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 刘备入蜀的最大功臣!

   2020-12-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都说诸葛亮乃旷世奇才,得到就能得天下,殊不知,他画下的隆中对那一块充饥的大饼,还是法正实现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法正,刘备的蜀国能否建立还是一个谜。隆中对,是诸葛亮一生最出彩的地方。想想,一个毛头小子,还未走出茅庐,就摇着一把破羽毛扇,把天下

都说诸葛亮乃旷世奇才,得到就能得天下,殊不知,他画下的隆中对那一块充饥的大饼,还是法正实现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法正,刘备的蜀国能否建立还是一个谜。

隆中对,是诸葛亮一生最出彩的地方。想想,一个毛头小子,还未走出茅庐,就摇着一把破羽毛扇,把天下当成锅盔,切成了三大块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并将其做为自己的见面礼,送给刘备,让刘备赶快去拿来。刘备一听,勾得哈啦子流了老长,可智商不够,睁着眼睛望着,难以到手。孔明呢,沙盘作业虽精,口头规划出笼,可仍等于一个零。而把这个零最后变成一百,变成一个真正无限大的数字的,不是别人,是陕西眉县人——法正。可以说,隆中对能够成为现实的幕后推手,不是孔明,是法正。

隆中对之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刘备集团仍是一群犀利哥,流浪流浪,流浪远方。最后,还是孙权看不下去了,善心一发,将妹妹嫁给老刘,同时,借给他一块地方。不然,自己妹妹也成了流浪者,观瞻不好。这借出去的地方,就是荆州。

可是,荆州是四战之地,用孔明的话说,“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同时,由于娶了个强势老婆——孙小妹,丫头不爱红装爱武装,整日挎着剑拎着刀,把个刘老头吓得够呛,险些没有血压飙升变成植物人。由于孙小妹娘家势大,嫁妆丰厚,腰杆就硬,不时还给自己老公来点家庭暴力,让他狠狠品尝了一下入赘女婿的滋味。此时,刘备急需自己的根据地,摆脱吃软饭境地。可是,孔明也无法,只有摇头长叹,羽毛扇摇得呼呼的,也摇不出主意。

进退不得之际,法正屁颠屁颠来了。那时,法正是做为刘璋使者,来荆州见刘备,来搞外交的。两人坐下,一番长谈,法正将二刘一比较,觉得刘璋太窝囊,简直一个林妹妹一般,守不住蜀地。这个吃软饭的刘皇叔,虽然没有胡须,可还算个纯爷们儿。于是,他打算将蜀地做为礼物,送给刘备。这样做,对法正而言,当然有私人利益在内,但是,同时也为蜀地百姓赢得一段和平日子。因为,刘备占领蜀地,毕竟给蜀地带来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日子,以至于蜀地“吏不容奸,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若是刘璋,绝不会达到这种情景。在乱世,暗弱如刘璋者,难以辖制手下跋扈军人,只会让蜀地更乱,成为“杀人如麻”的乱世。法正的贡献,就在于这。他看好刘备,就很殷勤地劝他,赶快拿下蜀地,做为根据地。他的观点,比孔明隆中对更实际,也更具有实践操作性,道:“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在法正的劝说下,刘备感到腰杆子硬了,欲望膨胀了,也不认刘璋这个兄弟了,终于拍板定案,决定拿下益州,再不呆在荆州受气。刘备集团的哥们儿一听,一个个高兴得鼻涕冒泡,载歌载舞的,他们已经尝够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现在,他们终将有了一块根据地。

隆中对,对刘备集团而言,是画饼充饥,大家都抱着一个梦苦苦度日,遥望将来,如等待戈多的两个傻子。现在好了,法正一来,这个梦就触手可及了,这个画着的锅盔,就货真价实地放在了他们面前,散发着香喷喷的味儿。可是,要将饼子吃到嘴里,咽进肚子,还得费一番周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么进川,实在是当务之急。这点,法正早就想好了,没背离刘璋时,就埋下了伏笔,劝刘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刘璋一想,得,毕竟都姓刘,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就和刘备认了一家。

