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是杰出将领的同时,为何还背着千古骂名?

   2020-06-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

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新唐书》本传载为邓州南阳)。

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

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后获赠扬州大都督、邓国公。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至明清时,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源县去做了县令。安史之乱后,雍丘县县令令狐潮投降,县民不肯,于是他们找来张巡帮守城。张巡到来后,总共只有两千多人,而令狐潮的叛军有五万人,他立刻分兵几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叛军杀得措手不及。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巡坚守了两个多月。

令狐潮见两个月还不能拿下张巡,于是用以利诱,他跑到城下跟张巡说:“大唐气数已尽,你还坚守这座危城,有何意义?”张巡嘲笑道:“令狐大人,你一向以忠义自居,怎么会说出这等逆言,你的忠义知心在哪里?”竟然把令狐潮驳得哑口无言。张巡的手下看到敌人如此凶猛,己军完全没有胜算,也来向张巡劝降,最后却被张巡一刀砍了,从此没人敢再说半个“降”字。虽然士兵都心惊胆战,但必死守城之心更甚。

光靠意志是不能打仗的,没过多久,张巡的弓箭用完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敌军突然发现我方城头密密麻麻的冒出很多黑衣人,以为是我军来袭,于是万箭齐发,瞬间把城头的黑衣人射得千疮百孔,直到他们一声不吭,令狐潮才知道原来对方是稻草人,中计了!

守城将士把数千稻草人带回来,得了十万多只箭,这一役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精彩,但却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却是罗贯中为了小说艺术效果而虚构出来的,也许他还仿照了张巡这个故事呢。

又经过数个月,叛军来了助援尹子奇,而张巡跟睢阳、宁陵合兵,此时张巡这边有六千多人,尹子奇有十五万大军,这在比例悬殊的情况下,张巡仍然苦苦抵抗尹子奇大军。有一次张巡激励将士:“我们深受皇恩,应当以死报国!”他把士兵都打得鸡血满满,然后率领几千人冲向敌军十万之中,张巡还一马当先,奋勇无前,看到张巡此举,敌军哈哈大笑,所谓骄兵必败,果不其然,在张巡带领的敢死队纵横驰骋之下,叛军惊慌失措,连连败逃了三十几里。

虽然张巡英勇无比,但当时张巡在睢阳城中完全没有补给,而尹子奇的军队却可以休养生息,又过数月,睢阳城中都是食不果腹的羸弱士兵,连马匹,老鼠都吃完之后,士兵们个个饥饿难耐,愤怒和绝望压上心头,张巡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他绝对不会弃城投降!突然有一天,张巡扛着一大麻袋,往地上一扔,告诉士兵们这是食物,士兵迫不及待打开麻袋,眼睛瞬间变得通红——人肉,真的人肉!那是张巡的爱妾,短暂的沉默之后,士兵如饿狼般扑向那堆人肉,瞬间瓜分无遗。

在饥饿无援的情况下,活下去才是硬道理,什么道德、愧疚又算什么,有了这个先例,从此睢阳变成一座人间炼狱,士兵们开始大量扑杀女人为食,女人吃完就扑杀小孩、老人,可以想象士兵们三五成群,坐在火堆前啃着一手一腿的恐怖情景。据《新唐书·张巡传》记载,在睢阳后面的两个月里,约有三万多女人老小被吃掉。

在此消彼长的环境下,张巡支撑了十个月,也就是300多天,最终睢阳城还是被尹子奇攻破,张巡被俘。在对面尹子奇时:“我志在生吞叛贼,只恨力不从心!”为了这誓言,传说张巡每次作战前必把牙齿咬碎,尹子奇撬开其嘴一看,果然只剩下三四颗牙,竖然起敬,他劝张巡投降,但张巡誓死不从,最后左右均说:“张巡深得军心,若留此人,后患无穷!”尹子奇思来想去,还是杀掉了张巡,据说张巡英勇就义,死时面不改色,终年49岁。

后世关于张巡的评价,褒贬不一,基本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极端。正方说张巡是军事天才,作战不墨守成规,常常出奇制胜,可称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若非他坚守睢阳十个月,当时日落西山的唐王朝立刻会失去江淮地区的供给,甚至有王国灭种之忧,所以张巡挽救了整个大唐江山,使唐王朝多延续了140多年,是历史上的有功之臣!反方说张巡吃人,违背人伦常理,虽说万不得已,就算按照当时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被吃掉的人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这种行为已经突破了作为人类的底线,应当受到道德的强烈谴责!

 
标签: 将领 张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1、首先,系披风是为了防寒保暖,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披风流行于明代,是一种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的防风外衣。形制大多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古代画像中经常可见。所以披风一开
  •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
    1、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2、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历跨梁、陈、隋三朝。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因以下之“牛”,被周总
  • 秦国将领桓齮的故事 历史上桓齮是怎么死的
    桓齮,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知名的将领,桓齮作为秦国大将,在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一生记载不多,而且因为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留下来的资料就更加少了。桓齮的记载很少,其中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就是他和李牧之间的胜败关系了。
    12-31 将领
  • 八路军将领包森如何在抗战时期让日本天皇胆寒?
    1938年6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在包森指挥的漂亮仗中,智擒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可谓影响最大的一次胜利,日本朝野也为之震动。夏伯阳(亦译为恰巴耶夫),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红军将领,胜
    12-31 将领
  • 颇具争议的将领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
  • 中唐最强将领李晟号称“万人敌”终却敌不过它
    正如唐德宗李适本人一样,大唐到了他手上时,已经是在矛盾中走向衰弱。德宗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等打击吐蕃,创造了一定意义上的有利环境,但是也只是一定而已,大唐早已不能一家独大了。这会儿不单是外患连连,就算在大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藩镇尾
  • 明朝将领胡大海简介 明朝将领胡大海怎么死的
    胡大海简介胡大海简介上提到胡大海字统甫,祖籍在泗州的虹县,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胡大海是一名武将,曾官至右翼统军元帅,1362年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追封为越国公。胡大海的相貌是身长铁面,看起来很是勇武。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时候胡大海就在滁阳
    12-30 将领明朝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惇怎么死的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丁奉(186-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
  •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
    12-29 将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