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疑之术”残害了哪些名臣良将?

   2020-03-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将领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体现了信任的重要性。确实如此,带兵打仗自然要选择信得过的人,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当然信任也是双方的事情,不仅你要做到信任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别人信任你。自古很多名臣就死在了这条原因上,因为帝王

将领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体现了信任的重要性。确实如此,带兵打仗自然要选择信得过的人,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当然信任也是双方的事情,不仅你要做到信任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别人信任你。自古很多名臣就死在了这条原因上,因为帝王的怀疑最终惨遭杀害。

“忠疑”一词,源出《反经》。是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述中缩化出来的。原句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意思是,诚信取人而反遭疑忌,忠心耿耿而反遭诽谤,实在不能不令人怨愤!的确,因诚信取人、忠心耿耿而被猜忌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忠于一方,必定会受到另一方的疑忌;你所效忠的这一方也会因听信谗言,毁谤你,疑忌你。这后一种情况当然更令人心寒。所以有望于功名的人,对忠心反而受忌的可能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毁谤与赞誉,肯定与否定本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的雄才大略和汉丞相陈平那样的足智多谋,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他,而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又亲近信任了他。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和云中太守魏尚那样的忠诚,由于呈报战绩时,多报了几颗首级,便被绳之以法,就地免职。经冯唐在文帝面前为他辩解之后,又被法外施恩,重新重用,建立了大功。由此可知,人们在做出判断时,往往出错误,一出错,结论必然相反。

案例一:

邾国过去缝制铠甲使用的是丝帛,公息忌对邾国的国君说:“不如用丝带。”邾国的国君说:“好吧。”于是下令制铠甲必须使用丝带。公息忌因此也命令自己家中制作铠甲时用丝带。有人在国君面前中伤他说:“公息忌所以建议用丝带,是因为他家制铠甲都用丝带。”国王听后很不高兴,于是下令不准再用丝带制铠甲。这是邾君的判断有错误。如果过去邾国制铠甲用丝带有利,公息忌家中用丝带再多又有什么妨害呢?如果用丝带制铠甲无利而有害,公息忌即使不用丝带又有何益?无论是公息忌用丝带还是不用丝带,都不足以说明公息忌的建议有什么错。所以凡是听别人的话,不能不经思考就贸然相信。

案例二:

楼缓说:“有一个叫公父文伯的人,在鲁国做官,病死之后,有二名侍妾为他在家中自杀。公父文伯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并不悲伤哭泣。随嫁的侍妾说:”哪里有儿子死了,母亲不哭的?“公父文伯的母亲说:”孔子是个非常贤明的人,被鲁国弃置不用,去周游列车,文伯却不去追随孔子。如今他死了,侍妾却为他自杀。可见他对有德的长者不亲近,而对待妾却过分宠爱。“这话出自母亲之口,人们就认为是贤明的母亲,可是如果出自妻子之口,人们就不免会认为他的妻子好吃醋。所以同样的话,出自不同人的口,人们评价的态度就不一样。

案例三:

乐羊被任命为魏国大将,率军攻打中山国,而他的儿子此时正在中山国。

中山国君把他儿子煮了,把肉做成羹汤,送给乐羊,乐羊毫不犹豫全吃光了。

魏文侯知道后说:”乐羊为了我的缘故,才吃自己儿子的肉。“而堵师赞却说:”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的人,又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灭掉中山国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却从此怀疑他的忠心了。

案例四:

《淮南子》说:”亲生母亲为自己儿子治头疮,血流到耳朵上,看见的人都说这是疼爱儿子到极点了。如果是后母为前妻生的儿子治头疮,血也流到耳朵上,就会有人责备说:“太暴虐了!”同样的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城上看城下,往往把牛看成是羊,把羊看成是小猪。

这是由于站得太高,因而看不清楚的缘故。在圆形的盘子里放上水,当作镜子,然后去照自己的面影,有时是圆脸,有时则不圆。自己的面型并无改变,而影象却时而圆,时而不圆,这是因为你照时的角度不同。现在,我想修养完善自己的品德来接人待物,可怎么能知道世上的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我呢?因此才明白,天下的是与非本来没个准儿。世上的人实际上是各有其是非标准的,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是对的,不符合就是不对的。如今我要选择对的一面立身行事,去掉不对的那一面,可是怎么知道世上所说的对与不对是哪个标准呢?

