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国后主刘禅为什么叫阿斗

   2020-11-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后主刘禅为什么叫阿斗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至于为什么叫阿斗,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在古代,名字可不是随便叫叫的,有着很深的寓意。再次举个简单的例子:周瑜,字公瑾。周的瑜字解释有美玉的意思。瑾的基本字义也是美玉。所以名和字是相辅相成的。禅有禅

后主刘禅为什么叫阿斗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至于为什么叫阿斗,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在古代,名字可不是随便叫叫的,有着很深的寓意。再次举个简单的例子:周瑜,字公瑾。周的瑜字解释有美玉的意思。瑾的基本字义也是美玉。所以名和字是相辅相成的。禅有禅让,就是想让刘禅得到帝位,公嗣的嗣有接续,继承的意思,旨在让刘禅接任刘备自己的帝位。

刘禅

阿斗的由来在《三国演义》的三十四回就有介绍了。在建安十二年的春天,甘夫人要生刘禅了。当天夜里就有一只白鹤,飞到县衙的屋顶上,在上面高声鸣叫了四十余声,向着西边飞走了。等到甘夫人即将要分娩的时候,有一股奇异的香味充满了整间屋子。甘夫人还常常在晚上做梦,梦见自己把北斗心吞到腹中,因而怀上了阿斗,所以把阿斗作为刘禅的乳名。

北斗心在古代是帝星,是皇帝的象征。北斗位于北方俯瞰满天星斗,就像是皇帝俯瞰自己的江山一样。所以有的皇帝以北斗自居。北斗是不能被人所应用的,不然是大罪。但是,刘禅是其母亲怀孕时梦见过北斗星,拿阿斗做名字有些过于外落,所以早结婚结给刘禅做了乳名。

阿斗这个名字估计存着刘备对刘禅殷切的希望,希望阿斗能光复汉室,保的汉室江山像北斗星一样万事长存,做个有所作为的明君,这就是刘禅乳名阿斗的由来了。

新三国刘禅扮演者是谁

王鹤鸣是《新三国演义》刘禅的扮演者。他出生于山西阳泉,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参演过多部电视剧和话剧,他在娱乐圈里摸爬滚打将近十年。十年里他用踏实的步伐,一步步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戏路。

新三国刘禅

他以自身憨态可掬的形象,本色出演了《新三国演义》里的刘禅一角。将刘禅的软弱和昏庸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自己印进了观众的眼里。他还曾经在《新红楼梦》中饰演薛藩一角,曹雪芹管薛藩叫做“呆霸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呆呆的愣头青,而王鹤鸣在饰演薛藩的时候,不仅突出了他的呆,更是在某些部分加以强化,呆出了可爱的感觉。让人眼前一亮,觉得这薛藩也不是一个不知事的纨绔子弟,反而对他多了一份喜欢。

王鹤鸣说做演员是他的梦想,除了喜欢拍电视剧,他对话剧也有着一份特殊的喜爱。他参演赖声川先生多部的话剧,如《如梦之梦》、《海鸥》。众所周知,赖声川对于参演自己作品的演员要求特别的高,能够被选中,并且能够连续两次参演赖声川先生的作品,可见王鹤鸣的演技不错。小编一直觉得话剧是特别锤炼演员演技的,因为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时候都可NG重来,而且后期还可以修片,它们的精美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话剧不行,只要演员站上舞台,他们就必须要完全地掌控舞台,一气呵成地演完全场,中间是不容许出差错的,在话剧间,容貌是次要的,一切都要靠真本事讲话。

三国蜀后主刘禅做了晋朝阶下囚

历年来历史学家们对后主刘禅的评价就是无能懦弱、贤愚不分,其中令人唾弃的就是他的不战而降。“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让刘禅彻底成为了一个反面人物,把他认定为是一个窝囊废,从而进行书面上的讨伐。但是,却没有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为什么他要选择投降。

电视剧《三国演义》刘禅扮演者

话说在曹魏攻打蜀国的时候,刘禅非常清楚如果选择抵抗,那么士兵的伤亡会很大,而且极有可能血流满城,导致百姓遭殃。所以,为了保全百姓,刘禅经过几番思考之后选择了开门投降。刘禅投降后,被魏军带到了洛阳,并且还封为安乐公。这样一来,虽然多了一个骂名,但起码是保住了百姓的性命和财产,不论怎么说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呆在洛阳城中,司马昭如果想要杀掉刘禅,那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也明白这一件,不仅要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包括蜀国的百姓和臣子的命运斗掌握在他的手里。所以,想要让司马昭放松警惕,那就是让他认为自己的无能和懦弱,这样的话便不会引起司马昭的顾虑。而正是这句“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给司马昭放的一个烟幕弹,在司马昭的面前留下一种“我不忧愁”的形象,这样才让司马昭放松了警惕,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在那种情况下这是最智慧的举措了,可以说是上上策。在这个问题上,刘禅可以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了。

