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张永生平简介 他的经历是怎样的

   2020-09-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永(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侍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去世

张永(1465—1529),御用监太监,字德延,别号守庵。洪武初年,其曾祖父迁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遂成了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侍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去世,孝宗派他到茂陵司香。

弘治九年(1496),调到东宫侍候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武宗即帝位,改任张永为御马监左监丞。不久,升御用监太监。张永奏求已故太监吴忠交还的七里海等处庄田,户部指责他违禁,应当究治。但武宗却诏令张永管业。张永与同在东宫侍候武宗的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都受到宠幸,在宫中势力很大,人们把他们统称为“八虎”。武宗先后赐给张永蟒衣、玉带,准许在宫中骑马、乘轿,每年给禄米十二石,并命督显武营兵马。正德元年(1506)十月,命张永督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

其后又与边将江彬共同掌管四卫勇士。在宫内则掌管乾清宫、御用监诸事,兼提督尚膳、尚衣、司设、内官诸监,整容、礼仪、甜食诸房及豹房、浣衣局、混堂司、南海子事,成了兼职最多的内臣。职务众多,工作繁杂,充分反映了武宗对他的亲信。张永原来是刘瑾的党羽,后来不满刘瑾的所作所为,有了矛盾。刘瑾亦发觉张永越来越不归附自己,于是在武宗面前挑唆,要把张永赶到南京,而且要连夜起程,不准再入宫。

张永知道后,对武宗诉说刘瑾陷害自己,武宗召他们二人对质。争辩中,张永拳击刘瑾。武宗命谷大用摆酒为他们调解,这样,由于皇帝的干预,一场风波算是过去了,但两人的矛盾实际上在加速发展。正德三年(1508),当时由于弘治以来的关税都是折银收入承运库的,所以钱钞缺乏,不足供给。张永提出发天财库及户部布政司库钱,关给征收,并再次宣布禁止私铸钱,这意见被采纳了。

为国锄奸

正德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出告示,以讨刘瑾为名,起兵谋反,杀了巡抚都御史安惟学,受钦命前往度宁夏屯田的大理少卿周东,总兵官姜汉以及都指挥杨忠;调集各路兵马,封其党羽为大将军等职,准备渡河进军北京。武宗下诏起用致仕居江南的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陕西各路军务、兼提督西征师旅,与总兵官神英前往讨伐;命张永监军,统京营兵三万暨各镇军马前往。张永出征时,武宗戎服到东安门送行。按惯例,文武官员领敕行事,都是发给铜印,而总督军务太监并无印,但这次武宗却赐给张永特铸的金印,并配以金瓜、钢剑,以壮行色,还许便宜行事。对于这些,刘瑾十分嫉忌,但也无可奈何。

朱寘鐇谋反仅十八天,杨一清等西征军尚未到,便被宁夏守臣平定了。张永将京营兵等遣返,自己带五百骑前往安抚。当时宁夏人心惶乱,一些胁从者更是心怀疑惧,四散逃跑,官府无法控制。张永便会同杨一清出榜安民,谕官、兵、农、贾各安职业。逮捕杀死官吏、伪造伪符伪命、借机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的人,而置被胁从者不问。又以庆王在变故时曾率宗亲向朱行朝谒礼,而奏请朝廷革其护卫,削减其岁禄三分之一。又禁诸王府交通宾客等,这些均得到武宗钦准。

当时刘瑾在朝内外势焰甚盛,屡屡更改法制,摧残不归附自己的朝臣,鱼肉百姓,有“立的皇帝”之称,中外士大夫侧目垂足,噤不敢作声。杨一清知张永与刘瑾积怨甚深,意欲除掉刘瑾,于是借机为之献策,促成他除去刘瑾的决心和行动。张永报捷的奏疏到,准备在八月十五日献俘,但刘瑾让他缓期。当时京师纷纷传言,说刘瑾将于八月十五日,借百官给其兄都督同知刘景祥送葬的机会作乱,并逮捕张永。张永恐怕真发生变故,便提前献俘。献俘后,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等都在一旁侍候。晚上,刘瑾走了,张永抓紧时机,赶快拿出已准备好的奏疏,奏刘瑾忘恩负义,并列举了他十七条大罪。又拿出上面开列着刘瑾罪行的诛讨刘瑾的檄文,说宁夏官员曾将此上报,但被刘瑾扣下了。当时武宗已经微醉,低着头说:“刘瑾辜负了我。”

