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的秘密 如何在匈奴地界生活这么多年

   2020-05-1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

苏武牧羊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十九年,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是四十岁,回国的时候已将近六十。苏武牧羊在匈奴的时候,匈奴被汉朝霍去病打败平息了好几年。

匈奴虽然嘴上说与汉朝友好相处,实际上老是想攻占汉朝国土。当时匈奴也派很多使者来汉朝求和,而汉朝使者却有时候被匈奴扣押。后来汉武帝打算出兵攻打匈奴,这时候匈奴却把之前扣押的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为了感激匈奴,于是派苏武带领上百人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这时却碰上匈奴内乱。之前有个汉人卫津投降匈奴,被匈奴单于重用。而他有个手下对其不满,刚好这个手下与苏武的一个手下是朋友。于是两人商量想杀了卫津,然后挟持单于母亲回国。但是计划失败了,匈奴单于准备杀了苏武。后来知道苏武是个有才之人,便想劝他投降匈奴。但是苏武却不管匈奴用什么方法都没有半点投降之意。单于也认为苏武是一个非常有节气的人,特别敬重他。匈奴审问卫津手下,并将其杀害,而苏武手下是个贪生怕死之徒立即投降了匈奴。卫津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威胁他的罪行与其手下一样,如果能投降匈奴,将来定能与之一样飞黄腾达,不然只是白白送了性命。

苏武没有半点被权贵打动,他在匈奴吃尽了苦头,最终被流放至北海牧羊十九年。一直到匈奴单于死后,发生内乱,新单于派使者出使汉朝,那时候汉武帝也死了,汉昭帝即位,要求新单于放了苏武等人。苏武再次回到长安时,百姓都出来迎接他,没有一个不为之感动。

苏武牧羊的启示

苏武牧羊在现代人眼中是一个历史典故,可能没有人过多的去思考其中的含义。其实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示是非常大的。苏武是汉朝派去出使匈奴的一位使者,匈奴单于想苏武投降匈奴。开始单于利用高官爵位引诱苏武,但是苏武却丝毫没有心动的意思。

后来他们把苏武囚禁在雪地里,不给吃喝几天几夜,苏武饿了就啃自己的衣服,渴了就吃地上的雪。不管用什么方法苏武始终没有投降之意,单于没办法把他流放至北海牧羊,这一去就是十九年。

苏武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当时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有上百人,很多都投靠了匈奴,他们丧失了民族气节。而苏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坚贞不屈,给后世做出了好榜样。苏武牧羊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气节。

在我们现代人眼中,苏武牧羊同样发人深省,每个人都要有高尚的爱国精神,要有良好的民族气节。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与过去不同的是诱惑的东西不一样。过去考验我们的是艰难困苦,而现在考验我们的是物质享乐。现在国家富足,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是很难拒绝的。这时候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坚强意志品质的时候,一味追求荣华富贵和物质享受,最终将会成为人民的敌人和历史的罪人。

苏武牧羊的精神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能失去了做人的骨气与节气,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牢记于心的事情。汉朝时期有个历史典故苏武牧羊,里面的苏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爱国之心。他出使匈奴的时候,多次受到匈奴单于的利诱,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气。当时与苏武一同前往的有很多汉朝大臣,其中很多人都纷纷投降了匈奴,他们丧失了民族节气,成为祖国的罪人。

苏武出生于公元前140年,去世于公元前60年,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人们每个人的爱国之心是一样的,具有高尚的人格也是一样的。这些高贵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都是不会变的,唯独和以前不要一样的就是接受考验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苏武以前是接受艰难困苦和炎暑酷刑,而现在考验大家的却是物质享受。国家越来越富有,大家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外在的东西可能比艰难困苦更难得让人拒绝。看了苏武牧羊的人应该都被它的精神所感动过,那么不管处在什么朝代我们都应该像苏武的精神看齐。

苏武牧羊的精神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要一味的去追求一些浮夸的物质享受。不仅在以前走错一步会成为千古罪人,现在如果自己一旦误入歧途也会成为人民的敌人。苏武虽然不是什么阵前斩敌的大将,也不是什么开国扩土的能人,但他忍辱负节的精神,完全不亚于一个民族英雄。

 
标签: 苏武 匈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 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
    12-29 苏武匈奴
  • 匈奴为何始终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的价值何在
    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后,汉才改善了与匈奴的关系,两国开始外交谈判。但匈奴一直拒绝承认苏武还活着。当时,匈奴的单于已经换了好几茬,两国和议也达成了,为什么还不愿释放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
    12-28 苏武匈奴
  • 揭秘西汉大臣苏武拒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公元前100年即天汉元年,苏武被汉武帝刘彻封为中郎将,并出使匈奴。当时的匈奴与汉朝已经建立了邦交,苏武带着两国友好的任务去了匈奴。但事实却并不怎么美好,苏武被困匈奴长达十九年之久,那么苏武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呢?苏武当时奉命出使匈奴,受到了匈奴
    12-21 西汉苏武
  • 苏武是哪个朝代的大臣 为何会沦落放羊多年
    苏武,字子卿,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世人对这个名字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大家大多都听说过“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主人公苏武经历了怎样坎坷的一生。苏武的父亲是苏建,在随卫青出征匈奴
    12-16 苏武
  •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 匈奴为何仍迟迟不放苏武归国
    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乏”,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12-14 苏武匈奴
  • 历史迷题 匈奴为何要囚禁苏武与张骞?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令人不解的是,匈奴为何要囚禁张骞?作为东
  • 南国“苏武”郝经 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
    11-25 苏武
  • 苏武被扣匈奴19年 归汉后的他都遭遇了哪些事?
    苏武,西汉大臣。(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
    11-14 苏武匈奴
  •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
    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乏”,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 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 李陵劝降苏武怎么回事
    汉朝李陵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