然后,法正又趁机劝刘璋,你老先生不是怕对头张鲁吗?不是每天胆战心惊吗?得,教你一个绝招,让你刘大哥来,一顿拳头,还不把姓张的老小子揍得满地找牙。刘璋的耳朵虽没刘备的大,可特软,心说,对呀,为什么不呢?我又不是脑残,怎么想不到呢?如此以来,刘备就接受了刘璋的邀请,带着部队,明里去帮刘璋揍人,暗地里是去占领蜀地,“溯江而西,与璋会涪”,敲锣打鼓,很轻易地进入天险,随之露出本来面目,“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刘璋这才醒悟,自己这叫干什么?明显地开门揖盗。后悔莫及,又张皇无措。这时,他的一个叫郑度的参谋跑来,鼓着腮帮子,咬着耳朵,给刘璋想了一个办法,说,老板别怕,刘大耳朵带着一万多人来,没有粮草,缺乏辎重,靠向老百姓征集粮食来填饱肚子。我们来个坚壁清野,不和他作战,这样以来,他们攻不下城,没有粮食,只有喝西北风去。饿着肚子的刘备,“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这方法一出,没刺激到刘璋,把刘备吓得浑身稀软。

当时,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你刘备没军粮,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到时,有你小子哭的。刘备慌手慌脚找到法正,说,哥们儿,我要玩完。法正听了,嘎嘎一笑,安慰老刘,别怕,郑参谋计策虽好,刘璋一定不会用的,你该吃吃嘛该喝喝嘛,该给孙小妹写情书还是照样含情脉脉地写。

刘备不信,可不信不行,间谍回来说,刘璋不采纳,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不但不用,还让郑度下了岗。刘备一听,乐得嘎嘎的,加紧进军步伐,三军一鼓作气,攻到成都门户雒城。刘璋这回很硬气,表现得很爷们儿,带领军队,坚决抵抗。刘备攻不下来,很无奈,每天呆在军营了,编起草鞋操起旧业解闷。法正又一次上场,替刘备解围,他操笔给刘璋去了封信。

在信中,法正分析当时的形势,蜀地门户洞开,百姓箪食壶浆,迎接刘备,三分之二的土地已被刘备攻占,而且,后续部队仍在不断涌来,总之一句话,你刘老板蹦跶不了几天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开门迎降。信的最后,法正说:“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言外之意,投降,可以保全你和你的家人。刘璋接信,看罢长叹,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不久,举成都投降。

刘备集团终于有了一块根据地,一时文武并集,风云际会,连孙小妹也被赶回娘家,为自己的强悍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法正的贡献,孔明大夸特夸,“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对刘备集团来说,法正到来,让他们如虎添翼。

汉中于蜀中,自古地势相联,如同咽喉。取蜀中,如没取汉中,仍如门户洞开,无险可守。刘备得到蜀地,可是,此时汉中已属曹操。原来,曹操也不笨,见刘备攻蜀地,忙也下手攻汉中,把张鲁的地盘扒拉到自己怀中,心说,大耳朵,我让你聪明,以为蜀地是碉堡啊,我届时由汉中进兵,在你软勒上开刀,让你哭都来不及。也因此,此时蜀地一日数惊。

可是,攻下汉中,曹操却停下了脚步,他选了连襟夏侯渊做汉中统帅,自己巴巴地跑回许都,不为别的,为了争权夺利,分封王爵。史书言,他如愿以偿,“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老曹魏王弄到手,过了一把超级官瘾,可乐极生悲,丢了汉中,连自己连襟也丢了脑袋。从此,曹操有生之年,再也没能踏上蜀地一步。

给刘备出此计策的,仍是法正。攻占蜀地不久,法正找到刘备,问他,曹操占据汉中,担心不?刘备说,超担心,你没发现吗,我为此吃不好睡不好,简直瘦成了赵飞燕了。法正笑笑说,别怕,我就是为汉中来出主意的。用法正的话说,老曹这家伙攻下汉中,不来攻蜀地,一定是有急事,跑回许昌,安抚后方去了。现在,他派他的连襟做统帅,那家伙脑袋被门挤过,只有一身蛮力气,没什么可怕的,他绝对不是刘将军你的对手,你揍他,那是一揍一个准。刘备摇摇脑袋,心里还有点怕。法正知道,刘备有皇帝瘾,于是就对症下药,劝他,如果能攻下汉中,广聚粮食,“上可以倾覆敌寇,尊奖王室,中可以吞食雍、凉,广拓境士,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刘备一听,好处多多,不去进攻不是傻瓜蛋嘛?于是,就开始进攻。刘备军在法正的指挥下,傍山而进,占据汉中的一处制高点,名定军山。夏侯渊一见,心说,这些家伙,站在高处,我的隐私不是全被看去了吗?不行,我得攻上去。于是,带着精锐大军,喊着口号,仰攻高山,一攻不下,再攻不下,三攻不下,极端懈怠时,法正对身边的老将黄忠说:“可击矣。”于是,黄忠带着大军,从高处飞马扑下,战鼓雷鸣,刀枪映日,“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夏侯渊是曹军猛将,少有败绩,一旦被杀,全军震动,个个浑身发抖,一时军败如山倒。

