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之为相 李适之的罢相作有何深意

   2020-06-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适之是唐朝的宗室,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或许是因为宗室的关系,他进入仕途不需要经过科举。年纪轻轻就被任职为左卫郎将。日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河南府尹。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黄河的支流谷水和洛水泛滥,朝廷屡次派人治水,收效甚微,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

李适之是唐朝的宗室,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或许是因为宗室的关系,他进入仕途不需要经过科举。年纪轻轻就被任职为左卫郎将。日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河南府尹。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黄河的支流谷水和洛水泛滥,朝廷屡次派人治水,收效甚微,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于是,朝廷下诏,令李适之担任治水要职。李适之修筑了上阳、积翠、月陂三处提拔,成功治理了谷水、洛水的水患。因他治水有功,唐玄宗下令立碑纪念。更为尊荣的是,这块碑由永王李璘撰写碑文,太子李瑛题写碑额,同时进封其为御史大夫。从此,李适之正式进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开元二十七年,对李林甫唯唯诺诺的,被张九龄称为“目不识书”的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接过他的担子,进封为左相。

李适之有个爱好,那就是饮酒,而且其饮酒的豪爽程度丝毫不逊于李白。但凡饮酒的人,性格都比较豪放,当然,比如李白,比如贺知章。李适之也犯有同样的毛病,“性简率,不务苛细”,用现在的话说,是个有些大大咧咧的人,对细节不过分讲究。不过,这样的人,在权力的斗争中,注定要落败,何况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在和李林甫的斗争中,李适之几乎没有赢过。某天,李林甫找到了李适之,对他说:听说华山有座金矿,富可敌国,但是陛下还不知道。第二天李适之就把这件事情奏知了唐玄宗。李林甫趁机出列说: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不过华山是大唐的龙脉,王气所在的地方,也是当今皇上的本命山,开采金矿会毁了大唐的王气的。唐玄宗听了之后很不悦,对李适之说:你办事太草率,没有李林甫那么心思缜密,日后凡是都要问过李林甫再上奏。李适之听了之后万分惶恐,从此唐玄宗也对他日渐疏远了。

没过多久,李适之的好朋友刑部尚书韦坚等人陆续被李林甫诬陷罢职,李适之自感不能幸免,主动上书要求免去其相职。天宝五年,唐玄宗遂了他的愿望,罢去其相职,改授太子少保。就这样,李适之五年的任相仕途无疾而终。

在其任职期间,工作也算勤奋,所谓“在公克勤”,他政治清明,宽厚仁爱,深受士民的爱戴。

罢相作 李适之

唐天宝五年,李适之在和李林甫的政治斗争中落败,自请免去左相一职,改授为太子少保。李适之终于卸下了一身重担,对此感到无比轻松和欣喜。当天晚上宴请亲朋好友,在席间作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意思是说,我给贤者让了路,所以我不当宰相了,而我也乐意这样天天饮酒,不再有当宰相的时候那么多繁琐的公务要处理了。只是昔日门前车马络绎不绝的宾客,今天在我罢相的时候,又有几个肯来呢?

前两句道出了他现在的境况,皇帝很高兴,我让贤了,而朝中的事情跟我也没关系了,我尽情饮酒,公私两便,各自精彩。“乐圣”是一语双关,一是指代皇帝,二是指代酒,古时称清酒为“圣人”。而第三、第四两句,则道出了今时今日寥落的心情。虽然他并没有为自己罢相的事情感到难过,但昔日车马盈门的宾客,今日来的,才算是真正的亲友了。此时和当时情况迥异,敢来赴他的宴的,都是不怕得罪李林甫的。这两句中,似乎还带着一些自讽和嘲弄的意思。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特意引用了这首诗,衔杯乐圣称避贤,可谓酒逢知己,诗逢知音。

然而,李林甫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李适之一党。没多久,李适之的好友御史中丞韦坚被李林甫陷害,被流放到岭南,不久便遇害。李适之感到惊惧交加,服毒自尽。一代清流,竟死于奸臣之手,可谓惋惜。当时人们把李适之和张九龄相提并论,他为了朝纲清正,和李林甫“争权不已”,最终却死于非命。如他一直担当宰相,虽不敢说能像姚崇、宋璟那样延续“开元盛世”那样的辉煌政绩,但也不至于像李林甫那样误国误民,至少安史之乱没有那么快爆发。

