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抗日奇招

   2020-04-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关于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对日本恨之入骨的皇帝之一,想必大家都已了解。但是,终其一生,却没有跟日本大开一仗。在这期间,朱元璋皇帝实在看着“倭寇”搅的心烦,于是想出了“折扇抗日”的奇招。“折扇抗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彻底搞了解这件事,咱们需

关于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对日本恨之入骨的皇帝之一,想必大家都已了解。但是,终其一生,却没有跟日本大开一仗。在这期间,朱元璋皇帝实在看着“倭寇”搅的心烦,于是想出了“折扇抗日”的奇招。

“折扇抗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彻底搞了解这件事,咱们需要先解开这个谜团:朱元璋为什么恨日本?

首先,这是由14世纪的中日关系决定。众所周知,隋唐中国让日本顶礼膜拜,而对于明中国,日本却立而不拜。明太祖朱元璋登大宝之初,就对日本马上做了一件事——派使臣向日本下国书。希望他们来朝拜新中华之主。但是,使臣到达日本后,令朱元璋惊呆的事发生了。

日本不仅没来朝贡,而且还砍了使者的脑袋。史料显示,日本时值南北朝时期,南强北弱,南朝的实际统治者叫怀良亲王,据说这位怀良亲王是后醍醐天皇之子,作风强硬,他斩杀大明使者,一是不认大明为中华正统,二就是想向大明开国皇帝示强,他料定,明军不敢来伐日。

果然,朱元璋没有让怀良感到失算和后悔。在“索贡”使臣遭杀后,朱元璋恼羞成怒。但思量再三,始终没有做出远征日本的决定。这位一直厌日的中国皇帝,终其一生,受了日本不少窝囊气,但始终没有对日开战,这是为什么?

这可以从后来朱元璋留给子孙的铁券丹书中寻找答案。

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接班人长孙朱允炆(建文帝)一本铁券丹书,明确将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日本赫然在列。其余十四个国家都是谁呢?“朝鲜、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

这十五个国家都是什么“成分”?可以今日名称比照。“琉球”就是现在的日本冲绳,“安南”就是越南,“真腊”就是柬埔寨,“暹罗”就是泰国,“渤尼”就是文莱,“苏门答腊”“瓜哇”今日属于印尼,“西洋顼理”有说印度,“占城、三佛齐、白花、湓亨”这些古国已经没有了,成为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和印尼群岛一部分。

由此,可一现端倪。这十五个国家有个共同特点,均与海相邻——不是半岛国,就是海洋国,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朱元璋是个“中国式皇帝”,没有“走向深蓝”之志。他和众多中国传统皇帝一样,接受的是中式传统地理观——“中土居中,瀛海四环”,确立的是“内向”而非“外向”的志向——“怀柔远人”“抚而不治”。中国天子只要管好中国的事、统治好中国百姓就行了,对夷狄之国,尤其是隔海岛国,力避“劳师远征”,尽量希望通过德化外交,求得感化,从而实现“大同”。

当然,这里,朱元璋还暴露出中国式皇帝的通病——对海战既无欲望,也无信心。他给子孙留下的,其实就是“不打海洋国”的盟约。大明战船,是向世界炫耀财宝的,不是炫耀武力的。

然而,明初时的日本,不仅不朝贡、杀大明使臣,而且还主动对大明打劫——“倭寇”不停骚扰中国沿海,越闹越凶,他们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

打又打不得,不打又不消停。怎么办?洪武皇帝咽不下去这口窝囊气,终于想出了一个“抗日绝招”——令人做了一把仿日折扇,命名为“倭扇”,在扇面上,他提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反日诗”,名唤《倭扇行》: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

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在这首诗中,朱元璋明确将日本定性为“国王无道民为贼”小丑国,发出对日本“肆志跳梁”挑战大明的鄙视,同时,他也料到日本日后一定会成为中国的麻烦制造国——“异日倭奴必此变”。但却没有为本国、为子孙拿出具体的对应之策,只是表示要把日本像折扇一样,“一挥掌握中”。

由此可见,把倭扇常常带在身上,天天握在手里,就等于天天“把玩日本”、日日“抗倭大捷”。朱元璋的此举,是不是够绝的,这一招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境界,不废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抗日胜利——至少是精神及意念上的完胜。

 
标签: 明朝 朱元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