拘小节的英雄。能够让曾国藩赏识,并笃定日后成就最大的竟然是那位不穿衣服喝酒看书的奇葩?此人是谁?所看何书?刘铭传,正在读《史记》!提起刘铭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晚清名臣,台湾第一任巡抚,台湾近代化之父,这一系列光环般的头衔。刘铭传能读《史记》,莫非他是淮军中少数的书生?非也!刘铭传是草莽出身的私盐贩子,在乡间好勇斗狠的土霸王。

刘铭传是肥西人,与李鸿章的老家肥东相距不远,合肥有句土谚叫“从肥东到肥西,手里拎着个老母鸡”。刘家世代务农,在刘铭传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带着少年刘铭传艰难生存。为了活下去,母子二人干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咸丰四年(1854),肥西乡里土豪以保卫地方、办理团练为名派丁摊费,搜刮百姓。刘铭传的伯父因拿不出钱,而被土豪殴打遭到凌辱。此时,刘铭传年仅十八岁,找到那个土豪,与之争执讲理,竟也被羞辱。

手起刀落,恶人授首!刘铭传干脆扯出大旗,自为乡里团练首领,刘氏宗族子弟多来归附。在刘氏宗族的支持下,刘铭传在肥西大潜山北边建立旱圩,这是安徽一带队土堡的称呼。经过一番竞争,刘铭传成为当地势力强大的民办团练首领虽然刘铭传自幼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一直喜欢读书,也懂得在乱世要争取人心的道理,他的队伍有约法三章:一不准无故杀人放火;二不准抢劫掳掠;三不准奸淫妇女。这就是成大事者与一般草寇的区别!

当时肥西“豪杰蜂起”,数十里间就有不少武装堡垒,各寨之间为争夺地盘、筹粮筹款,经常相互攻伐。当时在合肥一带,除了刘铭传之外,还有肥西周公山下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紫蓬山下周盛波、周盛传兄弟两大武装。其中,张树声是个文化人,廪生身份,与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有交情。

在那样一个乱世中,啸聚山林,成为草寇不是难事,但要做出选择,从草寇成为真正的历史人物则需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做出正确的抉择。张树声主动联络周氏兄弟和刘铭传,邀请他们归附李鸿章门下,因为那才是一条明路,一条洗白自己的路。出身草莽,但一直喜欢读书的刘铭传最终也是跟了李鸿章,从体制外的草寇,变成了国家干部,最后成为一代名臣,这不能不说是读书有智慧!

淮军组建于同治元年(1862),刘铭传在之后短短的三年中,即因战功从副将、总兵实授直隶提督,赏穿黄马褂。直隶提督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北京军区司令员,或者说是现在改革之后的北部战区司令员,实缺的直隶提督是实实在在的一品大员。三年时间,一个没有任何官方身份的,没有功名的白丁,竟然能成为国家一品大员,这是只有在乱世才会出现的奇迹!功成名就,按理说刘铭传应该志得意满,但他却有“三十人为一品官,多少憎忌少人欢”的感伤,也露出过“为嫌仕宦无肝胆,不惯逢迎受折磨”,“莫如归去好,诗酒任疏狂”的心迹。

三十岁就成为一品大员,刘铭传的人生确实闪亮,不被人嫉妒的人生是失败的!尽管经历过官场沉浮,刘铭传在平灭长毛,剿灭捻军,中法战争的战场上都立下殊勋。成为台湾首任巡抚之后,他更是苦心经营,成为台湾近代化事业的奠基人。

从乡野草寇到一代名臣,刘铭传的经历可以称之为传奇!

 
标签: 台湾 刘铭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收复台湾有几次?
    历史上收复台湾共有两次:第一次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662年2月1日;第二次是国民政府从日本帝国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945年10月25日。
    02-23
  • 台湾历史上叫过什么名字?
    先秦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
    02-23
  • 国民党军统局前世今生 现今的台湾国家安全局
    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
    12-30 台湾
  • 台湾买老爷舰“钱多人傻” 拆导弹发射架换机关
    花巨款向美国购买战力有限的二手武器,台湾当局一直在扮演这种“钱多人傻”的滑稽角色。就譬如本月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1683号“军舰移转法案”,授权总统对台出售4艘佩里级护卫舰。该案已在参众两院过关,只待奥巴马签字批准。钱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
    12-29 台湾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隋炀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代称之为“
  • 台湾三杰之陈永华简介 陈永华成就介绍
    陈永华简介陈永华是一位抗击清朝的著名将领,他是明朝时期福建地区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在明末时期是个举人,但是在清兵来到福建的时候自杀而身亡。陈永华是一个颇有谋略的人,他对战争和局势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分析,并且让郑成功十分的欣赏,也正
    12-28 台湾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