刘备刘禅诸葛亮的关系

诸葛亮一向被人们认为是蜀国的栋梁,又以忠心耿耿而被天下人所赞扬,蜀国的建立与壮大诸葛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刘备三顾茅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到之后蜀国的建立,诸葛亮一直在刘备的身边。刘备死后,诸葛亮又辅佐了刘禅,成为了最要把持政权的核心人物。因此,诸葛亮跟刘备父子的关系是非常之深的。

电影《赤壁》刘禅扮演者

先来说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事情,刘备在公元207年的时候三顾茅庐想让诸葛亮为他效力。据史料的记载,他们两人一见如故,刘备也曾说过自己有了孔明,就好像鱼有了水一样,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同时又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刘备在战争中也十分听从诸葛亮的意见,军政大事都是要先询问过诸葛亮的想法才开始做决定。

再来说说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刘备临终前特意嘱咐刘禅要跟诸葛亮一起从政,遵从诸葛亮的意见。所以,在刘禅执政起初,诸葛亮一直把持着朝政,掌握军事大权。为了稳定政局,诸葛亮征讨南方四郡,平定了不安的因素。之后,还多次进行北伐来稳定周边的局势。尽管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会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但是刘禅的谦让和克制,让诸葛亮能继续在朝廷中发挥他的作用。有一次,诸葛亮因为用人失误非常自责,但是刘禅却安慰他说失败是兵家常事,这点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可见刘禅还是非常重视诸葛亮的。

正史中的刘禅如何

刘禅,公元223年继承皇位,到公元263年下台,在位时期为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在那种多方势力割据、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在位时间这么久,没有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是不太行的。很多有很多人说都是因为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仍旧做了将近三十年的皇帝,也不能说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

刘禅画像

《三国志》有记载刘备给刘禅写的遗诏,其中有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诸葛亮在射君面前对刘禅大加赞善,射君把他的赞词传达给了刘备,刘备听后非常高兴并予以勉励。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还是赞赏有加的,刘备也非常认同诸葛亮的看法,由此可见刘禅绝非是一个鲁钝的人。

为了能够让刘禅学多识广,掌握治国的本领,刘备就让他多看一些治国的书籍,比如《韩非子》、《管子》邓书,并且让诸葛亮亲手摘抄书本的内容让刘禅阅读;又让刘禅拜伊籍为老师,让他跟着学习《左转》。此外,还让刘禅学习武功。

不仅如此,在对于北伐的问题上,刘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之处。在诸葛亮急于北伐的时候,他对诸葛亮进行的劝说,认为诸葛亮刚回来,还没休息好又想要北征,十分的劳神。虽然诸葛亮不理会他的规劝,但是刘禅还是仍旧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的决定的。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就马上停止了劳民伤财的北伐战争。

如何评价蜀汉后主刘禅

世人都说刘禅是懦弱的、无能的人。其实不然,世人的如此偏见如此可笑。殊不知刘备是何人,能开创了蜀汉基业的又岂是泛泛之辈。他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交给一个无能的懦弱无能的人么?

刘禅

其实刘禅的才能都被后人所误解了。刘禅登基,对外交好吴国,对内让百姓休养生息,将军李邈在诸葛亮去世后上书含沙射影的说诸葛亮有对蜀汉有不轨之心,想以此讨好刘禅,谁知刘禅勃然大怒,下令将李邈处死,因为他知道诸葛亮可能能力还有所欠缺,但是对蜀汉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这里可以看出刘禅的识人之能,一个无能的人不会有这样的才能的。

还有一件事更为体现刘禅识人用人的能力,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然后任命了蒋琬做大司马,主管行政方面的事情,还监管军事。随即有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方面的事情,监管行政。这就是将原本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二,而且两人所主管的事情都是对方所监管的,让他们两个人相互制约。还有蒋琬、费祎能与诸葛亮和董允被合称为“蜀汉四相”又岂是泛泛之辈,所以刘禅能慧眼识人。试想,能做出这样一种政治安排的人难道会是庸劣之主吗?

其实刘禅只是一个文学与史学的牺牲品,为了神化一个人,就要减少他的错误,提高他的才能,甚至于还要将其本身的错误推给其他人。很不幸的,我们的后主刘禅就成了神化诸葛亮的牺牲品。

 
标签: 三国 刘禅 阿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