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清朝下台袁世凯对隆裕太后说了些什么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世上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政客的立场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人几轮谈判之后,达成了南北统一,袁世凯出任总统的共识之后,如何让满清王朝体面地逊位,就成为袁世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让清廷退位,如何让统治中国二

世上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政客的立场随着利益的变化而变化。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与南方革命党人几轮谈判之后,达成了南北统一,袁世凯出任总统的共识之后,如何让满清王朝体面地逊位,就成为袁世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让清廷退位,如何让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满清王朝心甘情愿地退出历史舞台呢?如何运作清廷退位是件技术活儿,运作得不好非但总统当不成,国家都会陷入无穷的祸乱之中。

老袁的逼宫游戏从1911年12月下旬早就开始了。老袁不是傻子,他当然不能自己出面去劝隆裕太后退位,这不就成了他自己猴急要篡位了吗?老袁得先营造一种舆论氛围,让清廷亲贵们都感觉到真的是大势已去。袁世凯首先让手下的马仔梁士诒打电报给大清驻俄公使陆徵祥,让这个陆公使串联所有的驻外公使一起打电报给国内,劝说皇帝退位。这个陆徵祥是个自幼接受西方教育的基督徒,他的脑子里都是洋人那点玩意,早就觉得皇帝应该下台了。于是,陆公使真的与所有的驻外公使一起联名给国内发了一封电报,说什么共和已经是大势所趋,恳请皇上退位,和平解决南北争端。

外交界的这个立场让满清朝廷颤抖了,这意味着相当有影响力的一股势力已经抛弃了清廷。老袁出手的第一招成功了!

下一步,老袁就开始搞搞那些冥顽不化的满洲王公了。他先是给朝廷上了个折子,说:“库空如洗,军饷无着,请将盛京大内、热河行宫旧存瓷器发出,变价充饷,以救目前之急。”老袁开始跟朝廷喊穷要钱了!接着,老袁又命部将姜桂题电奏朝廷,请求朝廷饬令亲贵大臣从自己腰包里掏钱,来赞助前线军饷。隆裕太后被老袁这么一将军,还真没办法了,只好令宗人府传知各个王公亲贵,要他们“毁家纾难”。这些脑满肠肥的王爷,别看各个家资丰厚,但各个也都是铁公鸡,谁愿意把自己的银子往外拿。

太后下了懿旨,但肯拿钱的也没几个。巨贪首富王爷奕劻拿出十万两,其余的有三万、两万、几千的不等,还都像剜掉心头肉一般。老袁敲敲这些王爷们的竹杠,不单是为了整几个钱花花,更深层次的用意是在逼迫他们赞成共和,不再当和谈的绊脚石。老袁还不肯罢休,面奏隆裕太后说什么没有军饷,士兵都快哗变了,逼着这个可怜的女人拿出私房钱八万两黄金给老袁当军饷。

这些都不过是老袁逼宫游戏的序曲而已,在南方孙中山那些人明确保证在清廷退位之后,会将总统之位相让的时候,老袁的逼宫游戏才正式开始了。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与内阁大臣联名上折子密奏朝廷。隆裕太后看完这封折子之后,竟然抱着小皇帝溥仪一顿大哭。这是怎样的一封折子呢?是什么内容竟让皇太后如此失态呢?

老袁先是向太后报告了一通议和过程,还告诉太后现在海军都叛变了,前线将士也没有军饷了,日本人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辽东半岛,外蒙在俄国人的挑动下也是岌岌可危,举国上下可谓人心涣散。老袁说的都是实情,但文笔却是极尽恐怖之能事,这还不吓死可怜的隆裕太后了吗?接着,老袁再笔锋一转,进入正题,说:

“环球各国,不外君主、民主两端,民主如尧舜禅让,乃察民心所归,迥非历代亡国之可比。我朝继继承承,尊重帝系,然师法孔孟,以为百王之则,是君重民轻,圣贤业已垂法守;且民军亦不欲以改民主,减皇室之尊荣。况东西友邦,因此次战祸,贸易之损失已非浅鲜,而尚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改革而已。若其久事争持,则难免无不干涉。而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益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民军所争者政体,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太后、皇上何忍九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势,以顺民心。”

老袁奏折的这番话,读起来真的让人心惊胆寒,原先说什么一定要坚持君主立宪的那一股豪情都跑到九霄云外了,什么不能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恻隐之心也没了踪影,剩下的就是你清皇室再不退位,小心象法国大革命后,波旁王室那样子孙“靡有孑遗”的下场!可以说,这是一封字字句句都象刺刀一般的奏折!倘若老袁不从政,去当个演员也肯定是个演技派。你别看老袁奏折里的内容是那样血淋淋的,充满着杀气,但是老袁捧着奏折当着隆裕太后面念的时候,却是一副伤心欲碎的样子,咱们来看看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对这一幕的回忆吧:

我糊里糊涂地做了三年皇帝,又糊里糊涂地退了位。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唯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

嚎啕大哭的袁世凯,心里是美的,他看到自己的这一幕苦情戏已经吓到了隆裕这个可怜的娘们,心中能不狂喜吗?

 
标签: 太后 清朝 袁世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