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为何要选清东陵作为帝王陵寝

   2020-02-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夏,清军将领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军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抵达北京,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并从这一年起称为顺治元年。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初,多尔衮在古北口外行猎时坠马受伤,不久即死于喀喇城。已是14岁的顺治皇帝终于摆脱了羁绊,开始亲政。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马兰峪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

1651年,清顺治八年的一天,清世祖福临(顺治)携大臣、侍从来到遵化的马兰峪境内狩猎。此次顺治皇帝的出行,名为狩猎,实际上却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它关系着未来大清王朝的江山基业--就是为自己,也为未来的大清帝王,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建造一座皇家陵园,让大清龙脉延续,一统江山万年。

有野史记载,当顺治一行人来到马兰峪镇一带凤台山时,顺治来到一处高坡,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顺治帝不禁对周围的环境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翻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于是命随行堪舆大臣和钦天监官员架起罗盘,按八卦方位,二十四山向,运用阴阳五行玄妙之机进行测算。所属臣僚和术士们已窥到皇帝的心事,又感到此处确是王气逼人,气度非凡:昌瑞山以北为"后龙",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照山;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弯曲流过,环抱有情。

从上面看,清东陵是"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青山环护,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对顺治说:"皇上圣明,深得搜地之窍,今观之支法,见龙脉自太行而来,势如巨浪,重冈叠嶂,茂草郁林,实属万乘之葬也。再看那山势如五魁站班,指峰拂手,文笔三峰,恍若金盏,形若银瓶,恰似千叶莲花,真乃上上吉地也!"

于是,顺治将手上佩戴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陵墓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孝陵在修建时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尽管顺治帝选定了陵址,但由于当时清兵入关不久,基业方定,战火频仍,整个中国西部、南部、西南尚处于清兵与南明小朝廷以及各种武装势力的生死搏杀中。

在这种形势下,顺治帝以国事为重,一直未建自己的陵寝,直到死后的康熙一朝,才将陵寝建成。落成后的清东陵从选址、设计,到布局、结构都非常周密和讲究,殿宇、陵墓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既体现了封建王朝森严的等级,又具备了科学性和艺术性。难道这一切都始于顺治皇帝的那枚扳指吗?

这一疑问在康熙年间终于有了答案。据史料记载,康熙六年七月,也就是1688年7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提出要去看守孝陵,康熙不明白他的意图,于是派人去询问。苏克萨哈回答说:"世祖皇帝卜地时,蒙谕:'朕万岁后,尔等大臣之墓亦葬陵寝近地为善。'我即叩谢:'若得此,幸甚!'苏克萨哈又说:'卜阅陵地,非我一人侍从,曾有索尼、遏必隆,我等三人一齐叩谢。'"这段史料证明,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确实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

 
标签: 顺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如何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如何死的
    1、一种说法中顺治是因病而死。由于爱子、宠妃的相继亡故,顺治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身体在精神的影响下每况愈下,后来他染上天花,古代的医术不足以将他治愈,造成了他英年早逝的结局。2、另一种说法中顺治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了。历史文献中确实有福临参禅学
  • 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历史上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历史上顺治是哪个朝代的
    1、顺治,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 2、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
  •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样去世的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样去世的
    1、顺治是染上天花,染疾而死。2、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
  • 顺治皇帝做了多少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几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多少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几年皇帝
    1、顺治皇帝做18年。2、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顺治皇帝,顺治帝在位长达18年,但却在24岁就驾崩了,正直英年,却突然驾崩,不免引起人们的怀疑猜测。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顺治帝的《甄嬛传》 却是不一样的结局
    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顺治册立自己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这样,太后与皇后均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在后宫实现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局面。作为泰山国丈的舅舅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当天夜里新婚夫妇就在坤宁宫打了起来。1、悲惨的
    12-29 顺治甄嬛
  • 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顺治六岁继位之谜
    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六岁继位之谜: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嗣”,在他逝世之时,围绕新一任皇位的争夺便开始了。争夺这个位置的主角主要是两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一场蓄谋已久的斗争即将展开。我们先看
  • 揭秘明朝如此腐败 顺治为何还要向前朝学习?
    明朝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的管理下国力强盛,是军事大国强国。后期明朝政治愈发腐败,导致亡国,清朝入主北京。入关后的政权不稳,以致于在利用和清理、防范降臣方面煞费苦心。最终,当清朝在生存危险期渡过之后,在顺治十年左右,清廷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因
    12-29 明朝顺治
  • 阎崇年 顺治皇帝没有出家 死于天花死后被烧
    清朝在北京十位皇帝,有七位死在皇宫以外——康熙帝死在畅春园清溪书屋,雍正帝死在圆明园,嘉庆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道光帝死在圆明园慎德堂,咸丰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光绪帝死在西苑(今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宣统帝后为平民则死在北京
    12-27 顺治天花
  • 顺治将多尔衮鞭尸 他为何如此痛恨叔叔多尔衮?
    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就做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之间就发生了矛盾。第一,多尔衮是居功骄傲,独擅威权,顺治不满意了。第二,就是多尔衮把豪格给杀了,这个豪格带兵打仗,为清朝立下了功劳,下西安,战陕西,定四川,都是豪格。张献忠是豪格射死的,豪格带了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