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 桓公九合诸侯

   2020-04-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桓公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与各国的诸侯进行会合,签订一些互相好利的盟约。这样的诸侯会合在齐桓公在位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次,并不“九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准确指九次。齐国虽然在长勺之战中吃了败战,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来几年

桓公九合诸侯是指齐桓公与各国的诸侯进行会合,签订一些互相好利的盟约。这样的诸侯会合在齐桓公在位的时候出现了许多次,并不“九合”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不准确指九次。

齐国虽然在长勺之战中吃了败战,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来几年之后,北方的燕国派使者来向齐国请求支援,齐桓公决定率兵去救援燕国。齐国和燕国联合起来一起打败了山戎,之后邢国也遭到一个小部落狄人的侵犯,于是齐桓公又带着军队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修筑了城墙。接着,狄人又开始侵犯卫国,齐国又帮助卫国修建国都。这几件事情过后,齐国的声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但是南方的楚国对此却表示不服,想要与齐国一较高低。楚国逐渐收复了南方的地区,后来干脆自称为“王”,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于是,齐桓公率领了宋、鲁、陈等七国军队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楚国看到如此庞大的军队便派使者去见齐桓公,想让齐桓公放弃攻打楚国的想法,但是齐桓公没有答应。后来又派屈完去游说,同时也表达了认错的想法,齐桓公同意不进攻楚国,又让中原八国诸侯与楚国订立了盟约,之后各国都离去了。

后来,周王室内部发生了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巩固了地位。齐桓公趁此机会,在宋国会合诸侯,又订立了一个盟约,希望各个盟国之间能够友好相待。像这样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为“九合诸侯”。

桓公九合诸侯

历史上所称的“九合诸侯”,就是由齐桓公所主持的,是指春秋时齐桓公与各国诸侯使者进行会盟,也是他成为霸主的盟会,在这一系列的会盟之中,齐桓公正式奠定了自己春秋霸主的地位。

对于齐桓公到底组织了多少次会盟的次数,历史上的记载又是不同的。《论语》中说“齐桓公,一匡天下”。《谷梁传》中称齐桓公一共召集“衣裳的会合十一次,兵车的会合有四次”。另外,还有人进行考证说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三年中,与诸侯会合的次数为二十六次。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宋、陈、蔡、邾四个国家进行会盟,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诸侯来担任的盟主。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诸侯国的会盟。前651年,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帮助周襄王进行了即位,巩固了他的地位。于是,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葵丘与各诸侯国进行会盟,周襄王还派人赐给齐桓公天子车马等奖赏。

对于“九合诸侯”中的“九”字,众人的意见不一,许多人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应该是一个动词,与“纠”是通假字,意思为聚集、纠集,“九合诸侯”也可以称为“纠合诸侯”。第二种说法,应该表示多数的意思,即“九合诸侯”应该是多次会盟诸侯的意思。“九”字作为虚指的数字,这种意思在古汉语中还是比较普遍运用的。

 
标签: 诸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烽火戏诸侯后周幽王的那位美人儿下落如何?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都耳熟能详,其中的男主角周幽王成了“狼来了”的那个孩子,结果没有好下场。而女主角褒姒(bāo sì)后来怎样了呢?周幽王是西周的第十二位天子,但他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有一年周王国发生了大自然灾害,赵国国王便进谏周幽王,让他要
    12-31 周幽王
  • 周幽王姬宫湦简介 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
  • 古代的“饭店”最早为便于诸侯纳贡而开
    如今,很多人看到“饭店”就会想到“吃”,可令人困惑的是,为何众多以“饭店”命名的场所却并非以“吃”为主呢?原来,饭店绝非“吃”那么简单。“饭店”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能提供食宿的场所。如《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到“那日没有便船,只得到饭店权宿
    12-27 诸侯
  • 周朝疆域 将领土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诸侯
    领土区域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行政区划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
  • 三位君主战死沙场后 这国家终于成为一方诸侯
    在西周末年,申候联合犬戎攻占了镐京,结束了周幽王的统治。在诸侯的帮助下,周平王即位。为了赏赐秦人的功劳,不仅赐以伯爵,促使秦人从附庸走向诸侯。更是大方的给秦国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将仍然被犬戎占领的关中岐山等土地送给秦国。但是,即便是一张“
    12-25
  • 秦国统一功臣王翦父子帮秦朝灭了哪些诸侯国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他对于秦国的扩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王翦,统一的步伐肯定受到阻拦,可以说他是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功臣。王翦的出生时间不详
  • 是谁给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据《三国志》,毛玠的最大贡献,是给曹公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毛玠当初本想到荆州投刘表,途中听说刘表法令不明,判断此人难成大事,就改道去兖州投了曹操,曹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毛玠得以接近曹操,就向曹操提出自己
  • 秦人一个非诸侯国 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犬戎骑兵
    镐京事变,秦人救周。在洛阳王城,周平王正式册封秦人为诸侯国,封地就是整个关中之地。但是有一个特殊的条件——“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的说法是:犬戎无道,侵夺并盘踞在我周人的岐山、丰镐之地,只要秦人能攻杀驱逐戎
    12-19 诸侯
  • “烽火戏诸侯”是历史误读 技术上并未达到水平
    我们小的时候,大多听过《狼来了》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领悟到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的道理。但是小朋友们肯定不知道,第一个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就是中国的历史之父司马迁。当然,他讲的故事版本跟我们小时候听到不大一样,名字也不叫《狼来了》,而叫做《烽
    12-19 诸侯
  • 姬寤生简介 史上第一个将君王射下马的诸侯
    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和他一起殉难的还有宰相姬友。我们前面已经认识的郑国国君姬掘突是姬友的嫡长子。他不仅继承了国君的位置,还继承了东周王朝中央政府宰相的位置。姬掘突东征西讨,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郑国成为当时头号封国。由于东征西讨占用了大量
    12-18 诸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