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宦官张承业简介 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

   2020-03-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

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同州(今陕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

张承业自幼入宫,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后升任内供奉。乾宁三年(896年),出任河东监军,加左监门卫将军。他执法严明,得到晋王李克用器重,并接受遗命辅佐李存勖。

唐朝灭亡后,张承业拒绝李存勖的加官进爵,仍旧担任唐朝官职。在梁晋争霸时期,他留守太原,执掌后方军政,为李存勖灭梁建国立下赫赫功勋。

龙德元年(921年),李存勖不顾张承业的反对,执意称帝。张承业忧愤得病,并于次年死于晋阳。后唐建立后,追赠左武卫上将军,赐谥贞宪。

早期事迹

张承业原姓康,幼年时被阉割入宫,后被内常侍张泰收为养子,改姓为张。光启年间,张承业主持郃阳军事,获赐紫衣,后升任内供奉。

895年(乾宁二年),晋王李克用南下征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张承业因多次出使渭北,被任命为李克用的监军。王行瑜被平定后,张承业改任酒坊使。

监军河东

896年(乾宁三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打长安,唐昭宗打算前往太原避难。张承业因与李克用关系很好,被任命为河东监军,安排迎驾事宜。不久,唐昭宗逃往华州(今陕西华县),又加张承业为左监门卫将军。

903年(天复三年),宰相崔胤诛杀宦官,又命各镇节度使诛杀当地宦官。李克用不忍杀死张承业,将他藏在斛律寺中,并杀死一个罪囚来冒充。904年(天祐元年),唐昭宗被朱温弑杀。李克用便重新任命张承业为河东监军。从此,张承业对李克用竭力效忠。

辅佐嗣主

908年(后梁开平二年),李克用病重,命张承业与弟弟李克宁、大将李存璋、吴珙辅佐其子李存勖,并对他们道:“我把亚子托付给你们了。”说完便死了。当时,李存勖痛哭不止。张承业道:“不使祖宗基业沦亡便是大孝,多哭有什么用。”于是将李存勖扶到大殿,让他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

同年二月,李克宁阴谋作乱,被史敬镕告知曹太夫人。曹太夫人召见张承业,指着李存勖对他道:“先王将此儿托付给您,现在却有人要背叛我们。您只要给我们母子一个安身之处便可,千万不要把我们送往大梁。”张承业惶恐的道:“老奴愿以死来尊奉先王的遗命,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李存勖遂把李克宁的密谋告诉张承业,又道:“我们是叔侄至亲,不能自相残杀,我若让位给叔父,这场叛乱就不会发生了。”张承业道:“李克宁要把大王母子送入虎口,不除掉他怎么能行。”于是和李存璋、吴珙、李存敬、朱守殷等人暗中戒备。不久,李存勖在府中大会诸将,在席间擒拿李克宁,将其斩杀。

此后,张承业请求李存勖救援潞州(今山西长治),在夹城击败梁军。李存勖对张承业非常感激,称他为七哥,常到他的家中探视,还登堂拜见他的母亲。当时,李存勖承制任命官员,欲给张承业加官晋爵。张承业全部拒绝,只称自己是唐朝的河东监军使。

910年(开平四年),李存勖在柏乡与梁军交战,逼近梁军营垒。大将周德威担心梁军冲营,请求撤退。李存勖非常生气,回营安歇。诸将都不敢进言,便让张承业前去劝说。张承业到王帐中,对李存勖道:“现在不是大王歇息的时候,周德威是个老将,洞察军事,说的话不可忽视。”当夜,李存勖撤军退守鄗邑。

912年(乾化二年),周德威征讨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李存勖命张承业到幽州,参与军事。不久,刘守光请降。张承业认为他不讲信用,不肯受降,并建议李存勖亲自领兵征讨。十一月,李存勖命张承业代理河东军府事务,亲自征讨幽州,果然取得大胜。

留守后方

915年(乾化五年),李存勖夺取魏博。此后近十年,李存勖在河北与梁军作战,将太原军政全部委托给张承业。张承业征兵买马支援前线、招抚流民生产务农、征集粮草充实军用,使得李存勖没有后顾之忧。当时,张承业对留在晋阳的宗室权贵的不合理要求一概拒绝,若有违法犯禁的必予惩罚。

后来,李存勖返回太原,欲索要钱财赏赐伶人,便在府库中宴请张承业,并命儿子李继岌为张承业起舞助兴。张承业将自己的玉带、马匹赠给李继岌。李存勖指着钱堆道:“和哥(李继岌小名)没有钱花,七哥就给他这一堆吧,宝马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张承业道:“郎君为我歌舞,承业已经拿出自己的俸钱回报。这些钱是大王府库之物,支援三军所用,我不敢将公物当作私礼送人。”

李存勖很不高兴,借醉责怪张承业。张承业道:“臣是个老敕使,不是为子孙谋财,省钱都是为了大王的基业。大王如果要赏赐别人,对老夫也没什么,不过财尽兵散的时候,就一事无成了。”李存勖大怒,让元行钦取剑来。张承业拉着李存勖的衣袍,哭道:“老奴受先王遗命,誓要诛杀汴贼。若因为大王节省国库财物而被杀,死也无愧于先王。”阎宝将张承业拉开,让他退下。张承业骂道:“你原是朱温的同党,如今不尽心效忠,竟敢阿谀谄媚。”说完挥拳便打。

