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自焚背后隐藏了什么 十五万殷商军队去哪了

   2020-03-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江山易主,政权更迭。对于殷商而言,随着牧野之战的失败,末代君王商纣帝辛以一把烈火,宣告了一个朝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西周接纳了商的土地和奴隶,成为中华大地新的主人。然而,历史的滚滚车轮一往直前,数千年

三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江山易主,政权更迭。对于殷商而言,随着牧野之战的失败,末代君王商纣帝辛以一把烈火,宣告了一个朝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西周接纳了商的土地和奴隶,成为中华大地新的主人。

然而,历史的滚滚车轮一往直前,数千年后,一切都已如过眼云烟。无论是胜利的号角还是失败的哀号,都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粒落定的尘埃。三千年的漫长岁月,无论殷商还是西周都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和视线。然而,同样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一个历史空白,不仅没有随着漫长岁月而被人忽略,反而是一直吸引着众多史学名家纷纷猜想。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相关资料残缺不全,至今没有一个可以令世人都信用的答案,于是就有了这个在当今依然是无人知晓的未解之谜,这个谜就是在殷商灭亡后,勤王未果的攸侯喜以及跟随他的十五万官兵消逝在史书和记载之间,去向无踪,无迹可探。

要知道,十几万人突然人间蒸发,不可能不引起惊世的效果,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史书再也没有明确记载。于是一场关于以攸侯喜为首的十五万的大军,究竟在一夜之间去往何方的讨论从未间断。近年来,由于中外考古学界的相关发现,关于这十五万的殷人的去向再次成为了史学关注的热点。

就目前现在流行的观点来看,相对而言有一定依据和可能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东渡说,就是“殷人东渡”十五万大军东渡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是印第安人的先祖。其次是宋国说,十五万人,在宋公微子封地转军为民,过起百姓生活。再次是洛阳说,也就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即十五万人在牧野战役后,回到河南洛阳界,由于没有生产资料,开始从事商业,成为中国“商人”的先驱。第四种是朝鲜说,即这些人在东征之路上,归顺箕子,从此生根于箕子的朝鲜封地,成为了高丽人的祖先。

最后还有一种就是灭亡说,其实在周灭商之后,即这十几万大军也在之后被逐渐消灭,已经于世无存了。对于上述观点,各有各的依据,专家学者莫衷一是。在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后,可以得出一个更为科学的结论,那就是,从当时及随后的政治形势、国家政策、科技水平和相关资料记载的来看,所谓的“十五万”殷人既未东渡,也没有被灭族,而是“化整为零”,散落在以殷商贵族封地为主的茫茫大地上,融入了悠悠华夏的芸芸众生中。为什么说十五万人散落在殷商贵族封地更有可信性,这个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可以从攸侯喜的身份看出端倪。攸侯喜这三个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名,而是代表着三层意思,攸,是代表商王武丁之子——子攸。侯,是子攸及其后代的身份地位,诸侯。这个子攸在商代诸侯封地就被叫做——攸侯国,它主要存在在淮夷一带,商代末年在对防范东夷入侵方面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喜”是攸侯国子攸的后人,与当时的皇帝商王帝辛同为商代开国之主武丁的后人。攸侯喜就是名为喜的商纣王时的末代攸侯,多年来一直在纣王身边。所以说攸侯喜也是属于殷商贵族,与后来周王封的所有商代贵族是同宗一脉,所以率队回归后,见帝辛已去,对于宗族观念十分看重的商周时期,攸侯喜选择依附于其他宗亲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再者,从十五万大军的行进方向上看,回归河南一代的可能性也更大。武王伐纣之时,攸侯喜正率领十万大军在远征东夷,也就是现在的江淮一带,西周大军发兵朝歌后,攸侯喜率领十万商军和五万俘虏回转朝歌,全力勤王。但是未及赶到,帝辛自焚于鹿台之上,此时攸侯喜的大军必然已在回归路途之上,而在接到相关信息之后的攸侯喜所部的十五万大军应该就在河南一带,应该是在宋公微子封地附近,就地而化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攸侯喜所率的十五万之众,这一数字是否真实可信,据相关史料记载,攸侯喜是率领十万大军东征的,经过激烈战争而俘虏敌人五万,在这种情形之下,十万大军毫发无伤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定然已经损失过去。再说那五万俘虏,在商朝灭亡之后,是否依然臣服于攸侯喜,也是未知之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师勤王的攸侯喜所率部队应该已经没有十五万之众,而且部队构成十分混杂,所在在商代灭亡之后,这些部队十分可能已经就地解散,各奔前程,而对于攸侯喜所率的亲卫部队来说,应该会随着攸侯喜一道并入了宋公的封地。

