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对咸丰皇帝做了什么?为什么会暴死在行宫

   2020-11-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861年——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皇位由他的儿子载淳继承,此即同治皇帝。咸丰帝奕詝,爱新觉罗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帝第四子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

1861年——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皇位由他的儿子载淳继承,此即同治皇帝。

咸丰帝奕詝,爱新觉罗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帝第四子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之定陵。

咸丰帝体质较弱,这一点儿在史料中多有反映。

当他还是皇子的时候,身体就很瘦弱。比如,《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文宗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身体本来就不好,还摔伤了腿,真是祸不单行。所以,当他和奕訢陪同道光帝到南苑打猎的时候,他知道肯定败给奕訢,便求教于他的老师杜受田。杜受田足智多谋,给他出了个好主意,那就是“藏拙示仁”:“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清史稿》)奕詝在师傅杜受田的指导下,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我们从中清楚地看出,咸丰帝身体一直是很虚弱的。

即位后,他的身体更加不好,因为有人引导他走上了歧途。这个人就是肃顺。肃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雨亭,郑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受咸丰帝的信任和重用。肃顺不顾皇帝的安危:“益得出入自便,导上娱情声色。”(《庸庵笔记》)肃顺的目的很明显,他用这种方式,误导咸丰帝娱情声色,便把朝中大权放给他,要他来当家。

于是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三奸盘结,同干大政,而军机处之权渐移,军机大臣皆拱手听命,伴食而已。”(《庸庵笔记》)咸丰帝把大权交给肃顺,自己乐得其所。

那么,身体久亏的咸丰帝,采取了哪些补救办法呢?

一是吸鸦片。咸丰帝即位不久,就吸上了鸦片烟。这种烟,在宫中叫“益寿如意膏”,又称“紫霞膏”。吸食以后会上瘾。所以,咸丰帝经常吸食,损伤了身体。

二是服用壮阳药。咸丰帝命令御医给他配制很多壮阳药,《十叶野闻》记载:“禁中蓄媚药数十种,以此为第一,即阉人服之,亦可骤生人道。与妇人交,药力弛则复其初。”咸丰帝毫不避讳,将此药放在圆明园的宫殿里面。有的资料里面还记载了当时觐见咸丰帝的朝臣丁宝桢误食此药而大受其窘。

三是喝鹿血。《本草纲目》记载:“鹿血主阳痿、补虚、止腰痛。”可见,咸丰帝本来就是体弱之人,不适宜常喝鹿血。但是,咸丰帝却乐此不疲。为了能够及时喝上新鲜的鹿血,咸丰帝要求马兰镇总兵进献活鹿,而且,有数量要求。据资料记载,咸丰七年(1657年),马兰镇总兵要在4个月内上交30头鹿。可是,当时只凑够12头,相差甚远,这可把马兰镇总兵绵森急坏了,赶忙上折请示,请求宽限时日,咸丰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咸丰帝对鹿血达到了依赖的程度。当他跑到承德避难时,身体已经很糟糕了:“既至热河,文宗已疾甚。”(《十叶野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饮用鹿血:“咯疾大作,令取鹿血以供,仓猝不可得,乃殂。”(《满清外史》)到最后,竟丧掉了性命。

所以,这个咸丰皇帝,自甘堕落,糟蹋自己的身体,31岁便英年早逝了。咸丰帝的荒唐作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总结。

清文宗爱新觉罗氏·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清代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其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按照秘密立储制度,被道光帝立为储君。道光于1850年正月丙午日病死后,他于同月已未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丰”。

咸丰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明诏求贤,先后将有损国家利益的穆彰阿和耆英革职,大手笔的对朝政颇有改革。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爆发太平天国宗教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西山行宫等相继被焚掠,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繁荣局面。但咸丰帝在治国,军事上没有胆识,束手无策,且迷于酒色,荒废朝政,在位期间与列强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1850年—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定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标签: 慈禧 咸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慈禧墓被盗全过程 慈禧墓被盗是在哪年谁指使的
    慈禧墓被盗全过程 慈禧墓被盗是在哪年谁指使的
    1、1928年6月,蒋介石联合新军阀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二次北伐”。2、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见到了许多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在盗运,各种小强盗小百姓推着的木料小车激发了孙殿英的灵感。3、接着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袁世凯献媚慈禧 看李莲英脚“见机行事”
    袁世凯每次见到慈禧太后,都吓得不敢正视主子一眼。私下里,他请教李莲英:在老佛爷面前,目光究竟往哪儿看?李莲英告诉他:“以后,你就看我的脚得了!”袁世凯有点莫名其妙:“看您的脚?”“没错,就看我的脚!”李莲英接着说,“在老佛爷面前,你就低头盯
  • 慈禧墓尸身挨刀被扔棺外 罪魁祸首竟是她自己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把持了皇权长达四十七年。最为最高掌权人的慈禧,一生之中极其奢靡。而她也把她的这种奢侈带到了她的陵寝,慈禧陵于同治十二年动工,共花费白银227万两,耗时六年建成。但是光绪二十一年
    12-31 慈禧
  • 北洋水师 李鸿章为讨好慈禧曾在颐和园演练
    1889年,朝廷命令李鸿章将部分北洋水师官兵和水师学堂新毕业的学员共计三千多人调来昆明湖,将“湖水浅”的昆明湖当成“汪洋大海”,用小火轮作“战舰”在湖面驶来驶去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秘史 厚爱溥仪一家 指定溥仪接班
    大家都知道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大家经常说的“末代皇帝”。关于溥仪怎么上位,历史有很多评论,但是溥仪是慈禧指定的皇位接班人,那么慈禧与溥仪家族有着怎样的渊源?从下面两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慈禧对溥仪家族的厚爱。溥仪父亲
    12-31 溥仪慈禧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