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成为史上最豪放太后 其实是因为商鞅?

   2020-08-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电视剧《芈月传》前段时间热播,女主角“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开放的生活态度也被人津津乐道:宣太后执政期间,韩国曾向秦求救。宣太后在朝堂上说:“从前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很难受;先王把身子压在我身上,我却很愉悦。为什么呢?因为

电视剧《芈月传》前段时间热播,女主角“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开放的生活态度也被人津津乐道:宣太后执政期间,韩国曾向秦求救。宣太后在朝堂上说:“从前我服侍先王,先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很难受;先王把身子压在我身上,我却很愉悦。为什么呢?因为承宠对我有利。韩向秦求救,要拿什么让秦感到有利呢?”

这种开放的态度不止于言辞,且见于行动。宣太后曾与秦国北方强敌之主义渠君私通,还生了两个儿子,换来秦国北方边境的三十余年平静。晚年,她又杀掉义渠君、灭了义渠国。她还长期豢养情夫,并在临死前公然要求最爱的情夫殉葬。

这种开放一般被认为有两个原因:秦国地处西陲,受戎狄文化影响较大,故不那么重视礼教;宣太后执政期间,权势熏天,自我放纵。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也是特别重要的原因:商鞅变法。

商鞅曾把礼乐、诚信贞廉和仁义等列为毒害国家的“六虱”,认为国家要想强盛,必须先铲除“六虱”。在秦孝公时代,商鞅将上述理念付诸实践;孝公死,秦惠文王(宣太后的丈夫)即位,车裂了商鞅,但仍执行商鞅定下的立国理念——排斥礼乐和诚信贞廉。

礼乐是中原各诸侯国的精神财富之一,蔑视礼乐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倒退。而商鞅的“理想国”本就是以整个社会的道德倒退为代价而建立的。为加强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商鞅用律法强行要求有两个以上男丁的家庭分家。大家族消亡,小家庭直接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自然毫无抵抗力,这也直接导致了秦人家庭伦理的丧失。汉初的贾谊形容:秦时,儿子借给父亲一把锄头,常流露出施恩的神色;母亲拿几个瓢碗去用,儿媳就会说难听的话,真快赶上禽兽了。

同时,商鞅制造“特务国家”,连同床共枕的夫妻也有互相告密的义务,导致社会风气严重败坏。直到汉文帝时代,民众乐于告密的风气才得到扭转。为了让民众保持愚昧、利于统治,商鞅还驱逐知识分子、烧毁诗书,并且在战功和农耕以外不奖赏百姓,以此把民众变成鄙视学问、安心耕种的愚昧之人。

这些政策确实产生了商鞅所期待的效果。在宣太后执政时期,秦人普遍没有让子女读书上进的期望,几乎都在祈祷儿子孔武有力、利于耕战。宣太后死后不久,荀子来到秦国,发现秦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民众都很愚昧,相当害怕官府、相当服从。

古人曾有定论:“秦国之俗……寡义而趋利。”商鞅的治国手段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秦国民众的道德水准,另一方面彻底扼杀了秦国民众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使秦国沦为一个“笑贫不笑娼”的诸侯国——秦律公开“笑贫”,把穷当成原罪,规定:对那些无力娶妻只能入赘的穷人,不但不能分给他们田地,作战时还要强迫他们冲锋在最前线,早死早了事;他们的后代发达了,也要在档案中明白写上祖先是穷鬼、是赘婿。秦律还给穷人设置了一个专用的侮辱性的代词:“人貉(hé,一种像狐狸的野兽)”。

在这种“笑贫不笑娼”几乎成了官方意识形态的国家,宣太后有如此作风自然不足为奇,而人们也不会对宣太后的这种开放做法有任何非议,所以宣太后在临终前才很有自信地公然要求自己最喜欢的情夫来殉葬。

 
标签: 太后 商鞅 芈月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皇太后和太后的区别 皇太后和太后的不同
    1、皇太后就是皇帝嫡妻,可以是皇帝生母,也可能是皇帝嫡母。2、太后有可能是皇帝生母,又或者是诸侯王之母,例如汉代代王刘恒之母薄姬,又称代王太后。3、太后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姑姑,例如北魏中宫皇后蒙美姣就是蒙德华的姑姑,但是因为儿子封为藩王,所以
  • 古代太后听政为什么要垂帘?
    听政时要“垂帘”,是因为临朝听政要和群臣见面。古代的生活习惯是男女有别,内外有别。诸大臣是不能直接和太后见面的。所以就只好“垂帘”,和群臣相见、宣谕、奏事都在隔帘情况下进行。
    04-23
  •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什么称北魏文明太后为千古一后 为啥称北魏文
    1、这是因为,北魏从建国到灭亡长达140多年,为后来隋朝统一中国,出现隋唐大繁荣,实现大统一的局面,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保障。而文明太后掌权的这20多年,正好处于北魏承上启下的这个过程中。正是由于文明太后指
  •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慈禧太后秘史 慈禧太后秘史有哪些
    1、慈禧17岁入宫,被封兰贵人,颇得咸丰皇帝宠爱,次年就晋懿嫔,4年后生下一子以后的同治帝,晋懿妃,再次年受封懿贵妃,此时的慈禧已经有与孝贞显皇后分庭抗礼的实力。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5岁的同治继位,慈禧改称圣母皇太后。她联合了孝贞显皇
  •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简介
    慈禧太后是哪清朝哪位皇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个人
    1、慈禧太后是清朝同治帝的母亲。2、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3、慈禧太后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
  •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介绍
    清朝宏历皇帝的母亲是谁太后是谁 清朝宏历皇帝
    1、孝圣宪皇后(1692年—1777年),钮祜禄氏,生于1692年11月5日,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2、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号格格,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晚清最后十年 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于八国联军占领了紫禁城,慈禧太后也只好带着光
  • 慈禧太后靠选秀发家竟主宰大清朝长达一甲子
    过去的选秀跟现在社会的选美差不多,也是经过海选、初赛、复赛等层层关卡,最后被选为秀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佳丽如云的选秀中脱颖而出,并且能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得到皇帝的宠幸。除了美貌之外,她洞悉隐性,工于心计,有着一般男人所没有的帝王素质
    12-31 清朝慈禧
  • 慈安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丑事败露为保自身毒死慈
    慈安太后,又称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慈禧的地位还不是很高,所以慈安一叫,她就乖乖地过去了,为了震慑这个作风败坏的女子,慈安拿出了先帝死前写的一封诏书,诏书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谁图谋不轨,就可以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