张永立即说:“这是大事,必须马上处理,不可拖拉。”“八虎”中一些与刘瑾有矛盾的人亦同声附和,于是武宗立即命逮捕刘瑾,把他关在菜厂,并分别派遣官校查封他在宫内外的住宅。次日,武宗把张永的奏疏出示内阁,下令降刘瑾为奉御,发放到凤阳。刘瑾力图挽回败局,于是给武宗上白帖,哀诉自己赤身被绑,乞赐给一二件敝衣盖体。武宗心软了,立刻下令给刘瑾百件旧衣服。张永大惊,便极力怂恿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在刘瑾家,武宗亲见搜出的皇帝印、穿宫牌、龙袍及衣甲武器等等违禁品,还发现刘瑾常拿在手的扇里,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这才勃然大怒,立刻下令把刘瑾关到诏狱。各有关部门会审刘瑾后,将之凌迟处死。而经刘瑾改变了的法制,被全部恢复过来。

忠烈晚年

诛了刘瑾,大快人心,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廷臣皆上表称贺,而颂张永功者“多溢美”。英国公张懋、兵部尚书王敞等,奏张永辑宁中外,两建奇功。于是封张永兄张富为泰安伯,弟张容为安定伯。赐给张永金牌、银币,岁禄加至三百石,并再三赐敕褒谕。又改任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管司礼监事,而过去管理的监、局照旧兼管。涿州有个男子叫王豸,曾在足上刺龙纹及“人王”两字,张永侦得这情况,将之逮捕。于是兵部尚书何鉴请晋升张永的封爵。武宗将这提议交付廷议。张永企图自己得到封侯,便借郑和、刘永诚的事例,向廷臣发出暗示,但内阁认为这不合制度,没有同意,张永的气焰受到挫折。

正德七年(1512),丘聚揭发了张永指挥库官吴纪偷出银七千余两,抬入私宅,制造玩好诸物的事,张永被免职闲住。正德九年(1514),因为乾清宫遭了火灾,要营建,这才起用张永为御用监掌印太监,总管营建工程,同时兼督京营事务。也是正德九年(1514),蒙古小王子部进犯宣府、大同。武宗命都督白玉充总兵官,张永提督宣府、大同、延绥等处军务,帅京营兵前往。张永请求“凡军前机务,悉听便宜行事,违者先处以军法,然后奏闻。”又“请给勘合三百道,银牌五百面,彩缎五百匹以赏有功”,武宗均一一照准。此外,张永还奏带了参随数百人。时吏部侍郎孟春巡抚宣府,有军功,但因和张永有矛盾,被罢官回老家。

十一年(1516),小王子部分道入侵,张永在老营坡与之相遇。十二年(1517),又和彭泽西征肃州。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在江西谋反,武宗亲征,命张永率边兵两千人为前锋。但大军未到,而提督南赣汀漳军务的副都御史王守仁已经擒获朱宸濠,正把他押送京师。张永为了讨武宗的欢心,所以在途中拦住了王守仁,让他把朱宸濠放到鄱阳湖,等武宗来和他交战。王守仁不答应,亲自到杭州见张永,张永不肯相见。王守仁叱开了守门者,直闯入内,大呼“我是王守仁,来和你商议公事,为什么不见?”张永被他的气势镇住,只好走出来。王守仁于是对他说:“江西已经遭战乱,损失很大,大部队到来,恐怕会出乱子。”张永这才假惺惺地说:“我来只是为了保护皇上,并非要抢功。”并指着囚着朱宸濠的槛车说:“这要归我。”王守仁立即把槛车给了他,并和张永一同返江西。这时太监张忠等已经到了南昌,正在以追查朱宸濠余党为名,大肆骚扰地方。张永到后安抚了地方,盘查了仓库,搜得了朱宸濠和吏部尚书陆完勾结的罪证[76],并催张忠和自己一同回京,江西这才免了一场灾难。张忠等曾屡次诬告王守仁,亦多亏张永化解,王守仁才得以免遭陷害。

