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后人是学霸 据说罗贯中因嫉妒他恶搞周瑜

   2020-10-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第63代孙,他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想查证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国名将周瑜后代。最近,周柏泉在江西吉安发现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国名将周瑜嫡系后裔第五次续修的《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残存缮本四卷。这一宗谱

南京人周柏泉是三国名将周瑜的第63代孙,他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想查证自己所在的南京周氏是否三国名将周瑜后代。最近,周柏泉在江西吉安发现了一套清道光三十年,三国名将周瑜嫡系后裔第五次续修的《庐邑乌东周氏宗谱》残存缮本四卷。这一宗谱不仅证明了周柏泉所在的南京周氏确系周瑜嫡系后裔,而且还道破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丑化周瑜的原因,“罗贯中妒忌周瑜后人,才恶搞他的。”

“草船借箭”其实是周瑜的妙计

周柏泉将家中珍藏的《锡山周氏大统周谱》展示给记者,根据周谱记载,历史上的周瑜应该是一位“英达夙成,存文武筹略”的奇才。他比诸葛亮大6岁,当年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主意都是周瑜出的。历史上记载周瑜的为人豁达大度,是个气量广大、运筹帷幄、气度不凡的将帅。

而且历史上,周瑜的英名也历来为人歌颂。最为着名的应该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见苏轼对周瑜的英姿和计谋深为敬佩。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位风度翩翩的东吴大将,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却成了一位气量狭小忌贤妒能的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呢?

“恶搞”是因妒忌其后人

周柏泉告诉记者,罗贯中把周瑜塑造成一个“小肚鸡肠,气量狭小忌贤妒能”的形象,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千古冤案。“上面的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根据新发现的乌东宗谱记载,周瑜是在与曹操的大将曹仁大军战南郡(安徽合肥附近)时,中了毒箭,一年后伤重而亡,根本就跟诸葛亮没关系。而罗贯中之所以这么写,是有原因的。”

从这个宗谱上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周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循颇有周瑜的风范,但周循死得很早。而周瑜的二儿子周胤因为言语触犯了孙权,被发配到了当时的庐陵郡(今江西吉安乌东)。周胤到了庐陵郡,一度落魄不堪,被当地一个姓罗的老员外(也就是罗贯中祖先)收为女婿。两家结为亲家后,代代相传,一直到元末明初,周家为周叙一代,罗家为罗贯中一代。

“罗贯中每次科举考试都落榜,而周瑜后裔周叙却金榜题名,罗贯中心里非常不服气。后来罗贯中随父到山西太原一带经商盐业,常出没茶馆听三国戏曲。当时的三国戏曲都是以刘姓为正统,后人就把周瑜的功劳转移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听在耳朵里,觉得有趣,就把平时听来的改编改编,写成了《三国演义》,他不仅没给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周氏祖先周瑜平反,还进行了夸张创作来恶搞周瑜,以达到贬损和自己同时考科举的明代进士周叙的目的。”

 
标签: 罗贯中 周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混人的艺术 罗贯中笔下刘备的十大名言大盘点
    三国演义里面人物众多,各具特色,比较公认的其中描写的最突出的就是曹操的“奸”,关羽的“义”和诸葛亮的“智”。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其实刘备也是罗贯中笔下非常有特点的一个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刘备,从一个卖草鞋的混到在蜀称王,先后跟随过公
  • 儒家思维 罗贯中贬损曹操背后存在的政治偏见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站在儒家的政治思想观上看待政治,评价人物,因此对刘备的所作所为作了充分肯定。同时可能是对法家思想有那么一点偏见,也鄙视曹操的人格,因此对曹操的政治行为作了较多贬损。但是,罗贯中在书中也赞扬了曹操的许多方面,同时反映出曹
  • 罗贯中推崇的三国演义中的“八大星将”
    1、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184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191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年仅三十七岁。《三国演
  • 三国猛将赵云真实面目 陈寿和罗贯中都没写透他
    看过三国志的人,一定认为史实上的赵云只是个刘备的保镖,没有出色的人物,但我不认同,我认为赵云能留名后世而到今天还受大众欢迎是他自己争取回来的,其实他是文武双全的武将,让我分析一下:1.如果只看三国志原箸而不看裴松之的注,赵云确是个下第角色,
  • 揭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
  •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最痛恨的人物是谁?
    诸葛亮祁山骂死王朗的故事,不少网友应该都听说过;而对这个故事的真假,相信也有不少网友也明白,那只是文学故事,并不是史实。但罗贯中为何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原来是有依据——《三国演义》中展现诸葛亮口才的地方主要有两个:一是“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
  • 诸葛亮没有杀魏延为什么罗贯中却要冤枉他?
    因为不仅杀死魏延的,根本上是蜀汉另外一位人物杨仪,这个杨仪和魏延一直矛盾颇深,在诸葛亮死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找魏延报仇。而且不仅诸葛亮没有遗计杀魏延,相反个性叛逆目中无人不会做人的魏延,在蜀汉得罪人不少,不仅仅是杨仪,大将王平,老资格的刘琰都被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帮关羽虚构了多少战绩
    在罗贯中的笔下,关羽成了武圣,也为其虚构了不少战绩。这当然是因为罗贯中佩服关羽。但罗先生夸张的描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贬低关羽。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了,批评得也更厉害了。不信你百度一下看看,什么好美色,不通政治,爱慕虚荣
  • 黄巾起义性质 为什么被罗贯中蔑称为“黄巾贼”
    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剥削。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冀州爆发农民起义,随后蔓延至全国各地。于是,
    10-28 罗贯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