曹操接到信息,很是无奈,只有带兵自征。刘备听到消息,得意地说,来也白来,此时你军心已散,“曹公虽来,无能为矣,我必有汉川”。果然,曹操赶到,指挥大军反击,一败再败,甚至被射落一颗门牙,裹着伤口,满嘴流血急急归去,路上很是疑惑,这个织草鞋的老刘,怎么突然就会用兵如神了,难道上了什么特级军校?一问,原来是有个好参谋长,于是很不服气道:“我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而且,回到许昌后很痛心地道:“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他所说的奸雄,不是他那样的人,是指英雄。可惜,为时已晚。

汉中一下,蜀汉连成一体,从此,刘备集团的江山,也就是这儿一片天地了。大家守着这个摊子,乐呵呵地称孤道寡,很是满意。法正呢,仿佛是为刘备的事业而来,为了蜀汉的江山而来,为了这一片宁静祥和而来。攻下汉中的当年,刘备长袍飞舞,登上宝座,自称汉中王,法正做了尚书全、护军将军。第二年,他就死了。蜀汉的事业,从此,也就被拘限于法正规划和攻打的范围之内,再没扩大一尺一寸。以后,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曾六出祁山,向魏国叫板;姜维也曾多次出兵,和魏军对峙。可是,无论如何努力,也没给蜀汉增加一尺土地。

法正死时,四十五岁,正是盛年。刘备悲催之极,也痛苦至极,“流涕者累日”。他的参谋长死了,他的战胜攻取生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法正死后的第三年,刘备仍带着开疆拓土的想法,带着大军,拒绝所有人的劝告,顺江而下,攻打他的大舅子孙权,准备趁机把东吴给灭了,再辉煌一把。可惜,最终被东吴人一把大火,和火烧赤壁前后辉映,把刘老头烧得灰头土脸,大败而归,呆在白帝城里,气得拉稀,不久死去。

这时,大家再一次怀念起已死的那位陕西眉县人,尤其孔明,一说起法正就娘们儿一样流着泪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惜,一切已成现实,难以穿越。法正已死去整整三年了,坟垄上的草,已经青葱一片了。他不是刘备集团的元老旧人,也不是荆襄时就归依的人。可是,他以自己的智慧,赢得刘备集团的尊敬,赢得自己一席历史的席位,成为三国天空的一颗闪亮的星座。他不是三分天下的图上作业者,却是真正的推手。

天府之国,在诸葛亮治理下成为最富裕的地方,可是,在法正手上,才有了这个基础。以一人之身兼一国兴亡之重任,就蜀汉而言,不是孔明,应是法正。

所以说,诸葛亮有政治才能却缺乏军事谋略,如果没有法正的辅佐,相信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刘备都会饱受欺凌之苦,说不定哪天就城破身死了。

 
标签: 功臣 刘备 法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 明朝开国功臣下场是怎样的
    1、韩国公李善长:朱元璋将他比作萧何,后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的名义,将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70余口全部处死。2、宋国公冯胜:朱元璋诰词中称他胜兄弟亲同骨肉。蓝玉案发两年后被赐死。文献记载:上召胜饮之,酒归而暴卒。3、颖国公傅友德:
  •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主要杀了哪些开
    1、刘邦杀了六位开国功臣,全部都是在刘邦身边辅佐的奇才。2、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后警戒之心越来越强,加上刘邦本人生性多疑好猜忌,害怕他们在将来会有谋反之心,在自己内心非常恐惧下把自己身边的武将或者是分封的功臣全部杀害,有的甚至被满门抄斩,无一幸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皇帝赏赐功臣黄金 此后巨额黄金为何一夜间消失
    中国古代从秦汉时期开始,黄金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帝王们往往大手一挥,慷慨地赏赐、馈赠动辄成千上万。楚汉争霸的关键时刻,汉王刘邦听从了谋士陈平的计谋,派陈平携带40万两黄金到楚国动作反间计,结果收到了奇效,致使西楚霸王离间了“亚父”范增,导致
    12-31
  • 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土木堡之变护驾功臣袁彬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
  • 雍正为何要除掉功臣年羹尧
    年羹尧、隆科多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两把利刃,没想到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到底原因何在?以往一些清史研究者多以年羹尧、隆科多“骄纵不法”作为唯一的答案,这是不准确的,也没有道出年、隆遇难的真相。雍正为了制衡胤禩、胤禟、胤禵,搞了一些政治上
  • 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
    12-31 东汉
  •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文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
    早年经历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
  • 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