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团!康有为曾计划秘密行刺孙中山?

   2020-06-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近代维新派和革命派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两人几乎都是宣传共和的。不过一个是君主立宪,一个是民主共和。那么这两大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关于近代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而在这次即将拍卖的文献资料中,一些信件披露的

近代维新派和革命派是一个奇怪的组合。两人几乎都是宣传共和的。不过一个是君主立宪,一个是民主共和。那么这两大政党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关于近代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关系,向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点,而在这次即将拍卖的文献资料中,一些信件披露的“康有为下达对孙中山的必杀令”尤其令人震惊。

众所周知,戊戌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但他主张“救出保住光绪皇帝,中国就有希望;革命只会使中国灭亡”。孙中山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初期,认为康有为等人与革命党彼此都为国事尽心,虽然方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样,因此曾推动两派合作。但康有为以勤王领袖自居,拒绝了孙中山递过来的橄榄枝。此后双方的分歧越来越严重。

1900年的“刺康案”,更是把这种不信任推上一个高峰。

这年6月,康有为寄居新加坡友人邱菽园的家中,当时协助孙中山的日本浪人宫崎寅藏因为和邱菽园是好友,便到新加坡来探望邱康二人。但康有为怀疑宫崎受清廷指使前来谋杀他。于是向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政府报案,逮捕宫崎。在孙中山新加坡友人的救援下,宫崎才获得释放。此后不久,保革两派的合作彻底破裂,彼此间随即产生了争夺海外华人力量的激烈论战。但此前史料显示,这两派仅仅只是打打笔墨官司而已,并无刀枪相向的直接记录。

按照已知史料,孙中山在1904年8月中旬由旧金山到纽约,辗转美国各地,次年1月8日离美赴伦敦。但从这次披露的康有为信件来看,孙中山1905年下半年可能又去过一次美国。1905年10月,康有为暂居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市的爱达荷酒店,而刺杀孙中山的指令正是从这里发出的。披露该计划的手札系康有为于10月20日写给康同璧的,用毛笔蘸蓝墨水书于酒店便笺上。

1905年10月中旬,康有为通过保皇会成员的密报,得知孙中山即将到达纽约。为了遏制孙中山在华人社团和部分保皇会成员中进行革命宣传,康有为策划了趁此机会除掉孙中山的计划。他在信中写道:“顷得铭三电,云孙文复到纽约。前得卓如书,言孙文因吾会难,势运东学生(入京)谋害皇上,我已电北京泄之。宁我事不成,不欲令彼事成也。此人险毒已甚,今复来此,必专为谋我。我还纽本无事,不过为开银行耳,然立于险地,实非宜(且拒约事泄),故决不东还,即入墨矣。今拟到新藟约铭三或季雨来一见,授以事乃行,到时或电汝来一见,亦未定。此人不除之,(与我)必为大害。已授意铭、雨,并复呼岳崧出也。惟铭、雨二人皆胆小而多疑,又不能出手,恐败事。趁其来美(美律甚宽),最好除之。”

根据康有为具体布置,先由康同璧利用与容闳的良好关系,请容闳约出孙中山,在预先已安排了保皇会敢死队杀手的地点见面,立即实施暗杀。他还写道:“幸文愓有财权,可任大事(波利磨敢死部四十余人皆其至交)。岳崧与汝甚好(或汝令纯甫密约此贼,而彼等伏而去之),汝可与岳、文密谋勉厉之,穷我财力,必除之。如不在纽,则跟踪追剿,务以必除为主,皇上与我乃得安。铭、雨有他疑,汝密主之可也。余待后命。”

康有为密谋刺杀孙中山的计划,其惊心动魄的程度可想而知,可谓纽约版的“十月围城”,最终显然并未实现,其原因是什么?尚待进一步探究。

此时康有为何以对孙中山必欲杀之而后快呢?据承载研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1904年孙中山的美国之行,大大动摇了保皇会在美国的影响力。“信件中提到,1905年的保皇会处在走下坡道的临界点,甚至连保皇会某些分会长、负责人都被孙中山蛊惑去了,康有为能不生气?”到了10月间,常常为这类坏消息困扰的康有为,写信告诉康同璧,自己正处在“居食难安”的境地。

