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叛乱之谜

   2020-04-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魏延是真的叛乱了吗?其实正史中,魏延的叛乱只是一个幌子,真实的情况还要复杂的多,他的叛乱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被叛乱,一起看看具体事实吧。笔者读三国,知魏延乃蜀之大将。“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与赵云同品。先主王汉中,欲拔一将镇守

魏延是真的叛乱了吗?其实正史中,魏延的叛乱只是一个幌子,真实的情况还要复杂的多,他的叛乱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被叛乱,一起看看具体事实吧。

笔者读三国,知魏延乃蜀之大将。“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与赵云同品。先主王汉中,欲拔一将镇守之。“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却不想“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后诸葛亮北伐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以镇东将军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可见魏延时已为蜀汉第一大将,作用于赵云之上。

后孔明数次北伐,延负先锋重任,屡立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然孔明去世后,魏延因与丞相长史杨仪有隙被杀。为此,《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曰: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一、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做断后将乎?”魏延此意有二:首先,虽然诸葛亮去世,但北伐的事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

其次,无论从地位、威望来讲,都应当由他负责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于一向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号令,他心不服。由此二点可以看出,魏延自视其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但于“背叛”二字却不能划等号。因此,说其背叛,恐有些牵强。

其实当时魏延真的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率领本部军马阵前倒戈,投降司马懿。二,屯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后,割据汉中,独树一帜,观望形势。三,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而,魏延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他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事”,其心洞然可见,何其称为反叛?当杨仪不理睬魏延的主张,径自率大军南撤时,魏延率兵抢先南归,与杨仪争相上表朝廷,互称对放叛逆。最后,双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见,魏延失败,被马岱“追斩之”。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由此观之,魏延之“叛”,实为杨仪也。、“延性衿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马岱杀延后,仪竟然“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魏延之亡有其桀骜不驯、任性而行之由,吾以为与诸葛亮用人之能亦有关。初蜀汉良将如云,刘备亦委其镇守汉中,屏障益州,可谓用才不疑。然诸葛亮北伐良将寥寥,却对魏延不加重用,以至延长“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而诸葛亮在处理二人矛盾上,虽“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却一直未能妥善解决。魏延常于阵前迎敌,杨仪却一直在诸葛亮营中办事,对二人的倚重情况实际是有不同的。但诸葛亮在临终之时应将二人叫于一处,晓之以大义,托之以后事,将二人之矛盾冰释,也没有后来事故之变。

所以说,这件事根本就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

 
标签: 魏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1、魏延是被马岱斩杀,并诛灭三族。2、《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其意是说魏延只是反对马岱北上作战,并没有叛变的意思。然而杨仪造谣魏延要造反,致使魏延冤死。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也认为
  • 三国杨仪简介 魏延和杨仪有何恩怨?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 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建兴五年(227
    12-29 三国魏延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汉中太守一职,是蜀汉要位,其地位不次于“荆州牧”,得此职相当于“第二关羽”。当这块云彩飘落到魏延头上下起雨来时,蜀汉众将无不艳羡。个性同本领一样强,这是魏延的特点。关于他的才气与功绩,无论史书还是演义,都是公认的卓著。每次战役均打前锋,斩王
  • 诸葛亮为何临死前还要遗计马岱杀死魏延
    每每看点评三国的文章,当提到三国里谁死得最冤的时候,四大叔魏延(为什么叫魏延四大叔呢?额,估计得是八零后以上年纪的朋友才知道,哈哈)都排第一,为什么呢?四大叔可是五虎将死后,蜀汉的第一将啊,也就是和我们的诸哥有些意见不和,诸哥就在临死前还要
  • 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魏延有多厉害魏延,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他从早年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支援刘璋抵抗张鲁大军时,魏
  • 魏延为何不能跻身进入蜀汉第一武将行列之内
    魏延是蜀汉大将,颇有谋略。此人精通军事,而且武艺高强,昔日曾受到刘备的重视。当年刘备命人镇守汉中的时候,众人都以为非大将张飞莫属,结果刘备却中意魏延。刘备问魏延如何应对,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
    12-26 魏延武将
  •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 赵云官职为何比不上其他五虎 甚至不如魏延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
    12-24 赵云魏延
  •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 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
    历史上的魏延魏延出生年月不详,字文长,是义阳(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中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曾经在刘备入蜀的时候率领部曲追随而去,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魏延和长史杨仪向来不和,后来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加剧,最后被杨
    12-23 魏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