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为国忘家,就会有人认为你是不关心自己父母的人,还怎么能爱国君呢?卫国的公子开方、吴起和乐羊这三个人都是由于为国忘家而受到怀疑和诽谤的。但假如你真的舍不得离开父母,就又会有人说:“大将在从接到国王的任命那天起,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从到部队之后担负起指挥责任时起,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待到拿起鼓槌,敲起进军战鼓后,就要忘掉自己生命的安危。司马穰苴就是以这个理由杀掉庄贾的。所以《左传》上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要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要看看以上这些事例,就全明白了。]

正是由于世间的事如此错综复杂,所以才会有忠心耿耿却被怀疑、不受重用的情况出现。这个道理,是不能不体察参详的。

案例五:

岳飞死后,张俊向秦桧道喜说:”恭喜中丞妙计得售。“秦桧道:”这不是我所能谋划的。“

张俊道:”什么意思呢?“

秦桧道:”傲视同侪,不拘细谨,此鹏举取祸者一;急功近利的想要收编刘光世的部队,一心挥师北上,视本朝‘重文轻武’之典例、‘皇袍加身’之掌故如同草芥,此鹏举取祸者二;插手帝王家事,妄言立储大计,此鹏举取祸者三;力主迎回二圣,置陛下于两难,此鹏举取祸者四;不通帝王心术,将‘先战而后求和’的策略抛诸脑后,打破鹰、鸽两派的平衡,此鹏举取祸者五。“张俊道:”说得好!“

秦桧道:”所以说岳飞的败兆已经隐藏在他过分忠直的性格里了,(除掉他)不是我秦桧的功劳。“

案例六:

抗日期间,冀中平原敌后武工队的一名成员不幸被日军的宪兵队抓获。在严刑拷打之下,那位武工队员居然并未吐露一丝一毫的情报。后来这部分日军半路遭逢国军,双方激烈交锋,各有死伤。武工队员乘乱杀死三名看守,逃往太行山与革命队伍会合。组织上怀疑他出卖情报,被放回来是做敌方的诱饵来反侦查的,于是将他边缘化。

人心可畏,纵然我能做到信任你,甚至把生命托付与你,你真的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信任我吗?信任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怀疑心,尤其是当你损害到它的利益时。所以对于忠疑的尺度真的很难把握,也很难评论。

 
标签: 名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曾国藩简介 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的生平简介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
  • 汉朝名臣汲黯:敢当面数落汉武帝 假传圣旨赈灾
    汲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黄老思想的」实践者,更是敢於直谏的名臣!“汉武帝”固然是位事功显赫的名君,但其“刚愎自用”的性格也是尽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谏的人为数不多,汲黯就是这样「凤毛麟角」的人物之一。我们只要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汲
  • 揭秘历史上的北宋名臣包拯头上真的有月亮吗
    包拯,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的公正廉洁是众所周知的。包拯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刚正不阿,并且非常英勇果断,勇于为百姓们打抱不平,同邪恶的势力进行抗争,因此有“包青天”和“包公”的称呼,后来人们又将他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有人觉得
  • 西汉名臣路温舒究竟多爱读书还编蒲抄书?
    路温舒是西汉时期的名臣,生卒年月不详,因为他曾经给汉宣帝上书请求减轻刑罚,所以大致上判断他所处的年代应该是在汉昭帝汉宣帝的那段时间。他一生任职过不少重要的官职,为西汉当时的昭宣中兴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路温舒的父亲是里的一个守门人,所谓的里,就
  •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因何事3次想要自杀?
    他被慈禧称为“天下第一正人”;治家严苛;“曾剃头”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如麻;功成名就之时,部下曾劝他称帝;表面风光之下,实际上他终其一生都是战战兢兢,曾经三次自杀……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理学大师,为师为相,立德立功立言,在崇拜者眼中
  • 名臣朱买臣的妻子为何主动要求将其休掉?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
    12-28 名臣
  • 王嗣宗轶事 宋初名臣王嗣宗何以被讥为“手搏状
    北宋政坛上,有个闻名遐迩的“手搏状元”——王嗣宗。王嗣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乙亥科状元。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也就是大宋开宝八年,太祖赵匡胤开科选仕。各路学子经过严格的笔试筛选后,只剩下十几位最优秀者,被宣入皇宫,站立在金銮殿
    12-27 名臣状元
  • 三国名臣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
    12-27 名臣三国
  • 从买官到一代名臣 李卫为何能被雍正赏识宠爱?
    看过电视剧《李卫当官》的朋友一定对李卫的印象非常深刻吧。徐铮扮演的李卫,幽默诙谐,滑稽聪明,而且处事能力极高,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跟大家聊聊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历史中的李卫是个富二代,江苏铜山人,公元1681年出生,李卫年轻
  • 名臣司马光也“光盘” 请客不多点菜 赴宴总打包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