这时,曹太夫人听说李存勖酒后失行,连忙派人召他回去。李存勖生性至孝,听闻母亲召见,便向张承业磕头道歉:“我今日多喝了些酒,冒犯七哥,太夫人一定会责怪我,请七哥喝两杯酒,为我分解一番。”并连饮四杯,又向张承业劝酒。张承业却不肯饮酒。李存勖回去后,曹太夫人让人转告张承业:“小儿冒犯特进,我已经责打过他了,您先回府吧。”次日,曹太夫人又与李存勖亲自到张承业府中慰劳。

917年(贞明三年),李存勖承制,拜张承业为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张承业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忧郁而死

921年(龙德元年),李存勖受众将劝进,欲登基称帝。当时,张承业卧病在床,听闻后命人将他从晋阳抬到魏州(今河北魏县),劝谏道:“大王父子与梁贼血战三十年,是要为国家报仇,恢复唐室。如今梁贼未灭,大王便要称帝,恐怕会令天下人失望。大王应先诛除梁贼,为先帝报仇,然后册立唐室后人。唐室后人若在,谁敢承担?唐室若无后人,天下谁能与大王相争?臣只是唐室一老奴,希望能在成功后退隐田里,到时路人感叹一句‘这是本朝敕使、先王监军’,岂不是主上与臣子的荣幸吗?”

李存勖只是道:“我也不想称帝,但却奈何不了众将啊?”张承业见李存勖不肯,自知难以劝阻,痛哭道:“诸侯们浴血奋战,本为恢复唐朝,现在大王自己取得帝位,欺骗老奴啊。”于是返回晋阳,从此一病不起。

922年(龙德二年)十一月二日,张承业病死于晋阳,终年七十七岁。曹太夫人闻知,立即赶到他的家中致哀,并身穿孝服行子侄之礼。923年(同光元年),李存勖称帝,是为后唐庄宗,追赠张承业为左武卫上将军,赐谥贞宪。

 
标签: 宦官 李存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是什么
    1、明太祖滥于汉朝宦官之弊,曾效法唐太宗禁制宦官,下令禁宦官预政领兵;不久又定宦官不许识字的禁令;其后更制铁牌置宫门中,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此外,又禁宦官与各司往来,不得兼外臣之职衔,不得着外臣冠服,并规定其官不得过四品,可
  •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宦官制度起源于哪个时期 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1、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西汉初年,
  • 历史上宦官王振专权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王振,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449年,出生在明朝的蔚州,也就是在现在的河北蔚县,读过些经书,也做过教官,但是因为看自己中举人无望,便自阉入了宫。据历史上记载,王振本人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伺察人意,服侍的皇帝是明英宗,王振也是大明王朝出现的第
    12-31 宦官王振
  • 唐朝李辅国 是如何从一宦官做到权倾朝野的?
    乍看李辅国,还以为是李林甫,傻傻分不清楚,只怪唐朝李氏一族太过庞大,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李氏王朝中李姓者的名人真是不胜枚举,文人有李白,谋臣有李泌,武将有李绩,尤其是晚唐时期,宰相中李氏一族基本上处于垄断性质,如李林甫、李辅国、李泌等等。
    12-31 宦官唐朝
  • 揭秘为什么清朝一直没有出现宦官乱国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
    12-30 清朝宦官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无争议的功劳最大的宦官
    宦官都是太监吗?未必。东汉以前,宦官是官名,既有被阉的,也有士人。到了东汉,侍奉内宫的,全为阉人,且称宦官。而太监一词,唐朝才出现。他们都是阉人中地位较高者。两者合流,只要阉了的就称太监,已是晚明及清朝时的事了。蔡伦是宦官,他又生在东汉,也
    12-30 宦官
  • 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 农民起义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便不得不提到
  • 导致唐朝历史上宦官当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在唐朝的发展历程当中,宦官当权是一个最大的特色。在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可以公开的干预朝政,甚至是当时的一些朝廷官员都在地位上和宦官相差很大,那么唐朝宦官当权有哪几位?唐玄宗时期,一名叫做李辅国的宦官进了宫,在太子的成
    12-29 唐朝
  • 刘宏 管宦官叫爹妈的东汉皇帝汉灵帝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仪式下,一辆豪华的青盖小车载着一个12岁的孩子缓缓地驶入皇宫。这个孩子名叫刘宏,他是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汉章帝的玄孙,即将成为东汉的第十一个皇帝,这就是汉灵帝。说起来,汉灵帝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完
  • 明朝宦官郑和下西洋究竟为何 真相至今不明
    然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原因是郑和远航的官方档案,被明朝官员刘大夏隐藏而失踪了。刘大夏(1436—1516),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官至兵部尚书。他为官清廉,但思想保守,因反对郑和下西洋,就将郑和绘制的航海图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