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雍正皇帝怎样从杀人狂变成萌大叔?

   2020-12-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脏活干得多,得罪人也多如果在民间做一个调查,看看清朝的皇帝里谁的知名度高,估计雍正排不到前三。康熙、乾隆、溥仪,都比雍正更有名。老百姓即便知道雍正,更多也是从各种段子、传说中得知的,而这些关于雍正的传闻,多数都是负面的。雍正评价不高,主要原

脏活干得多,得罪人也多如果在民间做一个调查,看看清朝的皇帝里谁的知名度高,估计雍正排不到前三。康熙、乾隆、溥仪,都比雍正更有名。老百姓即便知道雍正,更多也是从各种段子、传说中得知的,而这些关于雍正的传闻,多数都是负面的。雍正评价不高,主要原因还是他得罪了人。准确地说,是得罪了有话语权的人。雍正从康熙手里接过的,是一个因连年战乱,国库已经空虚的国家。整个国家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而雍正偏偏是个独裁属性很强的人,曾在养心殿悬挂他亲笔书写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这幅对联可从正反两方面理解:正面的是,雍正勤政爱民,治理天下亲力亲为,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反面的是,全天下都得听我一人的!

一方面是必须改革的现状,一方面又是有能力的独裁者执政,于是一系列举措袭来:实行火耗归公,增加朝廷收入;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打破旗人的优越感,重用汉人;大兴文字狱,禁止反对声音。而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每一样都妨碍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火耗归公打击了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得罪了贪官污吏;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得罪了地方上的土豪;重用汉人得罪了满人;而文字狱则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这些被得罪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谓:他们都是有话语权的人。于是,雍正被“黑”的历史从那时就开始了。文艺表现:篡位、被刺杀成为他的标志在关于雍正的各种传说中,篡改遗诏“传位于四皇子”和被吕四娘报仇割头,是两个主要的传闻。民间传说中,康熙因为儿子太多(一共24个),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

两次立二儿子为太子,都因种种原因给废掉了。后来康熙决定采用密诏的形式,将传位诏书写好后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康熙死后,皇四子胤禛第一时间带着亲信赶到,取下诏书后发现写的是“传位十四皇子”。胤禛亲信临时在“十”字上加了一横一勾,改成了“于”字,诏书就变为了“传位于四皇子”,胤禛得以顺利继位。二、1990-2010勤勉雍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劳模。

“历史背景:腐败严重雍正的反腐事迹被人记起上世纪90年代以前,文艺作品中的雍正一般都是反面角色。用现在的话讲,他在绝大多数作品中扮演那个被打的大boss,影视剧讲述的也就是主角如何一步步逼近大boss,并最终打败了这个大boss的过程。进入到1990年代,国家从上至下掀起的反腐风暴,使雍正的形象发生了转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腐败问题,投机倒把等现象很不得民心。1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从我做起”的廉政措施,下定决心要“坚决惩治腐败,带头廉洁奉公、艰苦奋斗”②。仅1989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贪污受贿案16000多件,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0%。③在反腐一步步深入的大背景下,连年征战花钱如流水的康熙,七下江南花钱同样如流水的乾隆,所受的关注降低了一些。

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记起了那位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让贪官污吏恨得牙根痒痒的雍正爷了。文艺表现:电视剧《雍正王朝》将雍正拍成了人民公仆河南作家二月河从1984年动笔开始撰写《康熙大帝》,直到1996年写完《乾隆皇帝》,完成了他的“帝王系列”三部曲。其中,三卷本的《雍正皇帝》写于1990至1992年,正是反腐风暴最猛烈之时。当然,作家有自己的写作节奏,他可能是无意之中碰巧写于此时。但这种巧合也让《雍正皇帝》成为他“帝王系列”三部曲中最受人关注的一部。三、2010至今萌叔雍正:四爷很忙,故宫很调皮。

文艺表现:四爷很忙雍正很萌某个频道,四爷正在和若曦暧昧,切频道,四爷正在和怜儿缠绵,切频道,四爷喜欢晴川,切频道,四爷娶了甄嬛……总结起来,就是四爷很忙。以上是2011-2012年间流传于网络的一句玩笑,因为那段时间,几部以雍正皇帝为主角的穿越剧、历史剧扎堆播出,好几个雍正轮番出现在电视上,轮番与各种姑娘谈情说爱。此时的雍正早已不是那个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勤苦帝王形象,不再是屡遭暗杀、残暴乖戾的暴君形象,甚至不再有半碗汤泡饭那种细节。对广大观众来说,站在若曦、晴川、甄嬛们面前那个穿龙袍的男人,不过是古装版的霸道总裁罢了。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接地气”是所有传播物的第一要务。电视剧如此,很多高门槛的地方亦如此,比如故宫。如今见多识广的网友,不断津津乐道于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如何接地气,如何让普通人看得懂,这也逼迫着北京的故宫要自我求变,更接地气。于是,雍正爷又有了用武之处。

 
标签: 雍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雍正皇帝怎么样 雍正皇帝是怎样的人
    1、雍正可以说是一位明君,治理国家的能力很强,但是雍正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因此犯下了许多错误。在明代,他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如果没有雍正,会不会有后面的乾隆盛世还两说。2、首先,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化简了繁琐的政务,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进一步
  •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雍正到底怎么死的
    1、暴死。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2、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在临终之前,没有丝毫一病不
  •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怎样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什么青花料 清雍正时期瓷器用
    1、雍正青花的钴料大多用浙江所产的青料。这点可以从文献上得到确认。明代万历以后,官窑青花器的精品开始采用浙江所产的青料,从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可得到证实。 2、这种以浙料为贵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例如清《南窑笔记》比较详细地记载
  •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谁 雍正的温裕皇后是哪位
    1、原型是孝敬宪皇后。孝敬宪皇后(1681年6月28日-1731年10月29日),生于康熙二十辛酉年五月十三日,乌喇那拉氏,雍正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费扬古之女。2、康熙三十年(1691年)被康熙帝赐封给当时的皇四子胤禛为嫡福晋。
  • 揭秘雍正即位后为何重用允禩 其中有何玄机?
    一般来讲,皇帝驾崩,若嗣君年幼,则挑选辅政大臣或顾命大臣以佐之,清朝最著名的就是康熙年间的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还有就是同治登基时的八位辅政大臣,以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肃顺为首。长君继位之后,又有不同,比如雍正登基
    12-31 雍正
  • 雍正和乾隆为何不用清官而大肆使用“贪官”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
  • 年妃 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不是含恨而死
    《甄嬛传》中的年妃恃宠而骄,帐着显赫的家势和皇帝的宠爱在后宫横行霸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得知自己宠冠后宫多年是因为皇上为了安抚年式一族,虽独宠多年但是一直不孕竟是因为皇上为了平衡前朝势力而不让她生有子嗣后,伤心欲绝,撞墙而死。死前的一句“
    12-31 妃子雍正
  • 齐妃 为雍正生下唯一存活女儿的妃子
    齐妃是雍正皇帝的妃嫔之一,也是雍正妃子里少有的汉人妃子,她父亲是知府李文烨。在雍正还没登基之前,就进了当时的雍亲王府,成为侧福晋。齐妃早期也颇受雍正宠爱,在十年间为雍正生下四个孩子。儿子有弘盼,弘均,弘时,不过三个儿子,只有弘时活了下来。还
    12-31 妃子雍正
  •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下毒致死?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后,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终没有停止政事。八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