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义之死守钟离 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

   2020-05-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打攻昌义之所驻守的钟离城。钟离城北阻淮水,魏军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数百步,作为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立城接应,以通粮道。时钟离城中仅3000人,昌义之督率梁军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堑水深,魏军以车载,人负,运土填堑,设飞楼冲车撞击城墙。昌义之率军用泥土补修被撞坏之处,冲车虽入,但城墙未坏。魏军昼夜苦攻,轮番冲击,坠而复上,莫有退者。昌义之善射,第每当有危难之处,便亲去救援,箭到之处,无不应弦而倒。双方一日之内战数十合,被梁军杀伤者以万计,死尸堆积与城墙相高,仍不能克。

二月,梁武帝命豫州刺史韦睿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皆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斩杀各10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叫道:“更生!更生!”(《梁书·韦睿列传》)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而还。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十分感激韦睿和曹景宗,便请二人会面,设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二人相赌,以报二人之恩。回师后,昌义之因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二百户,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未拜,又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后为有司所奏免。同年,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直阁如故。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

 
标签: 昌义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梁大将昌义之 南梁之所以抵挡北魏的股肱名将
    昌义之(?—523.11.19),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官至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曹虎为雍州刺史后,以昌义之补防阁,为冯
  • 昌义之简介 南北朝梁朝名将平北将军昌义之生平
    昌义之(?—523.11.19),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官至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曹虎为雍州刺史后,以昌义之补防阁,为冯
  • 钟离之战之前战 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之战
    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将张惠绍、昌义之攻魏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地区败北的作战。天监四年十月,梁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五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
    07-09 昌义之
  • 昌义之是谁?南梁名将昌义之的生平简介
    昌义之(?—523年11月19日),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昌义之不懂读书,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为人宽厚,善抚士卒,部下也愿为其效死力。他在地方任职,也能使官民安居乐业。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后留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