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亡满朝荒!竟然只因大明悍将蓝玉一句话

   2020-07-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

蓝玉(?―1393年),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他恃功骄纵,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坏朝纲,双方都有责任。

蓝玉这厮得势后口出狂言,特别是在朱元璋最为敏感的继承人问题上,蓝玉更是口无遮拦。太子朱标与蓝玉有亲戚关系,两人来往自然密切。这样一来,蓝玉作为朝中重臣,朱标日后依仗他的事越来越多,由于是亲戚关系,朱标对蓝玉是越来越信任,事无巨细都要与他交流,蓝玉刚开始还有点忌惮,给太子朱标出了不少好的主意。后来蓝玉地位显赫了,他的言行就没有那么谨慎,某天就聊到朱标的弟弟朱棣,蓝玉的言语就开始放肆。他对朱标说:我觉得燕王朱棣在自己的封地上有皇帝做派,不论是出入的仪仗还是说话的腔调,都是在效仿他老爸太祖朱元璋。燕王府的奢华可以与皇宫媲美,实在令人惶恐不安,况且燕王封地燕京向来有帝王龙脉的气象,朱棣这人可能有谋反之心。太子你要早点防备,防止朱棣对你下黑手,否则就后患无穷了。

朱标是个实诚人,他和燕王朱棣是从小玩到大的,两人感情很好。一听蓝玉这样说,朱标心里就有点不高兴:燕王与我自幼长大,我们之间是骨肉相连的兄弟,这样防范就势必影响血脉感情。

蓝玉这厮可能多喝了几杯,活该倒霉,朱标已经一笑而过,蓝玉不再提及就没有什么事了。可是他临走时,又给朱标强调了一句:太子殿下器重我,我才把心窝里的话说出来,但愿不要发生我预料的事情。说完这句话,蓝玉与太子朱标挥了挥手就走了。太子朱标一见蓝玉反复提及燕王朱棣,就觉得这事情蹊跷,难道蓝玉与燕王有什么过节?于是朱标就派人把燕王找来,兄弟俩坐下来,把蓝玉所说之事讲清楚,燕王一听心里很是恼火,我朱棣与你蓝玉有什么干系?为何这般挑拨我们兄弟俩的感情,实在是太可恶。朱棣嘴上声称自己对太子殿下忠心不二,心里却对蓝玉恨得咬牙切齿。

不管朱棣是否有逆反之心,蓝玉的话语已经给自己种下了祸根。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他长年累月地追随朱元璋征战天下,虽然性格懦弱,但是宅心仁厚,深得朝中大臣的喜欢。即便朱标不幸病故,朱元璋仍然没有立自己喜欢的儿子朱棣为太子,而是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太子。朱元璋如此立储,朱棣也没有声张。可是蓝玉在朱棣没有表现谋逆之心时,就说朱棣有夺位的野心,蓝玉如此干涉皇家之事,就触及了朱元璋最不能容忍的地带,他肯定要除掉这种人。

朱棣在朱标病故后代理朝政,在朝堂上有针对性地说眼下有些公侯不守王法,败坏朝纲,如不严惩,大明王朝将失信于天下百姓。燕王朱棣这话的矛头就是指向当时的凉国公蓝玉。

朱元璋当然知道朱棣的意思,可是蓝玉毕竟是一员猛将,眼下大明的根基还不稳固,一旦出现战事,还得蓝玉出马,所以朱元璋当即没有作声,不过他心里藉此狠狠地记了蓝玉一笔。太子朱标离世后,朱元璋就册立朱标的长子朱允文为太子,让蓝玉出任太子太傅,同时召回在外驻边的冯胜和傅友德,任命二人为太子太师。蓝玉一听,心里自然很不乐意,觉得自己的功劳比他们二人高,可是自己被封的官职却比他们低。有一天,蓝玉看见朱元璋出巡碾过的车迹,深有感触,突然对身边的人说:皇上已经对我起疑心了

蓝玉的潜台词就是朱元璋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宠信自己了,可是锦衣卫蒋瓛以为蓝玉有谋反之心了。于是他急忙跑去告诉朱元璋,说蓝玉准备造反,蓝玉说皇上已经怀疑他了,看情形是要提前发动叛乱,圣上不得不提防啊!

