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受尽折磨 被迫嫁于前夫儿子

   2020-03-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原是汉宫的宫女,后来听说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要迎娶一名汉室女子作为妻子,王昭君就主动请求提出要出塞和亲。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他附带了一个政治条件——迎娶汉女,自请为婿。说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原是汉宫的宫女,后来听说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要迎娶一名汉室女子作为妻子,王昭君就主动请求提出要出塞和亲。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朝,他附带了一个政治条件——迎娶汉女,自请为婿。说来可笑,呼韩邪大约40岁,与汉元帝年龄相仿。本来双方“相约为兄弟”,是平起平坐的好哥们儿,一旦结亲,单于岂不小了一辈?

汉元帝爽快地答应了这门政治婚姻,送几个女人算什么?天朝有的是。和亲,是妥协的产物,如今不用那么低三下四的了,汉朝皇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赏亲”:传旨,在宫中物色五名人选,供单于定夺——“掖庭”也被划进了这个圈子。

王昭君闻讯,应声而起——嫁!哪怕天涯海角,随鸡随狗,也强于这口活棺材。弱小的女子,敢在人生的牌桌上赌一把,相当不简单!此刻,她只属于她自己,把全部筹码押了上去。

王昭君跟着自己这位陌生的丈夫,走向了茫茫的大漠,走了将近一年,才到匈奴。沸腾的匈奴人,热烈欢迎这位新“阏氏”。20岁的王昭君与40岁的呼韩邪并辔而行,笑容可掬地检阅着自己的臣民。似乎,这位秭归山坳里的漂亮姑娘,终于在高原草坡上找到了爱情与幸福。

呼韩邪单于并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野蛮匈奴人,相反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有几分侠骨柔情,老夫少妻的生活,百般恩爱甜蜜。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刚甜蜜恩爱的过了一年多,阎王爷便招走了呼韩邪。被窝儿还没暖热乎呢,就守起了寡。昭君身边只躺着刚刚降生的小男孩儿——伊图智伢师。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王昭君曾想过回中原,她迫不及待的上书表奏,希望汉朝能够将她们这对孤儿寡母接回中原。按理说,这点要求并不过分,皇帝一句话,王昭君的心愿便彻底了啦。可是,命运偏偏跟她作对。呼韩邪新丧,南匈奴面临新的权力重组,汉成帝冷淡地拒绝了昭君的请求。

万万没想到的是,新继位的单于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居然惦记上了王昭君,想娶她为妻。在《汉书·匈奴传》里记载:“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尽妻其妻。无冠带之节,阙庭之礼。”也就是说,养子有权得到后妈。虽说名分差一辈,但是年轻的复株累和王昭君是同龄人。哪有英雄不爱美人的道理,小伙子早就盼望把这如花似玉的昭君娶过来。这种意愿,大大方方地摆上了桌面。

王昭君的此消息后先是惊愕,继而羞愤。这叫什么事?后母和养子谈婚论嫁,太有违伦理了,任何一个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的人,都不能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乱伦”行为,何况是知书达理的王昭君。她心惊胆战发出了“乞归”奏章,可惜,盼来的却是冷水泼头。

皇帝下令“从胡俗”,意思就是说既然你已经嫁过去了,就是匈奴人,理应遵从当地的习俗。短短的“从胡俗”三个字让王昭君心灰意冷,不情愿还能怎么办?这是圣旨,必须服从。

反正已经嫁给没任何血缘关系的“儿子”了,复株累就是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此后的11年,是王昭君人生最稳定的时期,她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冷清的毡房里,照进了明媚的阳光,传出了孩子清脆的欢笑声。

真不错,没有战争,远离杀戮。西汉与南匈奴相安无事,互不滋扰。因为王昭君作为“阏氏”的特殊地位,双方的太平景象居然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王莽篡政才告“崩盘”。难怪有人把王昭君与西汉名将霍去病相提并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这种局面,是王昭君毕生最有力、最得意的一笔。仅此一笔,足以青史标名,万古流芳。

很遗憾,后世的旌表无助于不幸的婚姻。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了。这回,没人迫使王昭君改嫁了。朝廷似乎早把她忘了,长安没再发布新的指令。

昭君又寡居了一年,也撒手西去。那年,她只有33岁。这个美貌绝伦而又多灾多难的奇女子,曾大胆地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她扎根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茁壮的野草,顽强地活了下来。她一嫁再嫁,生儿育女。12年,无边岁月,远比人们的想像更悲惨、更凄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召见的原因
    画师毛延寿向王昭君索贿,昭君自持美貌,不予理睬,结果得罪毛延寿,在她的脸上画了颗乌痣,说这是“克夫痣”,王昭君从此不得皇帝的召见。后来昭君向汉元帝辞行时元帝对其美貌大为惊叹,欲待反悔已不可能,待昭君一走,汉元帝就杀掉毛延寿泄愤。
    03-16
  • 一袭红袍立天下 王昭君的大漠悲歌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
    12-30 王昭君
  • 王昭君出塞后谁为她后悔得肝肠寸断?
    王昭君,字嫱,西汉时期南郡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在《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几经民间文艺和野史小说的描写和传播,“昭君出塞”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王昭君出塞之举,已使她成为人们心目中为了国家安定,
  • 历史真相 “昭君出塞”并非那么传奇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王昭君因得罪画师,所以被选中去和亲。历史故事把这段经历描述的有血有肉。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或许“昭君出塞”的故事并非那么传奇。“昭君出塞”其时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的窝里斗,国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汉
  • 赤裸的乱伦 王昭君改嫁丈夫长子?
    在西汉王朝时期塞外匈奴乃是蛮荒外族,他们不受礼教教化,民风淳朴原始。有很多习俗汉人无法接受,其中有一条就极其有悖于中原礼教,就是“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就曾经历过此等习俗。“昭君出塞”的故事可谓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王昭君
    12-23 王昭君
  • 汉元帝懊悔错过王昭君 红颜一怒杀贪心画家
    农家淑女选入汉宫湖北兴山县明妃村,三面环水,水光潋滟;一面环山,山青如黛。这是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吸山水之灵气,出落得丰姿绰约,楚楚动人。公元前36年,王昭君被选入汉元帝宫中,为掖庭待诏。十七岁的王昭君天生丽质,冰雪聪明,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 唐朝史上的奇女子 王昭君的四次人生选择
    王昭君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历来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文人墨客和民间传说更多赞美她绝世的美丽,渲染她思乡的哀愁;而历史学家则更多强调她为汉匈关系、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是她对待命运的态度。和王昭君紧密联系在
  • 王昭君落选被送边塞 因画师一笔变其丑无比
    王昭君和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传说四大美女的美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其中“落雁”一故指的就是她。王昭君绝代风华的美貌,让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联想翩翩,其中李白、杜牧就留有诗句来描写她的故事,称“绝色天下无,一
  • 王昭君王者荣耀 嫁给祖孙三人 还都生了孩子
    刘邦和项羽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之后,终于从一个穷小子飞上枝头当了凤凰,建立了自己的大汉王朝,连刘邦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自己亲手创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竟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被灭亡在了一个农民手里,而刘邦也开始沾沾自喜起来,消灭了
    12-20 王昭君
  • 王昭君为什么又叫明妃?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先后嫁给匈奴王父子,她主动出塞和亲,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在一些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中,常以“明妃”来成为她,王昭君为何被称为“明妃”呢?这其中有什么缘故?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从民间选
    12-19 王昭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