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何要火烧紫禁城 撤退时不能丢了面子

   2020-10-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在兵书的开篇就写下这句话,真是绝顶的聪明人,打仗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想打就打,打输了,从头再来,打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大事,做大事,就得花费大心思。

山海关之战后,吴清联军大获全胜,多尔衮拨给吴三桂一万兵马,让他充当先锋,追击李自成,而且,多尔衮还发布将令:此次出师,除暴安民,灭流贼以安天下也!

李自成此时则只有逃跑的份,他跑到河北卢龙的时候,被吴三桂的追兵赶上了,结果,刚一交火,立马被吴三桂击败,因为李自成的将士,只顾逃命,根本就没有打仗的心思。

卢龙战败后,李自成行至卢龙西20里的范家店,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剁了,把吴襄的头用竹竿子挑着示众,无情的事实告诉吴三桂,李自成不是西楚霸王,他是实打实的流寇。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回到北京,他马上找到牛金星,发出了如是感慨:满洲兵势大力强,北京之地,岂可久留?不若舍去,退回西安,凭险可守!

牛金星同志其实早就害怕了,他留在北京管理军国大事的时候,闭门不出,他知道,此战李自成必败无疑,听李自成说要逃,牛金星道:跑,可以,但是还需做一件事儿。

当年西楚霸王入咸阳,离开的时候,火烧阿房宫,绵延三百里,何其壮哉?大王不如效法西楚霸王,也烧掉紫禁城,一则楼台亭阁不会遗留于人;二则不失霸王风范。

牛金星同志提出的真是一个遭雷劈的坏主意,朱棣先生修建紫禁城,准备材料用了十年,修建用了三年,经过明朝历代修补,牛金星同志居然不知爱惜,要付之一炬。

可恨的是李自成,他竟然同意了牛金星的主意,据《李朝实录》载:“宫殿悉皆烧尽,惟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蔽天而飞。”

到过故宫的人一定知道,故宫的黄昏,乌鸦群起,它昭示着:大顺不顺,永昌未昌。

李自成最恨的人是吴三桂,他下令,砍了吴三桂全家,共34口,尸体抛弃在王府二胡同。吴三桂全家,除了吴三桂李自成逮不到,还有吴三桂的哥哥吴三凤逃掉以外,全部被剁。

忙完这些事儿以后,吴三桂率领的吴清联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外,吴三桂发布命令,要求大明遗民,反正自赎,李自成派刘宗敏、李过、李岩,联营十八座,结果与联军一触即溃。

李自成是穷途末路了,他匆忙在武英殿即位,四月三十日大清早,李自成带领明朝太子、二王从容出齐化门,刘宗敏殿后,李自成结束了在北京41天的历史。

李自成走了,吴三桂准备进北京城,可是,他突然接到多尔衮的命令,不许进,继续对农民军穷追猛打,至于北京城,留给我多尔衮先进。吴三桂请求进京看一下家,不许!

吴三桂只有马不停蹄,继续追击农民军。多尔衮不让吴三桂进北京城,是有原因的,吴三桂是故明大臣,倘若让这仁兄进北京城,与故明大臣勋戚会面,可能造反。

故明大臣勋旧这时候也忙活,他们一则忙着迎接吴三桂进城,二则忙着改换门庭,三则忙活抓大顺未来得及逃跑的农民军,抓到一个,便活活整死,比比饷那时候农民军对待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切都忙完,故明大臣勋戚跑到朝阳门,他们想迎接他们的大英雄吴三桂,可是,当他们跪在朝阳门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迎接到的,是多尔衮,是日为1644年五月初二。

多尔衮进了北京,按照一般人来看,他应该笑,而且大笑不止。

但是,事实告诉多尔衮,面对北京城的严峻形势,他真的想大哭一场。李自成征用军粮,北京城的粮食很少留下;更为严重的是,李自成的农民骑兵,踩踏庄稼,加之当年干旱,估计这年的粮食颗粒无收,北京城下,老百姓相聚为盗;八旗官兵,也只能以陈年旧米充饥。

环境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是人,是人的行为。故而,善于改变人之人,方为善于改变环境者,善于改变环境者,便为可成大事之人。

多尔衮下令,八旗官兵进驻城外(将士皆乘城),不许进入老百姓家里(毋入民舍),更为英明的是,多尔衮为崇祯皇帝大办丧事,整整三日(发丧三日,具帝礼葬之)。

至于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投降者,必先剃发。多尔衮开始下令官民全部剃发(初令官民皆薙发),后来听说老百姓都反对(继闻拂民原),谕令缓一缓(谕缓之)。

搞政治,有时候就是要缓,事缓则圆,方可成大事,而急,则只能坏大事。后来的事实证明,多尔衮缓一缓的政策,是极为英明的。最后,汉族人,头发也剃了,八旗兵,也进城了。

因时而异,是为政之人必须记得的重要道理。

与此同时,一则小道消息在北京城内开始流传了。

此小道消息为:满洲兵将于八月在北京城屠城(八月屠民),把老壮之人全部剁了(尽杀老壮),仅仅留下小孩(止存孩赤),然后抢劫一空(东兵肆掠),退回关外。

这则消息给多尔衮带来很大的麻烦,普天之下,何人想死?反正是死,不如反他娘地,造反祖师爷陈胜、吴广早就提出了精辟的造反理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其实,有这个消息,不足为怪,人都有一种思维的惯性,我们在小时候,就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满洲兵曾经多次进入中原,充当强盗,烧杀抢掠,哪个能保证,这次就不同呢?

