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郭子仪的孙女郭太后一生经历了八个皇帝

   2020-06-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郭子仪的后代众多,有七子八婿,孙子三十多人。在郭子仪大寿的时候,孙子们一个个行跪拜之礼,但是郭子仪却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只能点头示意。在这一帮孙子们中,有一个女子在日后宠冠后宫,戏剧性地经历了八个皇帝,成为著名的郭太后。郭氏的闺名已不可考

郭子仪的后代众多,有七子八婿,孙子三十多人。在郭子仪大寿的时候,孙子们一个个行跪拜之礼,但是郭子仪却叫不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只能点头示意。在这一帮孙子们中,有一个女子在日后宠冠后宫,戏剧性地经历了八个皇帝,成为著名的郭太后。

郭氏的闺名已不可考,只知道她是郭暧和升平公主的长女。贞元九年,郭氏被选为广陵王妃。因为郭家与皇室关系紧密,郭氏得到很多恩宠。贞元十一年,郭氏诞下李宥。李纯即位成为唐宪宗,郭氏被封为贵妃。因前太子去世,李宥作为第三子被立为太子,同时改名为李恒。宪宗恐其成为皇后后影响后宫甚至前朝,驳去了群臣立郭氏为皇后的奏请。元和十五年,宪宗去世。郭氏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同时追封了郭府很多亲眷。郭氏贵为皇太后时,穆宗亲率文武百官前往拜寿,场面宏大豪华,花费奢侈。郭氏前往骊山游览时,穆宗派亲王伴其身边;郭氏回宫时,穆宗亲自迎接。

四年后穆宗逝世。郭氏不愿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参与外廷,让太子李湛即位成为敬宗,郭氏成为太皇太后。只过了三年,敬宗被宦官杀害,郭氏立敬宗之弟为文宗。之后,郭氏又经历了武宗、宣宗。

宣宗的母亲郑氏原是郭氏的婢女,在宣宗即位后,郑氏对郭氏的礼节越来越淡薄。郭氏郁郁不乐,本想跳楼自尽后被侍从拦住。当天晚上,郭氏突然去世,谥号懿安皇后。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的介绍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选自《资治通鉴》。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是安思顺副将的时候,两人关系疏远、互不交流,后郭子仪取代安思顺的职位,李光弼求郭子仪要杀只杀他一人,不要祸及妻儿。郭子仪向李光弼表明自己没有私心,勉励李光弼忠君爱国,两人合作无间。

李光弼像

李光弼是李楷洛之子,自幼严肃,治军极严。王忠嗣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对李光弼青眼有加,认为之后肯定是李光弼接自己的班。安思顺成为节度使,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节度副使,两人有点竞争关系,关系不是很好。李光弼的军事、战功比郭子仪的更出色一些,但是郭子仪的为人处事优于李光弼。当郭子仪继任朔方节度使时,李光弼担心报复,求郭子仪网开一面。郭子仪不但不利用职权打压李光弼,还把李光弼推荐给皇帝,为国效力。这可以看出郭子仪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同时他也推心置腹,感动同僚。

之后两人携手与叛军作战,安史之乱中两人功不可没。尽管都是“中兴名将”,两人的性格却相差很多。郭子仪为人宽厚,很少得罪人。李光弼的个性让人望而生畏,难以相处。李光弼为了治军,将崔众斩首,威震三军。两人作为武官,都遭到了皇帝的猜忌。但郭子仪能够用真诚打动皇帝,尽量不得罪小人,李光弼却与小人硬碰硬。最后,一个功高盖主而主不疑,一个遭受猜忌,郁郁而终。

郭子仪不得罪小人的原则

郭子仪在唐朝为官时立了很多功,他立命的根本就是功勋战绩,甚至到了功高盖主的程度。但他却没有遭到皇帝的猜忌,走过了接近完美的人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郭子仪的情商颇高。他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达到朋友遍天下的地步。

郭子仪像

郭子仪情商高是如何体现呢?他以真诚打动皇帝,推心置腹感动同僚。他得到了官兵的拥戴,与官员、回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他从不得罪小人。这里的小人其实可以理解成宦官,经常有宦官嫉妒郭子仪位高权重,想着法子把郭子仪拉下马。但是郭子仪面对宦官的挑衅,不反抗,不抱怨,而是及时检讨自己的责任。

最讨厌郭子仪的宦官是一个名叫鱼朝恩的人。他讨厌郭子仪到什么程度呢?他竟然派人把郭子仪父亲的坟给挖了!要知道,祖坟被挖是一件奇耻大辱,更何况郭子仪当时是鼎鼎有名的将军,挖郭子仪父亲的坟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是鱼朝恩做的,甚至连代宗都知道。当郭子仪从前线回来时,他只字不提鱼朝恩,只是说因为自己常年征战,肯定破坏了不少别人家的祖坟,现在自己的祖坟被挖,是遭到报应了。郭子仪在叙述祖坟被挖的整件事中,完全没有涉及到朝中官员,为了不起内讧,郭子仪牺牲了很多。

又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前去参观新修的庙宇。嫡亲都劝郭子仪多带些兵马过去,可是郭子仪是带了几个仆人。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到来,也对郭子仪只带几人的做法表示奇怪。郭子仪大方表示如果鱼朝恩是来杀自己的,少带人还可以减少鱼朝恩的难度,表示对鱼朝恩绝对的信任。鱼朝恩十分感动,至此不再刁难郭子仪。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