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与佛教中国化关系 梁武帝擅长什么书法

   2020-08-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梁武帝将佛教定为国教。梁武帝遵从佛法对修行之人的要求。在生活习惯中,梁

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播,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十分推崇佛法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崇佛法,才得以让佛法进入中原,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梁武帝将佛教定为国教。梁武帝遵从佛法对修行之人的要求。

在生活习惯中,梁武帝不吃肉、不喝酒、不近女色,衣服和生活用品十分朴素。梁武帝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他还颁布法令不让百姓宰杀牛羊,不许吃肉类食物。要是到了祭祀场合,就用面团做成牛羊等形状,用来献给祖先。其次,为了让百姓们有祭拜场所,梁武帝花费了大量钱财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寺庙,据不完全统计共有寺庙四百八十所,寺庙中共有十万多名僧人。到了佛教节日时,百姓们都会去寺庙中祭拜,这也让佛教精神深入人心。第三,梁武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研究佛学,并著有与佛学相关的书籍,比如《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梁武帝著有的这些书籍,极大地丰富了佛教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他还让懂佛学的大师研究和翻译外国的佛学经典著作,通过翻译成中文,便于修行之人的领悟和参透。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是提倡素食主义的第一人,在衣食方面,梁武帝从不铺张浪费,倡导以朴素为主。正是因为梁武帝身体力行地推行佛法,短时间内才让佛教在中国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

梁武帝擅长什么书法

梁武帝萧衍不仅是位卓越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梁武帝在音乐、书法、文学、棋艺、绘画等方面都很擅长和精通。梁武帝年少时候,就对文学颇感兴趣,曾和沈约、范云等人谈论琴棋书画,被世人称为“竟陵八友”。

梁武帝在很多领域都有造诣,书法也不例外。梁武帝在书法上有很高的建树,他的字美观大方,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历史上,很多帝王都以书法作为陶冶性情的一种方式,梁武帝也不例外。梁武帝刻苦专研书法,以古代皇帝书法造诣来排名的话,梁武帝可以排到前几名。在书法上,梁武帝的好友便是陶弘景,俩人时常在一起专研书法写作技巧。

陶弘景在书法上,非常推崇王羲之和钟繇,陶弘景日益临摹俩人的草书作品。所以,陶弘景在草书上有很高的造诣。当时,朝廷会有官员专门来记载皇帝的言行活动,有一本名为《与梁武帝论书启》就是以梁武帝和陶弘景谈论书法的内容改编而成。这本书讲述了梁武帝在书法上的心得,这也成为后世推崇的书法经典著作之一。

梁武帝之前的年代,大家比较推崇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梁武帝登基后,大力推崇王羲之的草书,世人们才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重视起来。梁武帝不光写书法作品,他还善于总结书法理论,梁武帝著有《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四部书法理论知识书籍,这也成为后来书法爱好者必读的经典作品。

梁武帝和达摩有什么联系

相传梁武帝曾问禅初祖菩提达摩,但是二人意见相左,所以达摩最后一苇渡江,不再理会一心成佛的梁武帝。

达摩到了京都,梁武帝派遣使者去迎接达摩,见到达摩后,心急问达摩:“我自即位,对佛法很是推崇,兴建寺庙,广招僧人,这算不算有功德?”达摩尊者回答:“你并不算有功德!”梁武帝很是惊讶,问道:“为什么这样都不算有功德?”达摩尊者回答:“对于这些因果而言,都会在你下一世得到回报,但是对于你而言,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有结束的一天。就像影子,看得见却摸不着。”

梁武帝又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达摩尊者回答说:“真正的功德,在于无欲无求,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奢求回报!”梁武帝又问:“那么佛门的宗旨又是什么?”达摩尊者回答说:“出家人四大皆空,目空一切,佛法本身也只是渡人的工具而已,哪来的大义?”梁武帝见达摩尊者的回答每每让自己不如意,所以索性问他:“在朕面前的是谁?”达摩尊者回答得奥妙高深:“谁也不是!”

梁武帝本身对佛法的参悟就不够,不但不能理解达摩尊者对他的点拨,反而觉得达摩尊者和自己话不投机。达摩尊者见梁武帝并非真心参佛,并不懂佛法虽有似无,不能拘泥于得与失,付出与回报的道理,便乘着一苇渡江去了。留下梁武帝在皇宫中继续参透自己心中的佛法。估计梁武帝致死都没有弄明白,自己苦苦信仰的佛法,为何没能让自己有个更好的结局?

 
标签: 梁武帝 佛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梁武帝一心向佛结果导致侯景之乱
    齐明帝登基五年后便因病去世。随后,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登基,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成为统治者后,只知道玩乐消遣,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朝政。除此之外,他对谏言的一些有功大臣也大肆杀害。梁武帝画像萧衍(也就是梁武帝)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他知道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 为何国家却越来越腐败
    梁武帝确实算得上一位清廉的皇帝,但他没能让大多数官吏清廉,他标榜清廉只落得了自负清廉之名,却无法有效阻止官场贪污奢侈风气的蔓延。他对自己的亲族格外宽容,特别相信个人清廉的力量,当宗室诸王中有人犯法,他注重的是“家教”,而非绳之以法。武帝对宗
    12-20 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是怎么死的?萧衍是被活活饿死的吗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众所周知,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梁武帝萧衍为何“禁欲”40年?是否有难言之隐?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
  •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
  • 梁武帝后宫畜养女妓:在世俗享乐中实践佛法?
    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其主要特点是禁欲主义,它不仅要求僧侣们戒除“淫”和“欲”,而且还向人们宣扬:女人是引起“淫欲”的罪魁祸首。《涅槃经》说:“一切女人皆是众恶所住处”,将禁欲主义的矛头全部集中到女性身上来。但到了后来,在大乘佛教“
    12-05 梁武帝
  • 南朝梁武帝萧衍 三次舍身入寺目的是什么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
  • 梁帝原型:《琅琊榜》背后的真实历史之梁武帝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发生在南梁大通年间,剧中南梁皇帝被称为“梁帝”(并没有介绍说有具体名字),因为猜忌,以致赤焰血案的发生。这一点猜忌心,梁帝倒是和历史上的梁武帝颇为相似,毕竟这是皇帝的通病。除此之外,梁帝和历史上的南梁皇帝梁武帝,据猜测
    11-26 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