三人成虎。谣言,时常是政治与经济的大敌,不破谣言,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谣言传播的时候,多尔衮就发布谕令:民为国之本,大家诚心归顺,岂有杀戮之理?

我们费了如此大的劲,举国入北京,何故?为统一天下也!

统一天下,靠的是以德服人,杀人者,不仁之至,何以一统天下?

尽管多尔衮苦口婆心地说,但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肯轻易相信呢?我以前听说过,要整理好一片荒地,你就在上面种上庄稼,而要破除谣言,就要按照谣言相反的方向去做。

为此,多尔衮下达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命令——迁都!

迁都,就意味着皇帝全家也搬到北京来,与大家同甘苦、共享乐。

如果顺治皇帝全家搬过来,那么,北京城就成了大清国的政治中心,对于政治中心之人民,岂有杀戮之理,有了这个惊人的举动,上述小道消息不攻自破。

满洲人,从赫图阿拉起家,后迁都萨尔浒,迁都辽阳,迁都沈阳,现在,顺治皇帝要带领全家,迁都北京,一个新的异族王朝,即将统治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直到封建社会的终结。

公元1644年十月初一,清顺治皇帝正式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小福临亲临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为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帝,年仅7岁。

顺治皇帝即位北京后,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彻底搞定李自成。

 
标签: 紫禁城 李自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介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朱棣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的简
    1、紫禁城由明朝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所以称为“紫禁”。2、故宫又
  • 探六百年谜团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材料就准备了11年1402年,一直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费尽心机,终于夺取了自己侄儿建文帝的天下,当上了大明王朝第三个皇帝。据说,当朱棣的军队攻破都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时,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朱棣从此留下了一块心病,总是担心建文帝会从
    12-26 紫禁城
  • 古代紫禁城内守活寡宫女们的地狱人生
    据统计,从顺治到光绪九朝,清宫选秀女八十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除极个别得到了皇帝的宠爱之外,大多是被奴役的宫女,并未得到皇帝的临幸。待选宫女。话说三个女人就一台戏,在号称佳丽三千的深宫六院,实在无法估算有多少台戏。下面
  • 究竟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微博)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
    12-18 紫禁城
  • 冬天的紫禁城皇上妃子们靠什么取暖?
    过去的北京,比现在要寒冷很多。那时候,一年中有将近150天都是寒冷的冬天。清朝的皇帝通常会在西郊的园林度过夏天,在紫禁城里度过冬天。那么紫禁城里究竟有着怎样的御寒措施呢?第一道防线——宫墙故宫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会有单独的
  • 紫禁城房间9999间半 为何竟然没有一个厕所?
    紫禁城中有许多奇特的事,如房间是9999间半,为何如此?外看房子,里面是石头墩子的空心房,作何之用?在故宫御花园内的石路上,有图案九百余幅,都是什么?在紫禁城内为何没有路灯呢?规模宏大的紫禁城,居住千余人,可竟然没有一个厕所,那么宫中的帝后
    12-17 紫禁城
  • 清朝嘉庆年间天理教徒是怎样攻袭紫禁城的
    九月十五日晨,天理教徒分作东西两路,东路在首领陈爽、陈文魁带领下进攻东华门,西路在刘第五、祝现等带领下进攻西华门。日方晡时(下午3点至5点之间),来到东华门的天理教徒由于和往宫中送煤的人发生了争执,一名天理教徒脱衣露刃,送煤人急声呼喊,被守
  • 紫禁城秘事 孝庄死后太后们为何惧住慈宁宫
    慈宁宫经历了明清两朝四百余年,最初了明朝皇贵妃的所居。1563年,即明嘉靖十五年,在仁寿宫原址上兴建慈宁宫。清朝顺治帝入关后,沿用了明制,1653年慈宁宫修葺后,迎来了它的第一位主人:孝庄文皇后。此后作为太后所居正宫和太妃的随居住所。在清朝
  • 紫禁城没有厕所?慈禧太后是怎么上厕所的?
    紫禁城为什么会没有厕所?明清时期,皇宫里是没有厕所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避免“臭气熏天”,惹煞皇宫的“风景”,二是为了方便主子们。那妃子们都是怎么解决内急的呢?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很多人可能都去过。我们现在去参观,半天赶下来那是走马
  • 揭秘古代紫禁城后宫生活 竟全是靠吃药?
    数百年来,素有六宫粉黛;后宫佳丽的宫廷妃嫔们,生活状况究竟有何神秘?在被高高的宫墙所隔离的神秘世界内,她们的衣食起居、言谈举止,是否如一些宫廷剧所述那样?今天,我们将深藏宫中的妃嫔们的哀怨闲愁经历告诉网友,以揭示笼罩在她们身上的神秘面纱。久
    12-11 紫禁城
点击排行