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除掉魏延后为何有落得流亡自杀的下场

   2020-10-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他却居功自傲,企图另谋他法。当时诸葛亮病危,以免扰乱军心,所以私下跟杨仪、费祎等人商讨后事,并安排实施自己退守的战略。诸葛亮本来是让魏延去断后,

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他却居功自傲,企图另谋他法。当时诸葛亮病危,以免扰乱军心,所以私下跟杨仪、费祎等人商讨后事,并安排实施自己退守的战略。诸葛亮本来是让魏延去断后,如果他不同意,就命令大军自己退。

杨仪当时却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他先让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当然不同意,所以想跟费祎合作,部署接下来的具体事宜。费祎知道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借口要跟杨仪商量一下,火速跑回大营。当时魏延反映过来肠子都悔青了,着急派人去打探杨仪等人的消息,知道他们要按照孔明先生生前的安排行事,当下怒火中烧,率部下朝南方撤退,在途中不断烧毁顺山建造的阁道。

杨仪一行人紧随其后,追上魏延部队就是一顿数落,他感言,丞相尸骨畏寒,他们就开始跟着魏延叛乱。部下听了立马惭愧不已,都四下逃走,魏延被逼无奈,只能带着儿子跟自己身边的亲信伺机逃亡,最后还是被杨仪的手下擒拿,并杀死了。

杨仪位居蒋琬之下

按道理来说,杨仪这是为蜀国立了一个大功,就凭这一点,他完全可以顶替诸葛亮的位置去担任丞相一职。没想到到了最后,刘禅却赐给他一个中军师的职务,既没有当上丞相,也没有自己的军队。丞相的职位却给了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如他的蒋琬。杨仪本来就心胸狭隘,心中容不下一粒沙子,这可倒好,自己生气就算了,他整天摆个臭脸,逢人就说,来表现他的不满。这样一来,身边没几个人敢接近他。

费祎当时跟他也算是交好,特意去看望他,他却口不择言地说自己要是当时跟魏延一起大伙,哪会有今天这番凄凉的场面。费祎一听,这明显是有叛逆的念头啊,于是私下揭发了他,最后杨仪被流放,即使这样,这家伙仍然是不消停,继续上书表达自己的委屈与朝廷的不公,终是被朝廷下令逮捕,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杨仪非孔明宰相之选

事实上,杨仪早就应该有觉悟,既然诸葛亮当时并没有给他任何的职位,而只是让他领军,那么他绝对不是诸葛亮心中的宰相人选。而他在魏延的事件上也绝不只是简单的立了大功,从根本上来讲,魏延的部队最后溃不成军是有他的责任的。当时诸葛亮要求的是让他们派人去传达丞相的遗命,而不是简单的去试探,最后才让魏延有继续作战的念头。

杨仪的犹豫,给了魏延可乘之机,人前面跑了,他后面才仓促地进行追赶,这也违背了诸葛亮当初的本意。虽然诸葛亮在魏延和杨仪两个人之间很明显是倾向杨仪,但是他不把军队的大权给杨仪,也说明了诸葛亮对杨仪也是有诸多顾虑。他们之间首先存在这思想决策上的分歧,诸葛亮认为北伐的长久战略应该是稳扎稳打,逐步攻进,而魏延的思想却是一口气打一场胜仗,所以当时魏国的问题如果让杨仪决断的话,他也会选择走跟魏延一样的路子。

杨仪失败的根源

更何况,在一路走来,诸葛亮很肯定杨仪的才能,但是他的心胸狭隘。而魏延却不一样,他对待手下很好,只是心高气傲,所以周围的人都让他三分。当然杨仪可并没有对杨仪有丝毫退让。这中间,费祎始终保持着和事佬的角色。一旦发现两人眉头不对,立马在中间进行调和。这也是后来费祎可以官居宰相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人家这也算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呀!

所以杨仪失败的根源就在这里,他既容不得别人跟他意见不和,也不听从上级的指示。虽然他的能力和才干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诸葛亮早就预测到,如果宰相由他来担任的话,那么周围跟他意见相悖的人势必是要遭殃的。尤其在面对魏延那件事上,他不但没有考虑到因为自己传达的失误,导致军队的支离破碎,反而居功自傲,到处抱怨自己的处境。这也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肯定不会那么乐观。

 
标签: 魏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谁杀了魏延他是被冤杀的吗 魏延是谁杀的
    1、魏延是被马岱斩杀,并诛灭三族。2、《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其意是说魏延只是反对马岱北上作战,并没有叛变的意思。然而杨仪造谣魏延要造反,致使魏延冤死。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也认为
  • 三国杨仪简介 魏延和杨仪有何恩怨?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 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建兴五年(227
    12-29 三国魏延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汉中太守一职,是蜀汉要位,其地位不次于“荆州牧”,得此职相当于“第二关羽”。当这块云彩飘落到魏延头上下起雨来时,蜀汉众将无不艳羡。个性同本领一样强,这是魏延的特点。关于他的才气与功绩,无论史书还是演义,都是公认的卓著。每次战役均打前锋,斩王
  • 诸葛亮为何临死前还要遗计马岱杀死魏延
    每每看点评三国的文章,当提到三国里谁死得最冤的时候,四大叔魏延(为什么叫魏延四大叔呢?额,估计得是八零后以上年纪的朋友才知道,哈哈)都排第一,为什么呢?四大叔可是五虎将死后,蜀汉的第一将啊,也就是和我们的诸哥有些意见不和,诸哥就在临死前还要
  • 大将魏延能争善战为何不能成为蜀汉五虎上将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魏延有多厉害魏延,蜀汉刘备手下的一名大将。他从早年间便跟随刘备,在刘备支援刘璋抵抗张鲁大军时,魏
  • 魏延为何不能跻身进入蜀汉第一武将行列之内
    魏延是蜀汉大将,颇有谋略。此人精通军事,而且武艺高强,昔日曾受到刘备的重视。当年刘备命人镇守汉中的时候,众人都以为非大将张飞莫属,结果刘备却中意魏延。刘备问魏延如何应对,魏延说:“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
    12-26 魏延武将
  • 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造反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魏延为什么造反呢?当时诸葛亮打仗的时候就喜欢自己部署好,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魏延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每当和诸葛亮意见不一样的时候,就喜欢顶撞诸葛亮,诸葛亮估计觉得他挺烦的。至于最后魏延为什么会造反呢?其实魏延根本没造反,
  • 赵云官职为何比不上其他五虎 甚至不如魏延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于邺与云相遇,随从至荆州,战博望,出长阪
    12-24 赵云魏延
  • 魏延为什么造反?揭秘三国魏延造反的原因
    诸葛亮打仗喜欢把每个人当棋子使,让你干啥就干啥,别问为什么,魏延能自己思考,每有意见和诸葛不符就顶撞,诸葛估计烦他了。至于最后反叛,是被杨仪小人陷害的,政治上的夺权,根本没有叛变。魏延是个将才。但做事急功近利,向诸葛献计出子午谷出长安就是个
  •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 魏延到底最后谋反没有
    历史上的魏延魏延出生年月不详,字文长,是义阳(现在的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中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曾经在刘备入蜀的时候率领部曲追随而去,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魏延和长史杨仪向来不和,后来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加剧,最后被杨
    12-23 魏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