当然,革命党也有针对维新派人士的暴力暗杀计划,这批文献中有封保皇党人童顷于1904年12月29日致康同璧的电报,电文是:“在这里广为传播的新闻说,发现有一个秘密组织的人要暗杀你。细节见我的信,要小心他们。”电报是由时任纽约保皇分会会长的华侨黄荣业转给康同璧的,黄在电报纸反面写道:“接电如此,未知是否,仰祈小心防之。或者对党发来,亦未可料。自后有华人来到,若不真识其人,切勿乱见之。为要!”透过这样的文字、语气,不难想见当年保、革两派水火不容的关系已到何等严重的程度了。

只能说,康有为虽然是一个学术牛人,无可否认,康有为的国学造诣颇高。但是他本身的私德似乎不怎么样。

 
标签: 康有为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有为简介怎么死的 康有为简介与死因是怎样的
    康有为简介怎么死的 康有为简介与死因是怎样的
    1、康有为在青岛的一场宴席上猝死,死因是食物中毒。死后被葬在李沧区李村枣儿山,这是他生前为自己选的墓地,由于康有为生前率领梁启超开展了公车上书运动,反对光绪皇帝答应签订条约,死后却遭人挖坟,仅存头骨。他的墓地苍松翠柏看起来很气派,两侧的石栏
  • 历史的误读:康有为公车上书只是动议没有实施
    北京宣南地区还完整保存着我们古老首都的最后一片胡同,其中就有一座"松筠庵"。这座小四合院外表毫不起眼,和许多北京城区的小院一样"私搭乱建"现象严重,被塞进了许多住户。由于松筠庵在中国历史上名声显赫,所以好奇者从未间断脚步。院子的居民时常需要
    12-22 康有为
  • 揭秘康有为的千面人生:瑞典买岛 北极溜达
    甲午战争后,康有为以“公车上书”力陈维新成名,1898年6月19日,康有为获光绪帝召见,随后开始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便告失败,康有为逃入日本,开始了海外之旅。康有为脸谱之一:死里逃生的美食家康有为,原名康祖诒,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
    12-10 康有为
  •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一生与青岛的奇缘
    康有为故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银河村委苏村村。1858年3月19日,康有为诞生于此,至康有为出生时康氏家族已在此居住了五代人,康有为称之为“百年旧宅”。康有为青岛故居,位于青岛市南区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三层德式砖木结构
    12-10 康有为
  • 围园劫后密谋 康有为梁启超计划劫持慈禧太后
    “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清政府指责康有为犯有“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的罪名,并加以通缉追捕。那么,是康有为确实策划过“围园劫后”密谋,还是清廷事后的诬陷?至今令研究者费解。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百日维新”,以光绪皇帝被囚禁南海瀛台完全
  • 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制 为何自己有六位太太?
    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以发动康梁变法而著称。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被称为“风流圣人”。康认为这与自己主张的自由婚姻并不违背,他在《大同书》中曾写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
    12-08 康有为
  • 揭秘康有为的妻妾们 四太太竟与自己儿子偷情
    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以发动康梁变法而著称。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被称为“风流圣人”。康认为这与自己主张的自由婚姻并不违背,他在《大同书》中曾写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
  • 康有为海外流亡16年:为何能住豪华酒店吃大餐
    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躲避追捕逃出北京城,自此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16年间,康有为效“耐苦不死之神农遍尝百草”,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后游历英、法、意、日、美、加拿
    12-03 康有为
  • 康有为生平简介 康有为因为什么手术导致死亡的
    康有为一生中几遭清政府缉杀,数次流亡异域,中学西学在他思想内激荡,因此他身上折射出诸多矛盾,往往言行不一。比如,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1907年,49岁的康有为在美国西部的非士那(FRESNO),结识了
    12-02 康有为
  • 康有为后代 康有为的子女后人为何大都在海外?
    康同璧,女,字文佩,号华鬘,广东南海人,1886年2月生。康有为次女。早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入哈佛大学及加林甫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山东道德会长、中国妇女会会长。曾在傅作义召开的华北七省参议会上被推为代表,与人民解放军商谈和
    11-29 康有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