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尧舜”隆裕太后 千古帝制收场人

   2020-12-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

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

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

祭奠当天,袁世凯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隆裕的病逝表示哀悼。副总统黎元洪更是在唁电中称赞隆裕“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

在过去史家的描述中,隆裕往往是作为“昏庸而愚蠢的妒妇”而被提起的。《清史稿·后妃传》,对于隆裕太后只有短短167字的记载,简单叙述其身份: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

真实的隆裕,面目模糊,但,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在清王朝丧失政权之后,为何还能获此哀荣?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正是以隆裕太后颁布的一纸退位诏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纸诏书,委婉而生动地道出大清朝的“有疾而终”: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

那一场极为隆重的葬礼,与其说是隆裕的哀荣,倒不如说是袁世凯的需要,袁世凯需要向世人和还具备实力的前清旧臣展示,他的地位来自大清的赐予,对于大清,他不忘旧情。隆裕“被需要”了。终其一生,隆裕都是一个被安排的符号式的人物。除了退诏这一历史事件,包围着隆裕的,多是一些野史的传说。“妒妇”源于她与珍妃的后宫争斗传闻,“昏庸而愚蠢”则是因为,大清在她手上亡了。

而那一场隆重的葬礼背后,更多的是辛酸。隆裕死时,身边只有溥仪、总统袁世凯、内务府大臣世续和两三个宫女。

隆裕死前对世续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又对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对于袁世凯,隆裕无话可说。

背着结束了大清王朝的包袱,隆裕太后在抑郁中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其实,大清有疾,并非自隆裕太后始。甚至在她走进皇宫大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跟她没有关联。

她的不幸在于,执掌这个政权的所有关键人物,都与她有关。从被慈禧选中入宫那一刻起,她与这个王朝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多认为慈禧选择隆裕是因为她是自己的亲侄女,这多少有点误解。慈禧之所以在众多侄女中选中了隆裕,跟少年隆裕的处事果断有主见有关。老佛爷早就对隆裕的父亲桂祥留下话:喜子(隆裕的小名)不要嫁给别人。姐姐妹妹都出嫁了,隆裕还在闺中等待着光绪皇帝。被慈禧选中之后,少女隆裕建议父亲桂祥让体弱多病的弟弟练武强身,被父亲采纳。这个弟弟,后来成了光绪的御前带刀侍卫。在之后的岁月中,隆裕的果断时不时会表现出来,并不像过去传说的那样“怯懦”。而身为皇后的隆裕,一直未得到光绪帝的宠爱,理所当然地成为传说中的“深宫怨妇”,甚至刻薄的“妒妇”。

那些清宫里的后妃恩怨已不可考,但这个王朝的最后挣扎,却让度过了二十余年冷宫岁月的隆裕,无法置身事外。

在立宪改革逐步推进的1908年末,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带走了围绕着他们之间的所有恩怨传闻,也让大清朝的改革进入更加汹涌的激流险滩。

慈禧死后,隆裕成为皇太后顺理成章,同治的三位妃子也并非没有资格,因为末代皇帝虽然兼祧光绪,但首先是同治的继承人。传说,慈禧下葬后,同治的三位妃子要留在东陵为慈禧守陵,不回宫了。守陵是假,给隆裕难堪才是真。隆裕没表态,太监小德张站了出来,对三位妃嫔说,既然这样,皇太后就马上替各位在东陵盖房子,成全各位守陵的孝心。

隆裕成为新的皇太后,开始逐渐走向历史前台。

隆裕出场的时间来了。她要为清政府的平安善后负起责任。

在溥仪的回忆录中,记载了隆裕最后接见袁世凯的情形:胖老头袁世凯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和哭泣的隆裕说话。正是在这次见面中,袁世凯向隆裕直接提出了退位问题。

退位已经无可挽回。尽管在皇室内部已经进行了几次讨论,但还是存在争论。促使隆裕下决心退位的,是1月26日,最坚定的宗社党领袖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宗社党群龙无首,满朝亲贵心惊胆战。他们读到北洋文官武将的奏电,知道大势已去,便纷纷逃出北京,投向天津租界及大连、青岛等地。

隆裕立即颁布授予袁世凯一等爵。但此时此刻,南方革命党许诺的大总统位置对袁更有吸引力。袁世凯一口谢绝了荣典,不断向这位太后传递“革命党太厉害”的消息。时人评价那时的袁世凯:“一方挟满族以难民党,一方则张民党以迫清廷,时人谓之新式曹操。”(《胡汉民自传》)

没有选择,她依然只能“全权授予”袁世凯。她所能做的就是在注定的命运之下为清室争取一个较为优待的条件。

在南北双方拉锯的谈判过程中,清室的退位条件的每一次更改,都“入奏”隆裕皇太后过目,“太后逐字讨论,见解明快”。主要负责起草优待条件的,正是早年被清廷豁免的汪精卫。

退位之后的大清朝暂时还住在皇宫里,但历史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标签: 太后 隆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