李适之的死,让他的这部作品更赋予了神秘色彩,此诗也因此变得更为著名。

 
标签: 李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德宗李适与茶叶的故事 历史上的“爱茶帝”
    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不唯文人雅士,历代许多帝王也颇嗜茶,乃至流传下不少典故。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爱茶成名的皇帝……唐德宗李适(“适”,拼音:kuò,公元742—805年),唐肃宗李亨长孙、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10代皇帝
  • 将五姐妹纳入后宫 唐德宗李适真是狮子大开口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位皇帝经历过安史之乱,当过兵马大元帅,前半生各种功绩繁杂,就先唐玄宗一般,本以为可以搞出个后唐繁荣来,但结果还是及时行乐的主。唐朝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但是当时的伦理可是非常乱的,比如李世民
  • 不做贵妃做民妇 唐德宗李适的贵妃王珠的婚外恋
    唐朝第十代皇帝,唐德宗李适(742--805)他是唐代宗长子,大历14年779年4月,唐代宗驾崩,太子李适即位后执政26年。作为一国之君在鼎盛时段,他最窝火的是在情感方面受挫,一见钟情的美才女不爱他,对他的百般恩宠很烦。众所周知,封建社会但
  • 唐德宗李适为何开导宰相受贿?又有什么结果呢
    煌煌五千年历史,真可谓无奇不有。在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循循善诱地告诫他的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没想到这位正直的宰相不仅不领情,而且义正词严地给他的顶头上司讲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大道理,换言之,给其上了一节廉政教育的课。结果,皇帝讨了个
  • 唐德宗李适简介 唐德宗之后的皇帝是谁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德宗李适有着怎样的一生,他之后的皇帝又是哪一个呢?唐德宗李适简介唐德宗李适(kuò),唐朝第九位皇帝,于779年-805在位。742年,李适出生,他是肃宗李亨的长孙,李豫长子,生母是睿真沈皇后。李适应该说从小就生活在盛世,少
  • 唐德宗李适有何早年经历?唐德宗李适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742年5月27日),李适出生于长安大内宫中。是唐肃宗李亨的长孙、唐代宗李豫的长子,母为睿真沈皇后。李适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德宗14岁时(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十一月,爆
  • 唐德宗李适几个儿子?唐德宗李适的子女有哪些
    唐德宗李适几个儿子?唐德宗李适的子女有哪些儿子唐顺宗李诵,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的长子,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腊月初二(1月8日)出生于长安。806年逝世。去世后谥号为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葬于丰陵。肃王李详,肃王李详,唐德宗李适
  • 唐德宗李适为何开导宰相受贿?唐德宗李适简介
    煌煌五千年历史,真可谓无奇不有。在唐代,竟然有一位皇帝循循善诱地告诫他的宰相:受点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没想到这位正直的宰相不仅不领情,反而义正词严地给他的顶头上司讲了一番反腐倡廉的大道理,换言之,给其上了一节廉政教育课。结果,皇帝讨了个老
  • 一封拯救大唐帝国的检讨书 李适皇帝是这样写的
    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爱乱认亲戚,明明姓王姓刘,偏偏说自己和姓张的玉皇大帝是一家,美其名曰“天子”。既然是天的儿子,继承了神的基因,自然就不会犯错,所以皇帝们一般从不认错,即使是杀了亲爹的大错。但是,个别皇帝偶尔也会认错,写个检讨书,这倒不是因
    09-28 唐朝李适
  • 李适之怎么进入了大唐王朝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
    李适之为相李适之是唐朝的宗室,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或许是因为宗室的关系,他进入仕途不需要经过科举。年纪轻轻就被任职为左卫郎将。日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河南府尹。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黄河的支流谷水和洛水泛滥,朝廷屡次派人治水,收效甚微,还耗费了大
    09-22 唐朝李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