朱元璋本来还不想立马诛杀他,如今他竟然要造反,于是命令锦衣卫把蓝玉和他手下一干将领全部捉到大殿前。朱元璋亲自在刑部大堂审讯,结果是屈打成招,其手下不知造反一事是否属实,纷纷都说这事与他们无关,是蓝玉一人指使。

因为蓝玉这一句话,就引起满朝文武的恐慌。这个案子总计连坐了一万五千人,而后蓝玉一案牵连的时间很长,一年后颖国公傅友德乞求告归田园,朱元璋对此恼怒,赐死。定远侯王弼闻知,发了一句感慨说:喜怒不测,而后被锦衣卫报告给朱元璋,结果也被赐死。诸如此类的冤死鬼很多。此案先后牵连人数有三万之众,蓝玉的这句话成为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经典句子。一字万人亡,一句满朝荒。蓝玉这一句话惹起的祸端,害人害己更害国。

 
标签: 蓝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蓝玉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却要杀他?
    蓝玉,明朝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苗族人,出生于丹口镇上的一个小山村。后因战乱而北征,跟随父亲定居于安徽定远。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妻子,常遇春是朱元璋手下的起义军首领,蓝玉从此跟着常遇春起兵打仗。常遇春十分欣赏蓝玉的有勇有谋,因此常常在朱元璋面前
  • 揭开蓝玉案之谜 明朝开国第一名将遭诛杀
    蓝玉是定远人,本是开国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临敌勇敢,所向披靡,积功至大都督府佥事。后来,他又先后跟随中山王徐达征讨北元残部,跟随西平侯沐英征讨西番,跟随颖川侯傅友德征云南。由于屡立战功,蓝玉被封为永昌侯,而且其女被册封为蜀王妃
  • 明朝大将蓝玉为何终还是被朱元璋所杀?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
  • 大明奇案 蓝玉是谁?朱元璋为何要杀蓝玉?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
  • 明朝朱元璋后期为什么处心积虑处死蓝玉?
    蓝玉,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此人身材高大,面如重枣,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常遇春去世后,蓝玉追随徐达、傅友德,在征战
  • 揭秘大明悍将蓝玉的一句话 竟然引起万人亡!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密报朱元璋说蓝玉准备谋反,将要在大明皇帝朱元璋出巡时行刺于他,蓝玉因此被赐死,灭了他三族,被株连的人数总计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蓝玉一案,朱元璋施刑太过,滥杀无辜,蓝玉肆意妄为,破坏朝纲,双方都有责任。蓝玉这厮得势后口出
    11-11 蓝玉
  • 明朝名将蓝玉为何生前遭凌迟死后遭剥皮
    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等人,从此之后明朝的重要元老几乎都被杀光斩尽,当时诛杀的人范围很广,对明朝影响的也比较大,明朝蓝玉案也算是轰动一时。那么明朝蓝玉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蓝玉是明朝时期非
    11-09 蓝玉明朝
  • 为何朱元璋震怒大明功臣蓝玉奸污北元皇帝妃子
    别看妻弟二字,其实小有文章。战争是要死人的,常遇春的老婆,丈夫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有一日没一日的过着随时可能寡妇的日子就算了,怎么放心把自己的弟弟也送去出生入死呢?也许,这是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所持的想法。乱世当中,人们可不这样想。诚如陈胜、吴
  • 一代名将蓝玉为何生前遭凌迟死后惨遭剥皮?
    明朝蓝玉案是明朝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当时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蓝玉以及他手下的党羽等人,从此之后明朝的重要元老几乎都被杀光斩尽,当时诛杀的人范围很广,对明朝影响的也比较大,明朝蓝玉案也算是轰动一时。那么明朝蓝玉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蓝玉是明朝时期非
  • 蓝玉案是朱元璋明初政治大清洗之一?
    蓝玉案是指朱元璋借以蓝玉谋反的罪名将其诛杀,继而杀戮明代各大功臣的重大历史案件。此次诛杀案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为明初四大案件之一,因案件牵连而被诛杀的人数超过1.5万。蓝玉被杀,这跟他的性格和作风是分不开的,他的狂妄自大和任意妄为被朱元璋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