正德十五年(1520),江彬手握边镇重兵,驻于通州,把武宗留在那里四十多天,召文武百官前往会集;又假传圣旨,改团练营为威武团练营,由自己提督。于是谣言四起,群臣都担心江彬谋反。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时,由张永提督京师九门,防止发生变乱。大学士杨廷和遵照遗诏,解散威武团练营,遣还各边镇的军队。又征得太后同意,作好缜密的安排,借坤宁宫安装兽吻的机会,命江彬与工部尚书李入宫祭祀。祭毕,江彬要出宫,张永留他们吃饭,太后便下旨立即逮捕了江彬。世宗即位后,御史萧淮奏谷大用等党恶为奸,牵涉到张永,于是诏令张永闲住。后来萧淮等又弹劾张永在江西违法乱纪,于是降为奏御,发到孝陵司香。

但实际上张永在江西并无大的违法行为。嘉靖五年(1525),杨一清出任首辅,为张永平了反,又肯定用计诛杀了刘瑾是立了大功,因此张永得以官复原职,在家养病。六年(1526),世宗召见张永,仍命他掌御用监印;提督神机营并十二团营兵马;供事乾清宫;岁增禄米三十六石。七年(1527)冬,张永死于任上。张永死后,谕祭三坛,予棺椁,由有关部门办理丧事,建造享堂;大学士杨一清为他亲自撰写了墓志铭,其后又追录遗功,升其弟锦衣千户容为指挥佥事,本卫堂上管事;其兄富为锦衣副千户。

 
标签: 明朝 宦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明朝猪叫什么 明朝猪的称呼是什么呢
    1、在明朝年间,人们一般把猪称为豕。2、之所以说把猪称为豕,那是因为避讳的原因造成的,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姓朱,朱和猪这两个字是谐音字,因此人们不能这么大呼其名的叫猪,为了表达出对朱元璋的一种尊敬和信任,因此人们就把猪的姓名给改变了,人们
  •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什么 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
    1、明朝的李明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2、李时珍,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
  •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明朝京城在哪 明朝京城在什么地方
    1、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在今天的南京。2、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明朝后来一直定都北京,直到李自成灭明朝为止。燕王朱棣成为历史上的明成祖后,于永乐元年即1403年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奏议,擢升北平府地位,立北平为北
  •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明朝是怎么建立的 明朝是怎样建立的
    1、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2、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
  •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 明朝隆庆皇帝简介介绍
    1、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使用时间为隆庆元年(1567年)至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时期使用该年号一共6年。2、明穆宗朱载坖为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孝恪杜皇后,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崩于隆庆六年(1572年
  •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明朝为什么迁都 明朝要迁都北京的原因
    1、明成祖朱棣要减少靖难之役对他的负面影响,且考虑到北方游牧民族时常南侵的问题,所以决定迁都北京。在当时看来,这个决定是没有错误的。2、判断任何一件事情或决策的正确与否,都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就是“耍流氓”。对于明成祖朱棣,想必大家都
  •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明朝几年历史 明朝的介绍
    1、明朝有276年历史。2、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
  •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明朝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1、明朝有二百七十六年年历史。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2、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在明
  •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明朝吴清远是谁 清远道人是谁
    1、清远道人是汤显祖,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从小天资聪颖,刻苦攻读,“于古文词
  •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明朝皇帝排行 明朝皇帝排行是那些皇帝
    1、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白手起家创建基业,扫平群雄建立大明,开创洪武之治,是明朝功绩最大的皇帝。2、明成祖朱棣。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依靠着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即位后开创了永乐盛世,为明朝的仁宣之治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