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也用“香皂” 以澡豆当去污护肤用品

   2020-06-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澡豆是古人用多种药物香料磨制而成的去污润肤用品,说白了就像今天大众所用的“香皂”。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

澡豆是古人用多种药物香料磨制而成的去污润肤用品,说白了就像今天大众所用的“香皂”。

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对文辞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文学家刘禹锡的激扬文采;教育家推崇他奖掖后进;医家记得他的《传信方》;好弈者记得他棋品上乘。诸如此类,说不完道不尽,仿佛刘禹锡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多面人。

身在体制内要端稳饭碗,善舞文能弄墨之人,代上司起草文稿,应该是一段逃不过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事,自古已然。比如说刘禹锡为杜佑、韦夏卿、李实和武元衡代笔的文章就有50多篇,大多还是呈奏皇帝的表章。不要以为这些看似重要奏章很难写,其实有的篇目不过是几行字;也不要以为需要别人代笔的人都是不学无术之徒,杜佑、武元衡后来官居宰相,是史学家、诗人,韦夏卿、李实位居京兆尹,即京城的行政长官,均不是泛泛之辈。所以,刘禹锡的代笔,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晚年的官职是浙西观察使属下盐铁副使,即管理地方盐务税赋的官员,所以称刘禹锡是“官二代”,也不算勉强,他的人生起点还是较高的。

只是世事变幻,参与“永贞革新”之后,刘禹锡被曾经的上司武元衡压制了十年;那个京兆尹李实也算不上好官,曾因瞒报天灾,被韩愈弹劾。刘禹锡晚年把些代笔之作编入自己的文集,可见即使是为人作嫁衣,作者还是不以为羞,反以为荣,乐意让后人一觅其人生轨迹,说明他并不忌讳年轻时与这些前辈的友好关系。人生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怎么说士大夫们也都属于维护皇权体制的同一阵营,我们今天也不必非得用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把一千二百年前官场关系泛政治化、简单化。

当然,读刘禹锡,有兴趣欣赏其文采之余,有时也能在字里行间读出增长知识的乐趣来。例如,他的代笔之作《为李中丞谢赐紫雪面脂等表》,文不长,才120多字,内言“中使某乙至,奉宣圣旨,赐臣紫雪、红雪、面脂、口脂各一盒,澡豆一袋”云云。此文为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冬,刘禹锡初任监察御史为上司御史中丞李汶作,说的是皇上对大臣关怀备至,新年将至,除了恩赐上等的护肤用品外,还有洗涤用的“澡豆”。

澡豆是古人用多种药物香料磨制而成的去污润肤用品,说白了就像今天大众所用的“香皂”。《世说新语·纰漏》记载:“王敦初尚主,如厕。既还,婢擎金澡盘励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至水中而饮之,谓之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王敦是东晋权臣,出身门第不低,按理说这位“初尚主”的驸马爷不会这样没见识,把澡豆当干饭,但他是路人皆知司马昭的孙女婿,干过不少坏事,后人不齿他的德行,才编了这样的笑话开涮他。

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40多年前,在中国版图的好多地方,“香皂”也还算是奢侈品,特别在农村,梳洗用的是茶麸,有时也用皂角粉。山区群众还用一种天然的多泡植物,学名叫无患子,类似荔枝、龙眼的肉质果皮,乡下有的地方叫退油仔,有的地方称油罗树。其实这些最最环保的天然产品,在现代工业里也扮演着角色——皂角粉用于电镀清洗,无患子油是万能清洁剂。吊诡的是,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用的这么多好东西,现在很多人闻所未闻,见所不见,说起来好像很新鲜。

前不久去川陕甘边的四川省广元,在武则天故乡女皇庙前,见到了好几株硕大的皂角树。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写过皂角树,但现在浙江省绍兴百草园里野鸡导游指证的那株皂角,其实是一棵合欢。虽然同是豆科植物,叶子有点相似,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却是不同属不同种,皂角树身有硬刺,合欢树光滑无刺。而无患子呢,与荔枝、龙眼一样,都属无患子科,但它们却不是同一种植物。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新婚之夜都发生了什么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平生第一知己,自然是林黛玉了,他对她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正如他对凤姐所言:“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他虽因失玉而变得神志失常,疯疯傻傻,但闻说林黛玉将成为他的
  • 大唐灭印度之战谁才是最后赢家?
    贞观二十二年,印度摩迦陀王逝世,国内陷入大乱。因相隔甚远,唐朝皇帝竟不知此消息。随后大唐灭印度之战开始,在这场战争中谁是真正的赢家呢?1、战争背景初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12-31 唐朝
  • 冰糖葫芦产于南宋时期 宋光宗贵妃靠其治愈顽疾
    冰糖葫芦,中国汉族传统小吃,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东北人叫它糖梨膏,天津人叫它糖墩儿或墩儿,烟台人叫它糖球,还有叫糖葫芦、山楂葫芦、山楂球的,是中国人赋予山楂新生命力的产物。但这个产物没
  • 你了解多少?古代刺客用哪些兵器来行刺
    在古代虽然国家领导人的防护措施都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刺客会行入皇宫中去行刺。那么古代刺客都用哪些兵器行刺呢?匕首匕首与剑一样,容易隐藏,因此作为刺客的常用兵器。北魏末年,尚书令尔朱荣控制朝政,孝庄帝元子攸不甘心当傀儡,一直快快不悦,早有图荣之
    12-31 刺客
  • 贪恋美色 李世民杀兄弑弟竟然是为了几个女人?
    本文摘自《唐朝绝对很邪乎》先来看看李世民的个人心路历程:0岁,出生。4岁:有相士找来,说:这孩子,长大了后了不得,龙凤之姿啊。18岁:联络各地豪强,追随父亲李渊,攻占长安。21岁:消灭刘武周伪政权。22岁:为了抢到惊世美艳的肃皇后,兵出虎牢
    12-31 李世民
  • 春节的时候卑幼者拜年叩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
    12-31
  • 隋文帝 头顶龙犀帝王相,吓死三个帝国君主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3年。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他终年
    12-31 隋文帝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 十大史前证据显示 外星人曾经光临地球
    美国在二战时候,把太平洋上的几内亚作为军事基地打日本,岛上的原住民,看美军开着飞机来,手里拿的枪会喷火,就以为他们是神。他们把美军和飞机的形象画下来,成了他们的图腾。在不可能的年代里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目前科学的尴尬。有人说,这些
    12-31 外星人
  • 把女人带上战场是什么结局 北齐历史告诉你
    战争与战场本来是男人的事,可历史上有个皇帝非要把女人带上战场观战,结果落得国破家亡,还给好事者制造了红颜祸水的口实。这个皇帝是北齐后主高纬,他带去观战的女人是他的宠妃冯小怜。史书记载,冯小怜美貌与才艺共存,不仅弹得一手好琵琶,还能歌善舞,把
    12-3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