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才子才女的苦命爱情 黄娥与杨慎的故事

   2020-03-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黄娥,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却不知黄娥。其实说起黄娥,大家首先是被她的才气所吸引、所叹服,而黄娥与其丈夫杨慎的凄美爱情也着实让人心生感慨。这样看来,黄娥简介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必要性了。黄娥,她是杨慎的妻子,大家都称她为黄夫人,其

黄娥,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却不知黄娥。其实说起黄娥,大家首先是被她的才气所吸引、所叹服,而黄娥与其丈夫杨慎的凄美爱情也着实让人心生感慨。这样看来,黄娥简介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必要性了。

黄娥,她是杨慎的妻子,大家都称她为黄夫人,其父亲是黄珂,官至尚书,而黄娥的母亲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所以黄娥从小就博通经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京城有名的才女黄娥。公元1519年也就是明正德十四年,其父亲黄珂为她选了个婆家,就是杨家,将女儿黄娥许配给杨慎。但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在婚后第六年被打破,一场持续了整整三十年的灾难,黄娥的丈夫杨慎触怒了嘉靖皇帝,被贬官就算了,还被发配到远方的云南。就这样,杨家从此之后就衰败了,但此时的黄娥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丈夫,而是选择和杨慎共进退,一路上跟随着丈夫杨慎,护送他直到云南。这样一对苦命鸳鸯在囚途中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之后,黄娥回到杨慎老家,开始了与丈夫分居的日子。在此期间,黄娥写下了很多诗和散曲来寄托情思,比如《寄外》《杨升庵夫人词曲》和《杨夫人乐府》等。

当年的离别最后造成生死两隔,21岁的黄娥最终成了71岁的婆婆,就这样结束了才女生涯,结束了夫妻分离。

黄娥故里

黄娥,女,明代女文学家,字秀眉。是状元郎杨慎的妻子,世人都陈琪为黄夫人。因为丈夫杨慎得罪了明嘉靖皇帝,于是被贬官发配至云南,自此开始了夫妻分离的生活。71岁的黄娥独自离开人世,而黄娥故里也成为了世人悼念她的场所。

在夫妻二人分别期间,黄娥以《寄外》闻名于当时,又因为特别擅长作散曲,著有《杨升庵夫人词曲》《杨夫人乐府》等佳作,而夫妻二人的《杨升庵夫妇散曲》被誉为“曲中李易安”。大家前往黄娥故里不仅可以感受黄娥的诗情才绝,更是可以通过诗曲感受到她与丈夫杨慎的凄美爱恋。黄娥故里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玉丰镇上,总的建筑用地大约7平方公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黄娥故里生态休闲走廊,共分为了七大功能区,就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七彩明珠”景区。这大大的提升了遂宁独特个性和人文品位。在黄娥故里内,黄娥诗碑、黄娥牌坊、黄娥主碑和其他碑林,一共有四十三块,展示了黄娥这一生的不同阶段,让我们对黄娥的了解又加深了一些,这些碑林就在“七彩明珠”中的“诗景画廊”中,所以说,黄娥故里还是很值得大家抽空驱车前往的。

黄娥故里也因此成为了具有国家4A级景区的故里景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此地,在景色宜人的环境中,看看黄娥的散曲馆、黄娥古镇等,感受分别30年的凄美情感。

黄娥 杨慎

说起黄娥,人们就不得不提到杨慎,黄娥杨慎两个人同属于一个时期,那么他们是什么关系呢?黄娥杨慎之间有什么故事呢?其实,黄娥杨慎是一对夫妻,是一对苦命鸳鸯。为什么这么说呢?

黄娥,明代著名的女文学家,同时也是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可以说黄娥是个德才兼备的美女子。因为《寄外》而闻名于当世,就是这样一个才女,却有着与她不符合的苦痛。丈夫杨慎得罪嘉靖皇帝后被贬官发配至云南,但在去云南的路上,黄娥一路紧随着杨慎,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此次分别竟然是30年后的生死离别,七十一岁的黄娥独自死去,恐怕两人都没想过那是最后一次见面了吧。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也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24岁的他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因惹怒皇上而被流放云南,后又称其为博南山人。难能可贵的是被流放的杨慎依旧很关心百姓疾苦,不忘国事,一路上遇到的那些贪官污吏等事时,杨慎不仅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来批判痛斥,还特意写信给云南巡抚希望他可以处理此事。公元1599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八年,杨慎也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二岁。

黄娥杨慎虽然一生并没有过得如何安稳,相反较为坎坷,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值得大家向往,即使从流放之后两人就分开了,但那一颗爱对方的心却从未停止。

 
标签: 才子 才女 明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这四个人,唐伯虎当然是最有名的,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给人留下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美名。但是真实的唐伯虎生活并不是那么如意,他20几岁遭遇了父母、妻子和妹妹接连去世,他
  •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1、唐伯虎。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2、祝枝山。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3、文征明。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
  • 大才子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实内幕!
    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
    12-26 才子
  •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柄。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也是国家教育制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怎么死的?
    唐伯虎是自然死亡。唐寅(1470?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居吴趋坊,和文徵明同岁而略长数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识,与张灵友善。初学画于周臣,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什么样的
    几百年来,唐伯虎已经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一出“唐伯虎点秋香”不知倾倒了多少人,而唐伯虎的风流故事也不知被演绎了多少次。在我们的眼中,他永远是那么的机智、有才、幽默、风流、帅气、乐观,可事实呢?很多影视剧里都说唐寅生长在一个富贵之家,是个典
    12-24 唐伯虎
  • 明代大才子汤显祖竟以性病为荣 还要写进诗文里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汤显祖写了一组七绝,共十首,寄给他的好友,当时处在病中的屠隆。汤显祖的这组诗题名为《长卿苦情寄之疡,筋骨段坏,号痛不可忍。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戏寄十绝》。所谓“情寄之疡”,即为当时“梅毒”的雅称。你把感情寄
  •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