再说,为何史书对于这部分人的去向没有记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使大量史册付之一炬,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极有可能也在其中,所以后世看来也就成为了空白。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当时的周代也刚刚建立,对于历史记载不够重视,而且经过牧野之战以后,西周的战事并没有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及时记载的可能性很大,而后来,随着这些人的“分崩离析”,不再掀起什么波澜,根本没有引起西周史官的注意,而成为了被历史忽略的一笔。

试想一下,如果这十五万大军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那必然就要引起史官的注意了,必须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说,这些人应该是“悄然”的消失在了朝廷的视线。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可以认定殷人应该是散落在中原大地,至于人们传言的玄之又玄的殷人东渡,应该说可能性不大:首先,牧野之战西周只有四万多人的兵力,如果真有十五万大军,根本没必要逃走,所以理由是不成立的。再者,当时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跨洋的大船,如果依靠竹筏过大洋,那成功的几率似乎太低,而且如果真有这种可能性,那何以要在两千多年后,中国的造船技术才能支持郑和下西洋。所以说,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殷人远走南美,确属无稽之谈。

 
标签: 商纣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黄飞虎的妹妹商纣王的妃子是长什么样子的
    武城王黄飞虎世代是为商王朝服务,为商王朝守卫边疆。历来黄飞虎家族和商王朝和睦相处,黄飞虎家族也享受着商王朝的高官厚禄。到了黄飞虎这一代同样延续了这种美好的关系,黄飞虎被封为了武城王、黄飞虎唯一的妹妹也被商朝的大王封为妃子,他们一家都享受着荣
  • 被妖魔化的皇帝 商纣王其实是贤主?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丑化和诋毁失败者,是胜利者的惯用手段。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是顺应天意,是众望所归。商纣王就是一个被严重妖魔化的失败者。历史上的商纣王不仅是一个容貌俊美、力
    12-21 商纣王
  • 武王伐纣事件简介 周武王是如何攻打商纣王?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
  • 商朝灭亡原因竟是喝酒?商纣王只因太爱喝酒?
    3000多年前,曾经显赫近600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关于商代灭亡的原因,许多先秦的典籍都归之于饮酒。周公曾经发布《酒诰》,以商代亡国作为教训,严禁周人饮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胁。从中我们能体会到周公对饮酒充满了反感、充满了恐惧,似乎只要喝酒
  • 揭秘:纣王曾华丽逆袭 妲己专业颠覆30年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帝王的逆袭是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故事桥段。如康熙、唐太宗、秦始皇,都有逆袭的传奇故事存在。反正只要是有名望的帝王,仿佛都在年轻的时候伴随着瓜分皇权的恶势力,咱这回说的是《封神演义》里的纣王,他其实也是个
  • 暴君商纣王支持”裸奔运动“背后的真实原因
    其实,纣王让男女在沙丘苑囿里裸奔,未必就是淫荡。古代有“欢乐谷”的遗俗,为的是解决未婚男女的性问题。周代时,也依然组织男女于桑林里“奔”。《周礼》规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商周盛行裸奔,并非纣王淫荡 司马迁在《史记·
  • 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 绍牧野之战立周朝
    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大家所熟知的《封神榜》就有商纣无道,人民受苦,后来姬发和父亲一起伐纣的故事,在历史被成为牧野之战,后来周武王姬发战胜纣王,建立周朝,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姬发伐纣的相关故事吧。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
  •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 让宫女赤身裸体酒池里嬉戏
    “酒池肉林”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端奢侈腐化、骄奢淫逸、只知享乐的生活,总之是个贬义词,创造这个成语的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朝的最后一名国君商纣王。提起商纣王,看过《封神榜》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他是里面最大的反派,他荒淫无道、无恶不作、奢侈
    12-05 商纣王
  • 探秘 商纣王和姜王后、妲己的墓地都在何处?
    出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东行十五里,在河口村北的淇河西大堤上,有一座高大的土冢,这便是商纣王的陵墓。这里绿柳依依,淇水环绕,明代以前即被列为淇县八景之一,曰“纣窝滩声”。明嘉靖《淇县志》载:“纣王窝,在县东四流社淇河内,纣葬于此,故名”。纣
  • 商纣王荒淫无道?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大家都知道商纣王吗?就是那个酒池肉林的暴虐王,整天跟妲己乱搞,结果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的人。后世人如今常用酒池肉林来形容执政者荒淫无度,可见得商纣王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但历史上的商纣王真的是如此变态之人吗?其实,商纣王在很多地方还是很有贡献的。
    11-26 商纣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